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未成年人满18岁后,父母是否仍需承担法律责任?

来源:九壹网

父母抚养孩子的义务一般到孩子18岁截止,除非孩子仍在接受高中以下教育或因客观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生活。成年子女只有在高中以下接受教育或因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自立时,才有权向父母请求抚养费。

法律分析

父母抚养孩子的义务截止到孩子十八周岁。一般情况下,超出十八周岁,父母没有法定抚养义务。包括孩子上大学期间的抚养费,父母已无法定支付的义务。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孩子超过十八岁,尚须父母履行抚养费义务的情况,是指:

(1)孩子尚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

(2)孩子非因主观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生活。

对于非因以上的情况,父母对于十八岁以上的孩子,没有履行抚养的义务。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因此,满18周岁的成年子女只有还在高中或是初中、小学接受教育的,或者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导致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才有权利向父母请求给付抚养费。

拓展延伸

父母法律责任的延续:未成年人满18岁后,是否仍需承担监护责任?

在法律上,未成年人满18岁后,父母仍需承担一定的监护责任。尽管未成年人在法律上被视为成年人,但父母的监护责任并未因此而终止。监护责任包括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关注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健康状况,并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福祉。此外,父母还需要在重大决策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如教育选择、职业规划等。父母的监护责任的延续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确保他们在成年后能够顺利过渡到独立的生活,并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父母在法律上仍需承担监护责任,以确保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父母的抚养义务通常在孩子十八周岁时终止。然而,对于仍在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或因客观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仍需履行抚养费义务。此外,父母在法律上仍需承担监护责任,包括提供经济支持、关注教育和健康状况,并在重大决策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过渡到独立的生活,并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