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实刑后上诉的犯罪嫌疑人一般需要重新收监。根据《刑事诉讼法》,被告人及其代理人有权向上级法院上诉。收监条件包括判处死缓、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必须有相关法律文书。收监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被告人的上诉权。
法律分析
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一审中被人民法院判处实刑后上诉的,一般需要对其重新进行收监。法律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收监,指关进监狱。羁押罪犯的公安机关在收到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罪犯的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收监条件是:
1、必须是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
2、不具有应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定情况。
3、必须具有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罪犯结案登记表等法律文书。监狱没有收到上述文件的,不得收监;上述文件不齐全或者记载有误,可能导致错误收监的,不予收监。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裁定,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在刑事诉讼一审中被判处实刑后上诉的犯罪嫌疑人,一般需要重新收监。收监条件包括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并且需具备相应的法律文书。上述规定保障了被告人的上诉权利,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八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