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么处理医疗损害赔偿争议?

来源:九壹网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第四十八条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总的来说,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同,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都不能一概而论,医疗事故的赔偿跟事故等级、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中的责任大小等相关因素有关,医患双方可以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介入处理赔偿争议。

一、医疗事故不及时赔偿应如何做

医疗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如果医疗机构不及时对患者进行赔偿时,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