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下》

来源:九壹网

  记得陆老师曾在我们班试教一节数学课,我被孩子的专注而吸引,孩子们很喜欢操作,也喜欢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于是,心里就有点小冲动,我也要上节数学课!因为至今为止,一般公开课,我还没有尝试过数学活动,比较偏科。于是,我打算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呈现一节数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对孩子来说,同样激发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小班数学活动:《复习3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复习1--3的数字和排序,正确感知和操作3以内的数量。

  2、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小动物模型、点卡和数字卡、玩具图片、点卡"糖葫芦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念数字儿歌《手指谣》。

  2、师:《手指谣》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啊,我们就邀请了小动物们到我们班级来做客。

  二、学习按序点数。

  1、师:喵喵喵,是谁啊?(出示1只猫、2只狗、3只兔子。)2、师:小猫有几只啊?小狗呢?小兔子呢?

  3、教师鼓励幼儿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2、3。

  4、教师出示相应的圆点卡,让圆点卡和小动物对应。

  5、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3只小兔子吧。你们说,从哪边开始数呢?

  6、教师带幼儿从左往右数两次。

  7、我们这里有三个数字(1、2、3),我们帮她们找朋友吧,应该跟哪个小动物做朋友呢?

  反思:

  1、目的明确也完成得较好,可改为“感知4、5的数量”更好些。

  2、设计的环节围绕目标而实施;活动层次性十分明显:复习→学习→应用→生活中应用。

  3、情境性强、游戏性突显:以小刺猬为背景贯穿始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4、教玩具美观、实用,易于操作。

  5、幼儿学习主体性要再加强一点,操作应注重全体幼儿,复习3、感知4和5的环节最好是面向全体。

  6、挂图应该往下移一点,幼儿才贴得到。

  7、小白兔应该贴在背景图的中部,刺猬贴在下部,便于幼儿操作。

  8、 “找朋友”的环节应该验证一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