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吡唑醚菌酯对玉米营养生长期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来源:九壹网
124 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 吡唑醚菌酯对玉米营养生长期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是新一代高效杀菌剂,为在玉米上安全使用该药剂,于2009年进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 对玉米(甜玉米)营养生长期的安全性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0 geL吡唑醚菌酯乳油3 000倍、2 000倍和l 000倍在玉米营 养生长期进行喷药处理.植株未见药害现象,玉米茎杆和嫩叶生长正常,而750倍、500和250倍喷药后.发现玉米个别嫩叶基部有 轻微或轻度的药害现象,但数天后可缓解,不影响玉米中后期的正常生长及开花结果。试验结果可知。250 g ̄L吡唑醚菌酯乳油防 治玉米病害的使用浓度以1 000~3 000倍为宜。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玉米:安全性;评价试验 中图分类号:¥4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10)09—0124—02 Safety evaluation test of Pyracl0str0bin against corn in vegetative growth stage SONG Xiao-bing,PENG Ai-tian,LING Jin—feng,CHEN Xia (P/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GuangdongAcade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250 g/L Pyraclostrobin EC was a new type fungicide,it was evaluated the safety on corn during the vegetative growth in 2009.Field tests showed that after spraying one time during the corn vegetative growth,250 g/L Pyraclostrobin EC 3 000,2 000 times and 1000 times treatments were safe to the vegetative growth stage of corn,and non—injury.However,750,500 and 250 times of the hish concentration treatments during the vegetative growth of corn produced mild or light injuries,but they did not affect the normal growth of the late corn.And the test result showed that 250 g/L Pyraelostrobin EC used from 1 000 to 3 000 times against the diseases of corn was suitable. Key words:Pyraelostrobin;corn;safety;evaluation test 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是欧美、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 家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甜玉米在我国也有较快的发 展.2007年甜玉米的种植面积20万hm ,总产量255万t,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1。由于甜玉米植株含糖量高, 营养丰富,易受病虫危害.尤其是广东甜玉米的多期播 供试药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为巴斯夫(中国)有 限公司产品。供试玉米品种为广东省内普遍种植的3个常 规品种超甜、珠甜1号、穗甜1号。 1.2试验方法 种、周年连续种植及高温多雨等致使病虫世代交替现象 十分普遍。严重限制了甜玉米的高产、优质和稳产121,玉米 大、小叶斑病、茎腐病和锈病等病害的危害逐年加重,给 防治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有必要寻找防控玉米病害的高 效安全新药剂。 250 g/L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乳油,由德国巴 斯夫公司研发生产.并取得中国专利保护,是以天然的 试验于2009年在广州花都区进行。供试玉米3个品 种,超甜和穗甜l号在2009年5月12号育苗移栽,珠甜 1号在2009年5月24号育苗移栽。农田地势平坦,水位 中等,土壤肥力中等偏上,起畦种植,株距30 cm,行距5O cm,每667 m 约3 000株,玉米苗期肥水管理、害虫防治 措施属当地中等水平。 试验设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 000、2 000、 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开发出的醚菌酯类杀菌剂,具 有杀菌谱广、活性高、与环境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其抑 菌机理是作用于真菌线粒体呼吸链中细胞色素bcl复合 1 000、750、500和250倍及清水对照7个处理,每处理 3个重复,每重复1个小区,共21个小区,随机区组排 列。每小区供试玉米约20株。选择在阴天下午施药,施 物,阻止电子传递,与常用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药性,能 有效预防、控制、治疗农作物主要真菌病害【 。 为了解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玉米营养生长期 (苗期)的安全性,为该产品登记、玉米病害的防治和推广 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09 药工具为“没得比”超绿16型手摇喷雾器,全株喷施,每 667 m 施药量约为150 L。试验期间共喷药1次,具体 施药时间为6月22日下午(阴天、24~26cc),各品种所 年进行了250 ge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玉米营养生长期的 安全性评价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收稿日期:2010—03—05 处生育期分别为:超甜8叶期,珠甜l号5叶期,穗甜1 号8叶期 1.3调查方法 作者简介:宋晓兵(1980一),男,助理研究员 试验期间共调查2次.分别在第1次施药后4 d和 ll d各调查1次,具体调查时间为6月26日(超甜9-10 通讯作者:彭埃: ̄(1962一),男,研究员,E—mail:pengait@21en.con 125 叶期、珠甜1号6~7叶期、穗甜1号9~10叶期)和7月1 失绿症状;250 吡唑醚菌酯乳油250倍处理后3个品种 日(超甜12~13叶期、珠甜1号9~l0叶期、穗甜1号12~ 的玉米苗期一tl,ni-、叶片未见药害,生长正常,但对玉米个别嫩 13叶期)。 叶基部产生轻度药害,呈黄色失绿症状,表现为黄色半透明 调查内容为目测药剂对作物的影响:观察药剂各个试 条状斑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叶片上的药液顺流汇聚到嫩叶基 验浓度对玉米苗期心叶和叶片的影响或有无药害现象产 部造成。 生,观察玉米苗期叶片颜色变化等。如有药害,记录药害的 施药1次后1l d,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 000、 类型和程度.同时也记录对作物的有益的影响(如刺激生 2 000、1 000倍3个供试浓度处理对3个品种的玉米苗 长、促进成熟等)。 期心叶、叶片未见药害,生长正常;250 g/L吡唑醚菌酯乳 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每小区药害情况,以一、+、 油750、500倍2个供试浓度处理对超甜、穗甜1号个别 ++、+++、++++表示。药害分级为:一:无药害;+:轻微药害, 嫩叶基部产生的轻微药害得到缓解,肉眼基本上看不到 对玉米苗期生长影响轻微,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轻度 药害的症状,没有影响玉米中后期的正常生长;250倍处 药害,可恢复,对玉米苗期生长影响较轻微,不会造成作物 理对超甜、穗甜l号个别嫩叶基部产生的轻度药害也得 减产;+++:明显药害,影响玉米苗期正常生长,对作物产 以缓解,成为轻微的药害,肉眼仍可见失绿斑,对玉米的 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高度药害,玉米苗 中后期正常生长影响轻微;而750倍处理对珠甜l号产 期生长受阻,作物产量和品质损失严重。 生的轻微药害得到缓解,没有影响玉米中后期的正常生 2结果与分析 长:500、250倍2个供试浓度处理对珠甜1号产生的药 害也能得以缓解,但由于珠甜l号生育期较前两个玉米 施药1次后4 d,250 g门L吡唑醚菌酯乳油3 000、2 000、 品种晚l~2叶期,抗性稍弱,药害缓解的速度稍缓,但对 1 000倍3个供试浓度处理对3个品种的玉米苗期心叶、叶 玉米的中后期正常生长影响不大。总体而言,发生药害的 片未见药害,生长正常;250 吡唑醚菌酯乳油750、500倍 部位仅限于玉米个别嫩叶基部,随时问的推移,玉米受药 2个供试浓度处理对3个品种的玉米苗期一lt,nt、叶片未见药 害部位逐步得以缓解,不影响玉米中后期正常的营养生 害,生长正常,但对玉米个别嫩叶基部产生轻微药害,呈黄色 长及开花结果 表1 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玉米苗期安全性试验调查结果 3结论与讨论 3.3甜玉米易受病害的侵染,如大、小叶斑病、茎腐病和 锈病等病害的危害逐年加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 3.1防止玉米药害的发生应以预防为主,尤其是在农药 难,药剂防治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50 g/L吡唑醚菌 新品种的使用上.要做到合理、安全、有效,防止药害的产 酯乳油对玉米大、小叶斑病、茎腐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如 生。田问施药后.要及时加强田间检查,一旦发现药害,立 何,有待下~步的研究。 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产生 参考文献: 的抑苗药害,如果药害轻微,不需采取措施,玉米一般能白 【l】郑锦荣,韩福光,李智军.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fJ 1. 行恢复,对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甚微:若药害严重,应 广东农业科学 2009(10):35—38. 考虑补种或改种.避免减产失收。 [2】陈元生,何黎明,邱道寿.广东甜玉米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措施 3.2夏秋季节高温期、特别是在玉米苗期应注意安全用 ….广东农业科学,2003(5):39—41. 药。可适当降低用药浓度,减少用药量。根据试验调查结 『31 彭埃天,刘景梅,宋晓兵,等.25%凯润乳油对香蕉叶斑病的毒力 果,推荐在玉米营养生长期(苗期)可以安全使用250 L 测定及防治试验….广东农业科学,2007(2):62—64. 吡唑醚菌酯乳油,用量范同在3 000~1 000倍(每667 m f4】彭埃天,李鑫.刘景梅,等.25%nit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黑星病毒 50~150 mL)之间,可在6~7叶期开始施药预防。 力测定与防治试验lJ"直物保护,2008,34(2):134—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