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活处处有哲学

来源:九壹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

  (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二、【重点、难点】:

  1、哲学与爱智之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将从生活中的哲学思想人手,体验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了解哲学概念,为开始全书的学习做好思想准备。

  四、【方法点津】:

  情景导析 合作探究

  五、【课文导语】:

  【教授新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导入 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活着”,而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哲学知识。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了解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走进哲学,自觉地追求智慧,创造更美的人生。  

  问题;什么是哲学?你在身边那些事例中发现过哲学道理? 学生例举身边事例,畅谈所包含的哲理 形成初步概念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生活处处有哲学 探究问题:如何看待排名

  一名高中生在谈到“排名的二重性”时说:“我们既不能盲目地张扬排名,也不能简单地否定排名。作为学生,如果用片面的观点对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如果通过排名了解自己的学习实力以及同别人的差距,做到知彼知己,扬长避短,就会出现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

  问题(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3)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学生探究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事例分析包含的哲学道理

  总结 (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片面地看待排名问题,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3)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智慧,看待别人、分析自己等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这说明生活与哲学密切相关。

  引领学生发现身边的哲学 同学们还知道那些包含哲理的例子, 学生继续阐述自己的发现 深化对身边哲学的认识

  共同探究身边哲学  

  探究深化 问题:同学们知道那些成语典故,你知道他们所包含的道理吗? 学生表述自己所知道的成语典故何名言 把对哲学的理解上升到理论高度

  例证 

  深化认识 问题:人们的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么?如果不是,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交流 探究哲学的来源

  交流总结 (1)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探究哲学的来源 教师讲授  哲学产生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中,也就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哲学是从仰望天穹开始的。 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必定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在某个夏夜,抬头仰望,突然发现了广阔无际的星空。这时候,他的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的敬畏感,一个巨大而古老的问题开始叩击他的头脑:世界是什么?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如“我是谁?”“世界是怎么来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因为有我才有了世界,还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我相比哪个更‘厉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结论:(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的作用 问题:哲学产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理论与实际联系

  ◇课堂探究:(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分析 感知哲学的作用

  总结: ◇探究提示:(1)第一个同学运用一般的思维方法,第二个同学运用了创造性思维。

  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2)思维方法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

  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正确的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们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思考追问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而生?西天可有天堂?世间可有鬼神?人类可有灵魂?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圣经》上说:宇宙是上帝创造的;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宇宙到底是什么?谁能告诉我们 学生思考,回答 对哲学作用深化理解

  启迪 结论1: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思考追问 战争、瘟疫、贫困 ……世事纷纭,岁月沧桑,我们审视社会:人的本质是恶还是善?世间有光明也有黑暗假丑恶是什么?真善美在哪里?社会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人和人应该怎样相处?人类的前途在哪里?

  老子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法家韩非子说:应该严刑峻法,让人有所惧;儒家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西方存在主义: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马克思:社会的发展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也是物质

  问题:你认为人类发展的前途是什么,谁教给我人认识世界? 学生思考,回答,讨论 深化认识哲学的作用

  启迪 结论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思考追问 吸毒、自杀、……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考问人生: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活着?又为什么死去?快乐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生有何价值?生命有何意义?

  老子:道法自然,从容面对人生;

  佛家:一切都是空,幸福在天堂;

  叔本华: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马克思: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问题:我们如何对待人生,谁给我们指名了方向? 思考回答、交流 深化认识哲学的作用

  启迪 结论3: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正确对待生与死、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阶段小结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学生总结 整体感知

  本课小结 1.哲学在哪里?——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从哲学的本义上看: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哲学的功能上看:

  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课堂练习 1、哲学的本义是指( )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答案:d

  2、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答案:a

  3、“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

  答案:b

  4、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5、哲学的任务是( )

  a.研究现世             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

  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c

  6、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 )

  a.只有现世才有智慧         b.人人都有智慧

  c.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答案:d

  7、据《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所寄,废寝食者。”

  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地的运动有自己特有的规律,不会随时崩坠。杞人不懂这一哲学道理,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学习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