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来源:九壹网
第26卷 第5期 体育成人教育学-1:q 2010年1O月 Vo1.26,NO.5 Journal of Sports Adult Education 0ct.,2O10 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李征宇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部,河南 郑州450045) 摘 要:当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地位日益凸现,它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在开发过程中, 要把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论、明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处理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关系,从 学校实际出发,要高度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避免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和流于形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评 价激励机制。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开发;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0)05—0087—02 Exploration of school--based sport course//LI Zheng—yu Abstrac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chool--based sport course has become the focus in the sport course reform of the fun— damental education.The exploration should grasp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chool--based sport course,have clear under— standing of its value and take appropriate steps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in the school--based sport course.The paper also propose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achers training,reduce the working load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nd establish a complete evaluation and motivation system. Key words schookbased course;exploration;value pursuit AuthoCs address Sport Group,Henan Commerce Higher Technique School,Zhenzhou 450045,China 体育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 建构要具有鲜明的系统性与明确性,因为体育课程开发活动 负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学校进行具体实施的角 涉及到多种要素、多种组织,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既要坚持 色,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将彻底改变体育课程全国一个模式 规范性、强调创新性,又要注意灵活性与操作性,使校本课程 的局面,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实现奠定基础。近些年来,体育校 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 本课程开发的确为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 需要。体育校本课程模式在具体的模式建构过程中,要强化 力,但在具体实践层面,特别是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 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编程,各组成部分的衔接、组合以 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程序,以及在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中应 及难度指数的确定,在具体实施校本课程前,要注意开展在小 处理好的关系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 范围的实验。 1 把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论 2明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任何校本课程的开发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 明确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就明确了进行体育校 动,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课程开发这一实践活动的 本课程开发的方向。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应该体现 科学化、合理化。换一种角度来解读,就是实现课程开发的从 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对 感性到理性、从碎片到整合的转换。任何方法论都是一项逻 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教师专业精进,学生素质 辑严谨的系统化理论,包括原则、内容、程序、实施手段。而如 发展和学校办出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课程形式的更 果没有课程开发在方法论方面的突破,那么就不可能建构新 替,更是以教师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 的课程体系。就目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而论,一是以 开发的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是使体 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校本课程开发,这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二是使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 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以什么样的思想 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研究水平得到一定的提 作为指导,也是方法论中的重要要素,因为这里涉及到如何理 升,将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从 解体育课程开发以及如何开发。二是确立何种模式开发则是 更高的层面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更多地将是促使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因为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模式 在思想、意识、观念上的变革,包括科学意识、创新观念、主人 将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走向,关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构建。 翁精神等。校本课程将使教师从被动的教书匠的角色向研究 在建构模式中,必须首先考虑目标的价值性与合理性,同时突 与开发的主动状态的教师角色转换,这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 出地方特色与可行性。模式建构包括了课程规划、设置、实 最终价值所在。在此过程中,学校应随时关注体育教师的课 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并要 程参与情况,鼓励体育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决策和课程的改革 注意把目的性和规律性结合起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 实验。使他们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课程改革寻找动 性,杜绝体育课程开发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校本课程的模式 因,进而引导和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体育教师与课程 ・ 87 ・ 李征宇: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建设和改革一起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国家课程用 共同的教育目标来规范和引导教学过程,强化的是宏观调控 与统一性,以期达到国家基础教育的质量以及整体的教育目 一型特征。校本课程的多样性意味着学校体育课程不能采用单 机械的模式,因为各中小学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师资 力量与学生素质有较大差异。因此,应建立“国家课程”与校 标,这对于保证公民的总体素质是极为必要的。校本课程开 发追求的是多样性与差异性,强调每所教学单位的特色,彰显 个性与差异性,发挥校本课程弥补国家课程整齐划一之弊端 本课程相互补充的结构,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内在 统一,努力提升中学体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制度层面上,使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融合,使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与国家 课程实现高度统一,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制定详细规划, 保障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在课程上,实行正规和非正规相结 合的多层次课程结构;在课程开发的内容上,使国家课程规定 的基本内容与开发的学习内容合理匹配;在课程的整体结构 的优势。校本课程开发要彰显校本课程的差异性,关注每个 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把 学生的个性彰显与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 校本 课程开发的根本内涵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基本素质不 同、基本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提供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课程,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方面 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因此在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时,应该完全 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全面周详地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 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方向,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惟其如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才能得以完满实现。校本课 程开发以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依据,是为弥补国家课 程中未能满足学生的一些需求而进行的。其开发的着眼点和 目标应定位在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发展,让每 一上,实现多样性,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3.2 正确把握体育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普遍性与 特殊性的关系 体育校本课程更多强调的是特定学校的“个性”,即各学 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特殊性、独特性。但校本课程开发 必须依托于国家课程,将校本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与 完善,寓特殊性于普遍性之中。也就是说,要实现规定动作与 自选动作的有机结合。做到既保证国家基础教育的基本要 求,同时实现学生的个性与素养的全面发展。而任何随心所 欲似的校本课程开发显然都是不明智的,并最终将会走向失 败的结局。 个学生都成为教学的主体,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 学生的的健康成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校本课程更关注学 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自由空 间,没有空间也就没有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习者 是整个过程的控制者,是积极主动的。也就是说,学生充分发 挥了在课程以及课堂上的参与权利。此外,校本课程开发是 一3.3 高度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教师的思想观念如 何将直接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而面对各种各样的校本课 程开发活动,体育教师无论在课程开发意识方面,还是在所受 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注重给 课程理论与技术的训练方面都显得准备不足。因为,校本课 程开发,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现成经 验。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的课程开发 技能,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应该成为校本课 程开发的当务之急。 学生提供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 加重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在追求学生自我的比 较与进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个性化优势,提供差异性教 育。在样本课程开发与追求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另外,学校 特色得到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三个追求。学校特色的形 成,其实是前两个追求的自然结果。从实践方面看,三级课程 管理政策、校本课程的本质、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式等都给学校 特色的形成提供了现实背景。 3.4 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对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课程方案、 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如果评价制度不完善就会制约体 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学校的特色和 社区的特色,因此它通常采用的是内部的评价方式,没有统一 的评价标准,也就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会导致一些评价流于 3处理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关系 新的课程改革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外部 环境,进一步确立了学校、教师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在制定课 程计划、执行课程计划中具有了更多的灵活性与可能性。目 形式。因此应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在实际评价中严 格实施。 4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J].比较教育研 究,2001(8):27. 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空前高涨,也取得了 许多宝贵经验。但不可忽略的是,在实施过程中。应保持清 醒头脑,妥善处理并正确把握好以下诸方面的关系。 3.1 正确把握体育《课程标准》规划统一的要求与校 本课程开发多样性的关系 体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订的,对全国中学体育课程起 宏观指导作用。而校本课程则是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 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具有多样性的典 [2]刘电芝.校本课程开发内容、模式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 刊,2001(3):50. [3]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J].教学与管 理,2007(4):41. (2010—04—30收稿) ・ 8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