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发展是学院进行人才培养和为社会服务的生命线,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好办学效益的的重要工程,也是关系学院及全局及我系长远发展的重要工程。科学地规划学科专业发展,是学院谋求发展、院系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院“十三五”规划,结合我院的办学定位和特色,瞻顾今后五年我系发展目标规划,以及社会发展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制定本教研室2018-2022年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二、小学教育专业现状简析 (一)师资队伍: 姓 名 郭红霞 李景辉 杜艳芳 孙改仙 谢惠存 赵 功 党亭军 李俊义 李微光 王 嵘 马建霞 侯 甜 张盈盈 乔晓华 李子骐 年 龄 47 58 38 54 55 59 44 42 38 42 38 30 30 29 28 毕业院校 陕师大 山西大学 山师大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 厦门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山师大 山西大学 陕师大 西南大学 华中师大 山师大 乌曼国立师范大学 职 称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助教 讲师 学 位 博士 学士 硕士 学士 学士 学士 博士 博士在读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学 历 研究生 本科 研究生 本科 本科 本科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备 注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小学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5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7名,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教师总人数的53%;拥有博士
学位的3名,在读博士1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7%;硕士研究生学位7名,占教师总数的47%;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7名,占教师总人数的47%。
(二)课程建设: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积极进行课程建设,截止2018年8月,在建院级资源共享课九门:《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外国教育史》、《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专业教育学》、《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两门:《学校管理学》、《教育学》(其中《学校管理学》为省级试点课程,《教育学》为院级试点课程)。
(三)教学研究: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以教学为本,以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平台进行学科建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进行改革与探索,立项的教学研究项目见表1:
表1 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研究项目一览表
姓名 项目名称 级别 立项时间 完成期限 参与人 刘芳丽、经费 (万元) 教育统计与测量杜艳芳 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改革研究 院级 2012年4月 2 王莉萍、张盈盈、郭若男 孙改仙、0.2 《小学语文课程韩例芬 与教学》课程实施模式研究 院级 2012年4月 2 解 夏、 杜艳芳、王 嵘 郭红霞、0.2 基于教育生态学刘芳丽 视野下的大学课堂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Moodle的混合式学习在《现代院级 2012年4月 2 李俊义、张玉琴、马建霞 0.2 马建霞 院级 2012年4月 2 郭红霞、刘芳丽、0.2 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王嵘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 院级 2012年4月 蒙虎棉、王 强 郭红霞、2 李俊义、谢淑莉 谢惠存、0.2 教育理论应用性郭红霞 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院级 2012年4月 刘芳丽、2 韩例芬、王 嵘、 杜艳芳 0.2 《外国教育史》课谢淑莉 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改革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韩例芬 动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学杜艳芳 生教育实习评价标准化探究JG201625 基于教师教育课李微光 程标准的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以导师制模式促张盈盈 进师范专业技能发展的实践与探究 院级 院级 院级 院级 院级 2014年3月 2 王 嵘、 马建霞 郭红霞、0.5 2014年3月 2 杜艳芳、王 强 张盈盈、0.5 2016年3月 2 王 嵘、 马建霞、王 强 0.5 2017年3月 王莉萍、2 乔晓华、郭若男 0.5 郭红霞、2018年1月 2 杜艳芳、马建霞、侯甜 0.5 教学改革的具体工作和改革举措见下表:
表2 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成果及举措汇总表
姓名 课程 名称 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学改革与 探索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改革 主要成果 时 间 备 注 杜艳芳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改革探究,运城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2012- 2014 成果 张盈盈 教育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实习生课堂观察能力价与测教育实习评价的调查研究,运城学院学量 改革 报,2017年第2期。 1.学生的英语书法水平有所提升 2.学生能有意识且合理使用英语儿歌及教学简笔画进行教学 小学英小学英语教师3.学生能熟练制作英语教学用具 4.学生评、说课能力普遍上升 5.大部分学生能选择恰当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6.有多元化的、形成性特点的《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 1.选题呈现五彩缤纷: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重学生的兴趣、经验,每2016- 2017 成果 王嵘 语课程教学技能职前与教学培养的实践研论 究 2012- 2017 举措 韩例芬 活动课程的教个班级每位学生至少提出2012- 学方式改革 一个话题,然后与学生共2016 同分析、筛选,生成了一些有趣、可行的大主题。 举措 2.活动过程稳步扎实:题目选好之后,学生自愿组合分成了若干组,制订了各个小组的活动方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始了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若干小组活动会议、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发放问卷、访谈、回收问卷、统计分析、撰写报告、制作课件视频资料等。 3.汇报方式丰富多彩:有调查报告、微电影、话剧、情景剧、综合实践版快乐大本营等多种方式,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善于选择创新的活动方法,会对活动产生极好的效果和影响。 4.反思认识体验深刻:多数学生都认识到活动让他们加深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制作、合作共享、反思的能力。 孙改仙 学校管“问题导向”学生对教育问题的洞察能理学 的教学方式探力增强、对教育现象的分究 郭红霞 析能力增强。 举措 2015- 2017 举措 教育心探索“亮考帮”“亮考帮”学习法实现了2018.0理学 学习法在教育如下功能: 2- 心理学中的运1.学生更加细致深入地研2018.0用 读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解6 决了学生课下不阅读教材文本、学期末教科书崭新如初的问题。 2.增加了宿舍内的学习氛围。亮考帮学习小组以宿舍为单位划分,同学们为了完成作业要进行小组内研讨,增强了宿舍内的学习交流氛围。 3.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由于讨论学习的主题明确具体,所以避免了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4.增强了学生概括与表达的能力。亮考帮研讨在课下进行,但交流在课上进行,要求同学们制作PPT进行班级交流,这是一个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思维和表达的过程,锻炼了学生深刻思维的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5.进一步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四)实训设施及实践基地建设:
从专业建设实际发展需求和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需要出发,小学教育专业共建设实践教学基地9个,实训教室5个。
表3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基地一览表
序号 1 基地名称 地点 运城市盐湖区槐东北路23号 运城市人民北路31号 运城市盐湖区府东街298号 运城市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运城市盐湖区学苑路大世界花园北门对面 运城市解放北路599号金悦大酒店对面 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体育场东侧 所属 专业 小学教育 设立 时间 2004 签订 协议 已签 协议 已签 协议 已签 协议 已签 协议 已签 协议 已签 协议 已签 协议 基地 挂牌 已挂牌 运城市东郊逸夫小学 2 运城市人民路学校 小学教育 2004 已挂牌 3 运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小学教育 2009 已挂牌 4 运城市明远小学 运城市盐湖区学苑实验小学 运城市盐湖区解放路第三小学 运城市盐湖区舜帝复旦示范小学 小学教育 2009 已挂牌 5 小学教育 2009 已挂牌 6 小学教育 2015 已挂牌 7 小学教育 2015 待挂牌 8 运城市盐湖区货场路与天运城市盐湖区实验小学 逸公园西门交汇处 运城市盐湖区韩信路御景华庭西侧
小学教育 2015 待签 协议已挂牌 (补) 待签 协议 待挂牌 9 运城市盐湖区魏风小学 小学教育 2018 表4 小学教育专业实验实训设施一览表
实验(实训)室名称 建成时投资经间 2017.3 2017.6 2017.6 2017.6 在建 费 5万 3.5万 3.5万 3.5万 46万 主要用途 心理咨询技能训练 教学技能训练 教学技能训练 教学技能训练 教学训练 使用情况 备注 心理咨询实训室 微格教学实训室2 微格教学实训室3 微格教学实训室4 智慧教室
在用 在用 在用 在用 在建 (五)科研水平:
2013年至2018年期间,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主持、参与的省级科研项目共2项。发表各级论文共52篇,独著或参编教材7部,科研成果获奖1人次。
(六)学生活动:
小学教育专业以社团活动为依托,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现有的相关社团有:教师技能协会、儿童创意美工坊、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以及儿童剧协会。
(七)专业特色与文化
小学教育专业凸显综合性特色,培养适应小学教育需求的多科教师,同时开设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以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八)教学资源与设施
小学教育专业以系学科建设为依托,开发了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建设了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图书资源、期刊文献数据库基本满足教学科研所需,同时小学教育专业与各见习实习基地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并聘请国内知名学者为系特聘教授。几年来,各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我系做讲座、作报告,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二、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博士学位所占比例偏低,正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师生比偏高;
2.课程建设方面缺乏高水平的课程建设成果; 3.教学研究团队的建设推进不足;
4.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不够细化,实训室利用率不高; 5.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及成果欠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更是少之甚少;
6.多数学生社团活动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联系不够密切,但能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提供较好平台的社团却也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7.培养方案中重小学教育教学知识方面课程的设置,轻艺术类课
程的设置,缺乏对学生进行小学教师必备的才艺及综合素养方面的培养;
8.国际性凸显不够,与国外教育教学专家交流不够;校内毕业生反馈机制尚未形成。
三、小学教育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结合我系实际,围绕我系发展目标规划,小学教育专业在“十三五”期间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目标为:
1.师资发展规划
为满足2022年教育硕士授予条件,到2021年底,用将近4年的时间,小学教育专业要晋升至少2名教授,3名副教授,其中需要1名破格晋升,2名正常晋升;要引进和培养3名博士;晋升一定数量的兼职硕士导师;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采用“师徒帮带”模式,落实“一帮一”学徒制;利用好“教心讲堂”大平台,加强校内、系级内部的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2.课程建设规划
(1)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争取九门院级资源共享课中至少有一门课程建成省级资源共享课;省级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达到示范课程的水平。
(2)专业目录规定的主要课程全部选用省部级精品(规划)教材或获省部级以上奖的教材。
(3)编写至少1-2本能够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校本教材。 (4)各课程建立试题库,利于学生课外巩固练习。 3.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发展规划
(1)积极鼓励教师申报教改、教研课题:从申报系级课题开始,逐步到院级、省级甚至国家级课题。
(2)教师进一步凝练各自研究方向,丰富教学研究成果,逐渐形成教学研究团队。
4.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规划
(1)完善听课、评课制度,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听课互评、网络培训等教研活动,真正促升教学能力。
(2)每两周进行一次主题教研,主题内容紧紧围绕教学及人才的
培养展开。 5.科研发展规划
(1)发挥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头作用,不断鼓励、带动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形成人人搞科研的良好氛围。
(2)从每人每年至少发表一篇论文开始,逐步提高要求,五年内实现人人能超额完成科研任务。
(3)截止2022年,争取每人至少主持或参与1项省级以上与基础教育有关的课题;每人至少出版著作1部;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等学术称号的不少于1人;省级以上相关学术团体或行业协会兼任常务理事及以上职务者不少于1人;评选2名兼职硕士导师并实际招收研究生。
6.产学研合作规划
(1)不断加强与当地小学之间的合作,每学期至少聘请1名知名小学校长(优秀小学骨干教师)给本专业学生做报告一次。 (2)鼓励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积极深入到小学课堂听课评课,走上小学的讲台进行课堂教学,与小学一线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
7.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规划
(1)不断完善毕业论文(设计)标准要求,加强与见习实习基地的联系,积极开拓优质校外见习实习基地,并且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 (2)继续凝练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截止2018年底,制定出较为完善、科学、可行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体系培养方案;以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3)积极探索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方案,实施技能证书制度;积极获取各级各类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信息,鼓励学生踊跃报名、教师参与指导,争取五年之内我系小学教育专业能够参与省级及以上教学技能竞赛并获得奖项。
(4)加强系社团与第二课堂之间的联系,分配指导教师深入第二课堂进行指导,不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水平的提高。
8.专业特色发展规划
结合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实际以及就业中的需求,小学教育专业提
出了“教育性、实践性、研究性、综合”的专业特点,培养多能一专的小学一线高素质教师。
(1)设置方向课程,学生在第三学期初根据个人兴趣所长,可选方向为;语文方向、数学方向、英语方向;
(2)关注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开设艺术类课程,如绘画与美术欣赏、视唱练耳与琴法等,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9.教学资源与设施发展规划:
(1)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与更多国内外名校、知名学者、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建立长效交流合作机制,建立较为成熟的毕业生反馈机制,聘请往届校友返回母校进行讲座、报告、成果展示与交流,每年2次;形成专业建设的活性内循环机制。
(2)征订小学教育专业相关学术期刊,购买小学各科课堂教学录像以及学生模拟课堂中所需教具及教具塑封机;努力建成智慧教室一座,使互联网+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