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变更的流程和条件:合同变更的流程包括请求、答复、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备案或签证;法律依据为民法典相关条款。合同变更的条件包括明确内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商一致、真实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根据民法典第143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分析
一、合同变更的流程有哪些
1、合同变更的流程: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变更合同的请求;被请求方按期向请求方做出答复;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变更合同的书面协议;备案或签证。
2、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合同变更的条件有哪些
1、合同变更的条件有,变更的内容明确;变更的主体是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当事人之间协商达成一致;变更的意思表示真实合法;并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结语
在合同变更的流程中,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提出变更请求,被请求方做出答复,双方协商一致并达成书面协议,最后进行备案或签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43条和563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来变更合同,同时也规定了解除合同的情形。合同变更的条件包括内容明确、主体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商一致、意思表示真实合法,且不违背公序良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条约和协定的修改、废除或者退出的程序,比照各该条约、协定的缔结的程序办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十五条 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或者加入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公布。其他条约、协定的公布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