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侵犯商业秘密是怎样处罚

来源:九壹网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19条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们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别以为不泄密就能安稳了,明知或者应知对方泄露商业秘密,还加以使用的,同样以该罪论处。

该罪的立案标准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以上,同时,对于商业秘密的定义相当严格,定罪标准很高,所以司法实践中使用率不高,常常在离职时,被单位拿来威胁劳动者。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是否能立案主要是看商业秘密权利人是否遭受损失或不法侵犯人是否因其不法行为获利,且该损失或者获利是否达到一定的额度;或者行为人是否因其行为给权利人造成严重影响。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侵权获利或者给权利人造成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侵权人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是以直接经济损失为标准,即衡量行为人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的损失应当以直接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的价值为准,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

2、导致权利人破产或是发生其他严重后果的。

即由于行为人的侵权行为,导致权利人公司、企业资不抵债等原因申请宣告破产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等造成其他严重的情形。至于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具体标准和情形,目前法律尚没有详细列明。在司法实践中,则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

侵犯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是:

1、侵犯的客体为商业秘密权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2、在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3、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