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报酬,无论是试用期还是正式期。试用期结束时,用人单位应按劳动成果支付工资。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劳动者可主张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劳动者二倍工资。同样,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需支付二倍工资。
法律分析
工资是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只要提供了劳动,无论是是试用期还是正式期,就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试用期没有订立劳动合同,是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辞职时一次性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支付工资报酬。
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法律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如果用工满一个月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收集事实劳动关系证据,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拓展延伸
离职工资支付方式与法律规定
离职工资支付方式与法律规定是雇佣关系终止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根据劳动法,雇主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支付离职工资。离职工资的支付方式可以包括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或者通过转账等方式进行。具体支付方式应当根据双方的协商一致,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此外,离职工资的计算标准也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等。如果雇主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离职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维权。因此,了解离职工资支付方式与法律规定对于雇员和雇主都至关重要,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和维护。
结语
工资是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无论是试用期还是正式期,只要提供了劳动就应得到相应报酬。试用期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辞职时一次性支付工资报酬。建立劳动关系需订立劳动合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在一个月内补办,否则劳动者可主张二倍工资。离职工资支付方式应遵守法律规定,包括支付方式和计算标准。了解相关规定对雇员和雇主都至关重要,以保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