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一 IPV4和IPV6配置
一、实验目的
1、通过配置IP理解局域网的互联。
2、初步掌握wireshark的使用。
3、通过IPV6的配置对其进行分析理解。
二、实验内容
1、分别在两台主机上配置IPv6地址,相互能够ping通,并使用wireshark抓包分析IPv6报头首部各个字段的含义。
2、分别在两台主机上配置IPv4地址,相互能够ping通,并使用wireshark抓包。
三、实验分析
1、IPV4实验
本机IP:192.168.1.2
对机IP:192.168.1.1
如上图所示,使用PING命令PING IPV4 PING通,发送四个数据包,接收四个数据包。
抓到的数据包如wireshark里所示。
2、IPV6实验
本机IP:3ffe::2
对机IP:3ffe::1
如上图所示,发送四个数据包,接收四个数据包。
分析IPV6报头,选取一个IPV6包截图如下:
此包为本机发到对机的request
由图分析:
IPV6帧结构如下
按照如图IPV6帧结构分析:
版本:60
流量类型:00
流标号:00 00
有效载荷长度:00 28
下一个首部:3a
跳数限制:80
源地址:3f fe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2
目的地址:3f fe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四、实验心得
实验做起来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遇到了问题,在改好了IP地址却PING不通,老师后来上课的时候提到说是防火墙的问题,我的电脑明明看起来没有防火墙,却实在找不到原因,后来我发现自己电脑自带了一款安全软件,我卸载后,终于通了。
实验二Win7 to Win7的6in4隧道配置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尝试手工配置隧道。
2、通过自己手工配置隧道,深入了解隧道的概念。
3、提高wireshark使用的熟练程度。
二、实验步骤
1、准备好两台计算,一根网线。
2、两台计算机分别配好IPV6、IPV4地址。
3、按照老师给的例子分析语句,开始配置隧道。
4、隧道配成功后,pingt通后,用wireshark进行抓包。
5、观察wireshark抓到的包,浅析数据包传输过程。
三、实验结果
隧道配置
本地 对端
Ipv4:192.168.6.1 ipv4:192.168.6.2
Ipv6:3ffe:2012::1 ipv6:3ffe:3012::1
本地端口
隧道配通
四、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坎坷多多,在配隧道的时候,总是提示语句语法错误,我们在尝试了多种方法后仍然如此,后来问了老师后知道,应该以管理员身份进入,但是继而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在配通隧道后,却不能通,这个实验着实让我们研究了好久,也曾向老师、同学进行了求助,不过好在最终终于成功了,不过我们还是觉得可能结果有点问题,鉴于时间问题,只能这样交了,不过我们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