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跳水》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跳水》教学设计——课题《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潜能开发》研讨汇报课

  教学目标:

  1、总结全文,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2、根据作者的叙事方法,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基本方法;

  3、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中开发学生潜能。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树立安全行事的意识;

  2、在阅读中学习记叙一件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思维训练:《金矿的故事》

  二、每课一练。ppt----1

  三、总结全文。ppt----2

  (设想:这些问题让学生提出,然后大家解决。个别问题老师提出让大家讨论解决)

  1、看板书,口述课文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记叙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的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处的横木上,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紧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果断地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3、选择:《跳水》一文的主要人物是:

  a水手b孩子 c船长 d 猴子(并回答为什么?)

  4、你认为船长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突出什么?)(动作、语言模仿体会)

  经验丰富、机智、冷静、沉着、果断

  5、学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平时不乱开玩笑;开玩笑不过分;做事考虑后果、不任性;遇事沉着、冷静,采取最合适的方法;不做危险的事;解决困难需要大家帮忙……

  四、阅读与写作指导 ppt----3

  1、填空:课文是按 顺序写的。

  2、思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特征是什么?(时间顺序、事情是怎么发展的就怎么写、按“开头—经过—结尾”的顺序写)

  3、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问题:开头是?结尾是?中间就是经过。把这么长的内容用两个字就可以代替,是不是有点简单了——发展与高潮)

  4、指导分段:

  第一段(第1小节):讲轮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起因

  第二段(第2~3节):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 发展

  第三段(第4~7小节);讲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了生命危险。 高潮

  第四段(第8~9小节):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来。 结果

  5、写作方法指导:

  写事的文章应该注意很有条理的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事情的发展与高潮,事情的结果,这样,老师就会在你的作文批语中写到:叙事有条理、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五、课堂巩固请闭眼回忆: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听课文朗读,回味: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体会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船长的处理事情的果断;

  3、进一步品味、欣赏列夫 托尔斯泰的小说《跳水》。

  附:板书设计

  注:在“他山之石”栏内,有一篇相关的说课材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