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未成年人工资被拖欠,如何维权?

来源:九壹网

未成年工维权方法: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劳动行政部门可要求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如未支付,单位需加付赔偿金。情形包括:不按合同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不支付加班费;解除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分析

克扣未成年工资,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劳动仲裁以及诉讼的方法处理。

未成年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

1、与用人单位协商;

2、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拓展延伸

维权保障:保护未成年人工资权益的有效措施

保护未成年人工资权益的有效措施包括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工资的保护措施,确保雇主按时支付工资并不得拖欠。其次,政府应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对违法拖欠未成年人工资的雇主进行处罚,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此外,建立专门的维权机构,为受到拖欠工资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劳动权益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最后,社会各界应加强关注,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工资权益保护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劳动环境,确保未成年人的工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结语

保护未成年人工资权益的有效措施包括:明确法律规定、加强监督执法、建立维权机构、加强宣传教育、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未成年人的工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共创公平公正的劳动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