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修改劳动定额的方法

来源:九壹网

1、经验估工法。由定额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结合以往生产实践经验,依据图纸、工艺装备或产品实物进行分析,并考虑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工艺装备、原材料及其他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条件直接估算定额。

2、统计分析法。把企业最近一段时间内生产该产品所耗工时的原始记录,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整理,计算出先进的消耗水平,以此为依据制订劳动定额。

3、类推比较法。以现有产品定额资料为依据,经过对比推算出另一种产品、零件或工序的定额。

4、技术定额法。在分析技术、组织条件和工艺规程、总结先进经验、尽可能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生产条件和工艺操作方法,对组成定额的各部分时间,通过分析计算和实地观察来制订定额。

一、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有什么

劳动定额的形式分为以时间定额、以产量定额为主,也有部分以看管机器数量定额、以服务质量定额。具体如下:

1、以时间表示的工时定额。即规定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

2、以产量表示的产量定额。即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3、以看管机器设备的数量表示的看管定额。即在单位时间内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同时看管机器设备的台数;

4、以服务量表示的服务定额。即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服务项目的数量。为了适应生产上的需要,劳动定额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特点和条件,采取不同的形式。

劳动定额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这项工作的内容包括劳动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分析和修订等。

二、劳动定额的内容

1、规范性。劳动定额作为一种规定,具有一定的法定规范性,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

2、相对性。劳动定额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制定的,因此,劳动定额水平的先进合理性也是相对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3、综合性。劳动定额是一项综合指标,是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4、凝固性。劳动定额是衡量劳动状况的一种标准的尺度,它衡量和反映的是劳动的凝固形态,而不是潜在形态和流动形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