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光盘、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3、播录象,在录象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让我们更了解桂林。
二 、指导看图
1、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出示词语(或光盘显示)
碧水 秀峰 倒影
对歌 榕树 壮乡
象鼻 骆驼 笔架
竹阀 鸬鹚 画廊
3、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4、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5、反馈:
(1)生字中哪些字音需要注意,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它?
正音:“峰、影、廊”后鼻音;“鹚”平舌音;“骆驼”的“驼”轻声
(2)指名读,齐读
(3)看图理解图意
对歌:双方一问一答地唱歌,是一种民间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
壮乡:我国少数民族壮族的聚居地,主要分布在广西及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
竹筏:用竹、木等平摆着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羽毛黑色,闪绿光,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捕食鱼类喉下的皮肤扩大成囊状,捕的鱼就放在囊内。
(4)齐读生字词
三、写字指导
1、生字开花
2、重点指导“碧”“鼻”
3、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
碧:上下结构,三部分位置要注意。
鼻:上下结构,注意下面的撇和竖不要出头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描红、评议
6、学生在《习字册》临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桂林山水的美丽,今天,让我们一起乘上游轮,到漓江仔细地观赏一番。
1、拿出你们的船票(生字卡)准备上船,在小组内复习检查生字词读音。
2、默写词语(可以选默几个词)
3、全班核对、评议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的小朋友可以上船了。
二、指导感悟
1、我们的船已经缓缓驶入漓江,多么可爱的漓江啊。[出示图或录象]
2、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第一组)
4、谁能把你看到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其他三组词用类似的方法学
6、要指导学生读出美感。
(1) 第一组:语速稍缓,体会平静的湖面上倒映出秀丽的山峰的如画般的美景。
(2) 第二组,语速稍快,感受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场面。
(3) 第三组,对照插图,边读边想象“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体会桂林山的奇特。
(4) 第四组,身临其境,似乎自己走进了“小竹筏在水中游,鸬鹚在水中戏”的画廊中。
三、巩固练习
1、连起来读读韵文,想想每一排说的是什么?
2、朗读韵文看谁读得棒
3、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
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四、课堂练习
1、《语文与课堂同行》的练习。
2、课外读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小短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