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查询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读懂太阳公公的嘱咐以及两颗种子错误的想法和做法。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归纳、理解寓意。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为八、九岁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情节生动的寓言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在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上,难度不是太大,而对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却不易理解。
电教媒体设计:
课件一(动画):寓言故事情节为内容的课件。
课件二(语段):“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小绒球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课件三(语段):“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课件四:1、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2、他得意的说“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展示,导入课题:蒲公英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教学“蒲”字读音及写法。蒲公英的种子什么样子?(师吹手中的蒲公英)。这些蒲公英在空中飞呀飞,飞到哪里呢?后来,它们遇到了谁?它对蒲公英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仔细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遇到的不理解的生词自己查字典或是联系上下文理解。
二、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检查初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师生适时正音。(重点字音:泊茁)
2、通过自读,了解了什么?
四、精读课文。
1、师:蒲公英像什么(要求学生上网查找网址一后回答)?文中哪一句写了它的样子?
2、出示课件二:(相机学习“绒”“降”“伞”)
a、指名读后说说什么可爱(蒲公英)。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觉得哪些东西可爱?谁能用“可爱”说一句话。(教者有意识让学生将“可爱”放在句子前面、中间和后面进行练习)。小朋友,“可爱”这个词的脾气多好,它可以在句子末尾,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和中间,其实我们学过的词语中有很多和“可爱”一样,能变动位置,希望小朋友们以后用词造句时,尽量考虑给它们多安排些位置。
b、这些蒲公英在天上飞呀飞,它们自由自在,假如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你在天空中飞,你的心情会怎样呢?(让学生边学飞的样子,边说出自己的心情。)
c、指导朗读所出示的句子。
3、这些可爱的蒲公英在空中飞呀飞,它们遇到了谁?(生: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对蒲公英说了什么?(出示课件三)指名读。这个小朋友读的好吗?(让学生评述)引导学生说出应该读出“亲切”的语气。你能用“亲切”说一句话(注意将“亲切”放在不同位置)。太阳公公说的“沙漠”“湖泊”你知道吗?(师利用课件一简要介绍“湖泊”,让学生上网查找关于“沙漠”的有关内容——网址二)
4、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蒲公英心里是怎么想的?看课件回答。(出示课件四,要求学生读出有关语句。)你从哪个词语看出两颗蒲公英种子有着不同的想法(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可是”)。
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又是怎么做的呢?(生回答“飞向……飞向……”,师板书:沙漠湖泊泥土)。它们为什么飞向沙漠、湖泊?指名读出有关语句。(板书“发财”“快乐”)(进行朗读指导)
5、这些蒲公英的种子结果怎样?(师引读:飞向沙漠的……生答:早已干死;飞向湖泊的……早已淹死;飞到黑黝黝的泥土中的蒲公英……茁壮成长)(学生用表演的方式理解“茁壮成长、竞相开放”)(教师相机板书:干死淹死茁壮成长)
五、理解寓意:
1、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呢?(师让学生查找网上资料三,在了解蒲公英生长环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2、大家想像一下,这两颗不听太阳公公话的蒲公英种子临死时,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让学生自己发挥)
3、对这两颗蒲公英种子,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呢?假如今后你也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样呢?(让学生自己发挥,可先列提纲,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能回答出这则寓言的大致寓意即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听众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六、指导复述,深化理解。
1、出示课件一,提示学生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复述。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刚学过的新词进行复述,达到积累与运用的目的。
七、作业:1、用“可爱”“亲切”造句。(课堂)
3、运用所掌握的资料分小组制作一个关于蒲公英的电子小报。(课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