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可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计算赔偿,包括医疗费、工资、补助等;若与单位协商不成,可提起仲裁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如判决生效后单位不支付,可向法院执行局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
认定工伤后该做什么的话,应该是以下这些:
1、是看鉴定的级别有没有问题,你要是对鉴定结论(级别)不服或有疑义,可以在受到鉴定结论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结论申请。
2、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和医疗补助金,等等。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3、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4、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5、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拓展延伸
工地工伤后续处理步骤及建议
一旦在工地发生工伤,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后续处理步骤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首先,确保您已向安监局报案,这将记录下事件的发生。接下来,及时寻求医疗救治,确保伤势得到妥善处理。同时,与工地相关责任方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保险覆盖范围,以便申请工伤赔偿。此外,收集证据,包括医疗记录、照片和证人证言,以支持您的索赔。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他们将帮助您了解法律权益,并协助您提起合适的诉讼或索赔程序。请记住,保护自己的权益是至关重要的,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
结语
工伤后的处理步骤至关重要。如果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向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根据鉴定结果,可以计算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工资、住院费等。如与用人单位无法协商解决,可提起仲裁程序或诉讼。若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未支付赔偿,可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工地工伤后,及时报案、就医、与责任方沟通,并收集证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保护自身权益。保护权益至关重要,请勿犹豫寻求专业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修正):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第六十条 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二十九条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上述材料的场所应当在规定的部位设置危险物品标识或者放射性警示标识。
国内首次使用或者首次进口与职业病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使用单位或者进口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送该化学材料的毒性鉴定以及经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或者批准进口的文件等资料。
进口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