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建议

来源:九壹网


【摘 要】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是帮助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教育活动。通过对具体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分析,了解目前多数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观念和相应行为出现对立状况——小学化,针对这种现象,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与幼小衔接工作的衔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早期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幼小衔接

一、早期阅读活动的作用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是为了帮助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教育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内容上看,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三大任务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书写教学。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前阅读、前书写、前识字经验的学习,对于即将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早期阅读的经验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书面语言的学习,而幼儿阶段的语言发展主要是口头语言,那么幼儿园与小学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上就有一个断层,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正如一座桥梁,架在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小学化

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适应,如刚入小学的孩子适应不了小学的教学方法,上课没有精神;学生适应不了小学知识点过多过难、环境的突然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怕学心理。这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工作问题,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早期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衔接工作中,若不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工作,将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小学化,有的教师就认为:要搞好幼小衔

接工作就是提前用小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如南京某高校的附属幼儿园开设了拼音字母、汉字书写等课程。但教学的内容幼儿大多不理解,不能接受,只能机械的记忆,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幼儿园教学小学化,这样会使很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造成“我都会,不用学习”的错觉,上课也不专心,很快在幼儿园所学的知识优势也会很快消失。

目前大多幼儿园都依据自己对早期阅读教育目标的理解而进行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这往往造成入学儿童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也就给小学的教学活动带来困难,这种教学过程给将来的小学学习带来一定的压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该怎样做好衔接工作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小衔接工作的建议

(一)肯定并正确理解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合理安排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

(二)教师树立正确的早期阅读教育观,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

我国不同地区的幼儿教师的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大城市的幼儿教师经过正规培训的人数较多,而大多数城镇、乡村的幼儿教师只经历过一些类似夜校的培训,一般是中专毕业,有的教师文化水平甚至更低。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素养,较好的综合能力,幼儿园内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综合素质低造成的,教师知识有限,对早期阅读的认识有限,教学中出现很多失误,造成了小学教师教学困难,所以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早期阅读教育观,重视自身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语言素质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真正做到得心应手。

(三)利用座谈会、参观等活动加强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教育机构间的交流工作

(四)利用家长会、观摩活动、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家园合作

早期阅读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需要幼儿园、小学共同努力,还需要家长的参与,才能充分做好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

首先,幼儿园应有计划的组织家长会,家访活动,发放有关早期阅读活动的宣传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早期阅读理念,如:早期阅读是什么,做什么,为什么,以及错误的早期阅读活动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其次,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组织一些早期阅读活动的观摩课,并且合理利用观摩活动与家长进行近一步的讨论与交流,让观摩活动成为一项有意义、对幼儿有帮助的活动。

第三,利用网络这个工具,调动家长配合的积极性。幼儿园为了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教学,会在适当的时间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这时可以通过校信通、好友群等平台,多通道的与家长及时沟通,也相应减轻家长们沟通难的负担,同时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