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既遂定刑标准

来源:九壹网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既遂定刑标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单位本罪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成交额、保证金、获利或避免损失金额、多次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也需满足立案标准方可定罪处罚。

法律分析

一、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既遂定刑标准

1、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既遂定刑标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条,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立案(追诉)标准在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中有了新规定。

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应予立案追诉:

(一)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四)多次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也是需要达到了规定的立案标准之后,那么才会以这里的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论处。至于立案标准,根据有关规定来看,分为了多种,只要符合其中任何一种,那么就能按照本罪定罪处罚。

结语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对于既遂的定刑标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立案追诉的标准包括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三十万元以上、获利或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五万元以上、多次利用其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需要符合以上标准方可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百零八条之一 司法工作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造成信息公开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泄露国家秘密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公开披露、报道第一款规定的案件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2015修正):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四条 邮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监督检查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17修订):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地理信息生产、保管、利用单位未对属于国家秘密的地理信息的获取、持有、提供、利用情况进行登记、长期保存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泄露国家秘密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降低测绘资质等级或者吊销测绘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获取、持有、提供、利用属于国家秘密的地理信息的,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