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

来源:九壹网
浅谈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 李晶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改变。商业银行作为信用卡方法的重要机构。 信用卡风险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比较普遍而又难以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平稳运营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较大不利的 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商业信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概况,进而指出了我国信用卡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的成因,如社会个人征信体系亟 待完善,信用卡风险防范机制存在漏洞,持卡人信用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等,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控制措施,以期能够更好的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风险防范措施 信息进行整合,对个人的信用记录进行统一的管理,以降低信用卡坏账 风险。 3.商业银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内部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信用卡作为其主 要业务之一,呈现出十分迅猛的发展态势,各家商业银行发卡量不断增 一、多,授信总额也在不断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o12年支付 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统计,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信用卡授信总额 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趋势是大幅度增长的。截至2012年年 末,全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累计已经超过3.45亿张,较上年同期 增长17.1%。此外,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48.63亿元,增 长33.1%;信用卡授信总额4.36万亿元,增长37.1%;期末应偿 信贷总额1.23万亿元,增长39.2%。通过上述分析,随着商业信用 信用卡业务的不断拓展,其坏账也在连年不断提升,所引起的风险应该 受到足够的重视,否则必将引起我国金融宏观环境的紊乱。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及成因 1.个人征信体系亟待完善 就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宏观大环境而言,我国居民征信系统还 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正负面信息的记录,历史数据的积累以及数据的时 效性上。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信用信用卡的发放审核和信用额度的管理 还是依靠人工操作,程序烦琐,不确定性因素多,可操作性差,动态跟 踪管理功能弱,在信用卡第一道风险防范关口上陷于困境。 2.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我国商业信用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 上风险信息可以自由共享和交换,加上各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标准不 一,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不系统、不连续,执行效力较差,以致事故 和案件时有发生,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仅仅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分析, 风险管理管理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综合各个风险渠道来考虑这个问 题,很容易造成风险敞口没有被正确测量、评估和管理,反而降低了实 际的风险管理效率,形成非预期的风险损失。 3.商业银行与信用卡持卡人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用卡持卡人的信用情况不确定性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 风险。首先,由于信用卡持卡人财务状况不确定,宏观经济环境的变 化,持卡人的生活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对财产状况带来巨大影响;其次, 每一个信用卡持卡人的消费习惯是不同的,一个具有良好行为准则的持 卡人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成为恶意透支者。由于商业银行不能掌握持卡人 的状态,所以无法对风险进行调控。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控制措施 1.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监管力度 持卡人对于信用卡使用离不开一个良好法律法规环境的约束和管 理,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快出台关于信用卡风险防范的法律法规,深 入进行市场调查,形成具有高度实用性和规范性的条文。同时,将不合 理使用信用卡所产生的危害纳入刑事案件管理,严肃处理信用卡违法行 为,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杜绝信用卡套现等信用欺诈行为的出 现。银监会要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用卡业务活动 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 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 2.加强信用卡审批管理工作,完善个人征信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要严格管控信用卡的“出口”,加强信用卡审批管理工作, 形成具有规范性的审批指南,明确信用卡使用的范围,制定出科学合理 的信用额度制度标准。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控制信用卡持卡人的总 信用额度,避免信用卡持卡人在多家银行出现不良记录的情况,降低发 卡银行利益的损害,将信用卡风险降低到最小值。此外,完善我国居民 个人的征信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征信评价部门或机构,将散落的个人 商业银行作为信用发行机构,对于风险防范应该发挥着主导作用。 必须积极调整组织结构,加强组织结构建设,定期进行风险宣传,建立 所需的风险防范制度。形成日常风险考核机制,将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风 险业务通过具体的指标细化,严格考核信用卡的呆账率、差错率、伪冒 损失率及透支不良率,在此基础上对考核目标进行跟踪和反馈;此外, 将风险管理机构的结构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 识,调动员工开展风险管理活动的主动性。建立和完善客户数据资料 库,做好信用卡的债务控制和管理,对客户进行细分,建立与业务发展 相配套的信用卡债务催收机制和流程,加强对信用卡风险的内部控制。 4.持卡者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倡导理性消费 信用卡持卡人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针对社会范围内存在的诈骗事 件,要有风险识别能力,不能轻信“中介机构”所提供的各种信用卡服 务,持卡者要时刻保持信用卡在自己的监控范围内,消费后要对签单认 真核对,准确核实自己的消费金额,定期对自己账单和信用情况检查; 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刷卡消费时要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避免超出支付 能力进行消费,造成恶意透支。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就目前而言,尽管我国商业信用迅 猛发展,但是真正的风险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我国商业信用信用卡业 务发展水平距离西方先进国家还有一段距离,同时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 和行业政策不明朗的情况,加上部分商业信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风 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及识别信用卡风险的比例 较低等问题,必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总结我国商业银 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情况,根根国外先进国家家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经验教 训,提出了一些建立中国信用卡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具有重要 意义。(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贾玉武,龙超.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J]. 时代金融.2011(02) [2] 魏鹏.信用卡风险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 刊).2009(02) [3] 庞伟.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经济分析[J].大众商务.2009(05) [4] 陈伟.信用卡风险管理:问题与策略[J].中国信用卡.2003 (05) [5] 门吉丽.浅析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J].北方经贸.2011 (o4) [6] 马正德.商业银行大学生信用卡风险管理分析[J].商场现代 化.2011(04) [7] 韩蕴.银行信用卡的风险与防范[J].河南科技.2010(07) Bus s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