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对任意1 s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末的速度大3 m/s D.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大6 m/s
2.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
在运动过程中( )
①a、b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③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A.①③
B.①④
②a、b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④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②③
D.②④
3.自由落体第5个0.5 s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 )
A.5
B.9
C.10
D.25
4.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 )
A.1 s
B.1.5 s
C.2 s
D.(2-1)s
6.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的
位移是( )
(n1)v02a22 A. B.
nv02a22 C.
(n1)v02a2 D.
(n1)v02a22
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则( )
A.乙比甲运动的快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2 s乙追上甲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
9.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
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 )
A.5s
B.7s
C.9s
D.3s
学习热线:3335111或114查询求知教育
1
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
离将( )
二、填空题(11至14题每空2分,15题每空3分,共22分)
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s,则它的速度从v增加到3v时发生的
位移是__________.
1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 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的时间使质点匀
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 ,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13.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停
止,量得刹车痕迹s=9 m.,问这车是否违章?
14.一物体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下的位移h等于_____. 15.(12分)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
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6V交流电源
B.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如泡沫塑料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E.操作时,应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F.为了减小误差,应重复多次实验,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一条最清晰的。
G.为了便于测量,一定要找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并选取其以后各连续的点作为计数点。
(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3)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2。
(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 m/s,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
学习热线:3335111或114查询求知教育
2
2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三、计算题:(8+8+10+12=38分)
1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时以5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7.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 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前进了多少米? (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
学习热线:3335111或114查询求知教育
3
18、火车正以速率v1向前行驶, 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同一轨道上距离为s处有另一火车, 正以较小的速率 v2沿同方向做匀速运动, 于是司机立刻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 要使两列火车不相撞, 加速度a的大小至少应是多少?
19.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
滴分别位于高为1 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取10 m/s)
学习热线:3335111或114查询求知教育
4
2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D 6.A 7.A 8.D 9.A 10.B 11.8s/3 12.5 m/s 2.5 m/s2
v0vt2v00213.违章 解析:由于做匀减速运动,则平均速度vm/s=43.2 km/h>40 km/h,此车违章. 14.
H4,又因为s=vt所以9=×1.5解得v0=12
15.(1)ABDF (2)乙(3) 9.7m/s2。(4)存在摩擦阻力。
16.解析:
v030m/s,vt0,a5m/s222
vtv02aSS90(m)又vtv0att6(S)
得知汽车6S就停下来了,所以8S末瞬时速度为零。
17.解析:(1)常规解法:由位移公式得
s1=vAT+
12aT2
s2=[vA·2T+
12a(2T)2]-(vAT+
12aT2)
将s1=24 m,s2=64 m,T=4 s代入两式求得
vA=1 m/s,a=2.5 m/s2. (2)用平均速度求解: v1s1T244 m/s=6 m/s,
v2s2T644 m/s=16 m/s
12又v2v1+aT即16=6+a×4,得a=2.5 m/s2,再由s1=vAT+
aT2求得vA=1 m/s.
(3)用推论公式求解: 由s2-s1=aT2得64-24=a·42
所以a=2.5 m/s2,再代入s1=vAT+
12aT2可求得vA=1 m/s.
18、 (v1- v2)2/2s.
19.解析:可以将这5滴水运动等效地视为一滴水下落,并对这一滴水的运动全过程分成4个相等的时间
间隔,如图中相邻的两滴水间的距离分别对应着各个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它们满足比例关系:1∶3∶5∶7.设相邻水滴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依次为:x、3x、5x、7x,则窗户高为5x,依题意有 5x=1 则x=0.2 m屋檐高度 h=x+3x+5x+7x=16x=3.2 m 由h=
12gt 得:t=
2
2hg23.210s=0.8 s.所以滴水的时间间隔为:Δt=
t4=0.2 s
学习热线:3335111或114查询求知教育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