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年,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严抓医疗规范化管理和核心制度的落实,在院领导的带领支持下,遵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注重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效率,有力促进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现将我科20__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__年1-10月,门诊病人:69362人次,住院人次:6995人次,医疗收入:4520.5万元,其中门诊收入:1086.6万元,住院收入:3433.9万元,药品收入:1512.6万元(33.46%),实际床日数49877天,病床使用率81.22%。中医适宜技术收入:317.2万元。
二、医疗质量管理及医疗安全
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狠抓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改善医疗质量。目前,全院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中医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以来,目前中医辨证准确率,中医适宜技术,病历书写及时性,规范性较前明显提高。
(一)病历质量管理
病历书写进一步规范,中医特色进一步加强,及时性和病历书写质量进一步提高,20__年1-10月,实际归档病历6809个,病历三日归档率100%,甲级病历率,96.02%。
(二)医疗质控方面:
各科均能较好地执行国家、各级医疗行政部门及医院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执行,做到了依法执业,严格执行了医疗各项核心制度,进一步规避了医疗风险,保障了医疗安全。相关医疗文书书写进一步规范,各项记录进一步完善,各种登记、记录及时完成,较规范统一,书写质量较前提高。
(三)抗菌药物专项治理
按照医院既定的奖惩严格执行,目前,抗菌药物严格实行分级管理,抗菌药物使用较为规范,三联抗菌药物使用均按照规定程序申报。一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和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均较前明显规范。
(四)执行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1个,共有736例执行中医诊疗方案,中医临床路径11个,共有436例执行临床路径;围手术期诊疗方案4个,共有81例执行围手术期诊疗方案。
(五)医疗质控奖惩情况:
医疗质量管理奖4200元,抗菌药物专项治理罚100元,
病历质量管理罚4700元,防栓方处罚100元,未按照诊疗方案处罚200元,处方点评处罚820元,药品比例奖52000元,医院感染管理罚400元,继续教育罚100元,传染病管理罚1310元。
三、医疗纠纷处理:
今年,共成功处理医疗纠纷共11起,共支付及赔偿39.8514万元,目前,仍有7起医疗纠纷在处理中。
四、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合作事宜
今年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专家来院讲课、查房4次。我院派出到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进修学习中长期人员15人,短期开会学习35人次,同时接纳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锻炼人员16人,在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支持下,开展了结肠镜、腹腔镜等手术,ICU,肛肠科,病理科,体检中心等均正常运行;与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合作申报的《防栓合剂的开发及临床研究》省级科研课题已立项公示;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脑病科与我院心脑病科合作的“中风病防治研究”课题已正式启动。
五、科研方面:
(一)术后防栓方和产后防栓方:今年共计术后防栓方共使用491例,产后防栓方共使用963例,上述所使用的病历中,无一例出现肺栓塞等相关疾病,无一例有不良反应。
(二)我院内科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科,西充
县中医医院共同申报省级科研课题“健脾益气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机制研究”。项目工作正常运行之中。
(三)妇产科的“葆青颗粒对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课题正常运行,有望明年年初结题。
六、继续教育及人才培养
(一)学术讲座
依托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专家讲座,及我院继续教育项目等多方面开展继教讲座,共开展22个课题讲座。
(二)人才培训
派出中长期及短期培训人员共有95人次,其中派出省级培训25人次,市内(包括四川省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学习70人次。接受外来进修、实习、见习人员共46人次。
七、医疗保障、义诊及抗灾救灾工作
派出政府及各部门指令性医疗保障工作23次,共派出医务人员86人次;
参加高峰抗洪救灾共计:53人次,共计94天;
派出参加义诊1次,派出医务人员8人。
八、双向转诊工作
按照双向转诊的要求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共计双向转诊人次42人次。
九、医师多点执业工作
积极按照泸州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的要求,四川医科大
学附属中医医院放射科2名医师成功注册在我院放射科,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十、行风建设工作
建立行风建设实施方案,成立行风建设领导组,建章立制,积极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相关工作;积极整治和规范药品,耗材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加强收费管理,积极改善医疗服务,坚决打击了收受红包、回扣等违反医疗行业“九不准”规定的行为。开展了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教育并进行了诫勉谈话等工作。
十一、取消药品加成:
今年1-10月份,共计药品收入减少143.4万元,其中,门诊药品收入减少:31.9万元,住院药品收入减少:111.5万元,通过调价,增加收入,三项合计共计:112.1万元,财政补助59.8万元。
十二、预防保健工作
(一)传染病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制度,修订了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和自查制度;加强了重点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规范了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管理,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卡完整率、准确率、符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杜绝了传染病迟报、漏报等现象;
(二)结核病管理:进一步健全了结核病转诊制度及流程,为结核病患者进一步得到了规范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三)死因监测:建立健全了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了培训工作制度、自查与奖惩等制度,开展了死因监测的培训,完善了死因监测管理,杜绝了迟报、漏报等现象;
(四)妇幼卫生工作:按照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及妇幼卫生工作职责,完成了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首针接种及妇幼卫生等各项工作,规范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五)“两纲”工作开展情况:制定了“两纲”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工作制度,加强了产房及高危管理,积极开展了妇女常见病筛查及健康教育宣传,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六)麻疹、AFP监测:主动积极开展麻疹、AFP监测工作,无麻疹、AFP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漏报;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新制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领导小组,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制度,规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及上报流程;
十三、“持续改进”和省级重点中医专科清理工作:今年4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和泸州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我院“持续改进”工作和省级重点中医专科进行清理评估,工作成绩得到专家组的一致认可,为“持续改进”工作和省级重点中医专科清理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以上是医务科今年的工作总结,接下来除加强上述工作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名师带徒以及中医诊疗方案的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20__年11月23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