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词汇重复对篇章蕴含信息的整合作用

来源:九壹网
第11卷第8期 2012年8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01.11 No.8 Aug.2012 论词汇重复对篇章蕴含信息的整合作用 刘春杰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词汇是塑造篇章蕴含信息的直接手段,也是揭示这一信息的源泉。词汇的重复通常体 现篇章的核心内含,同时还具有连接和整合篇章内容的功能。文章着重分析词汇重复在揭示文章 主题和整合篇章蕴含信息方面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词汇重复;主题;蕴含信息;整合 中图分类号:H 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12)08.0091—06 苏联语言学家H・P・F ̄bnepvm对“篇章”所下的 中如何确定形式和结构,都必须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主 题具有阶级性和时代特点。由于作家、艺术家的立场、观 点和创作意图不同,相同的题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主题; 作者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和艺术表现手法也会直接影响 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定义是:篇章是言语创造过程的产品,它具有完整的性质, 体现为文字材料,并根据文字材料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加 工,该言语产品包括名称(标题)及一系列独立的单位(超 句统一体)u Jl ,后者用各种词汇语法、逻辑、修辞等联系 手段结合为一个整体,该言语产品有明确的意向和语用目 的。_2 篇章语言学自6O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不同语言 的研究学者因对篇章研究的侧重面不同而对篇章语言学 的界定也有所不同。苏联语言学者T・M・HHKoⅡaena 对篇章语言学作了如下的定义:篇章语言学——是语言学 研究的一个方向,研究对象是连贯篇章的组织规则以及由 这些规则表达的意义范畴。 T・M・HHKonaeBa还认 为,篇章语言学是探寻普遍的规律,而不是分析个别的用 法, 4 。篇章语言学的任务是找到并建立篇章内容和形 式单位的语法范畴体系。 一王元骧在《文学原理》一书中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 想作了详细区分:“首先,思想虽然一般亦为作家意识所控 制,但并不一定都处于作家意识中心内容,是作家组织题 材的核心力量,是作家在作品中执意要表现的东西。其 次,思想是从作品描写的全部生活现象,乃至每一个细节 中流露出来,而主题主要是从作品描写的情节和情感的基 本线索中获得体现。因此,我们要认识作品的主题,就只 能从分析作品的总体构思,主要线索入手;否则就有可能 被局部现象,乃至个别细节模糊了视线,影响对它的准确 把握。’’ 、篇章的主题与蕴含信息 《辞海》对“主题”解释如下:“主题”又叫“主题思 想”。_5 巧 就文艺作品而言,主题是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 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 和核心,是文艺家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 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也是文艺家对 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文艺家在创作过程 收稿日期:2012—05—18 对于作品内反映的思想内容,王元骧指出,可以把它 们分为主观思想和客观思想。主观思想是指为作家意识 所掌握的思想;客观思想是指作家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或 没有明确意识到,而在作品的具体形象中实际上已经显示 出来了的思想。 邓军教授将篇章信息结构分为外显 层次和蕴含层次,蕴含层信息实际上既包括了作者的主观 思想,又包括了客观思想,可能是作者主观上有意塑造的, 也可能是在作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客观地形成的,而读者对 作者主观上和客观上形成的这些信息也可能产生不同的 作者简介:刘春杰,广州大学讲师,从事俄语教学、语言学研究。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1卷 理解,对蕴含信息也有不同的认识,这些都是很正常 的。 学习文章的方法,他认为应从整体人手,遇到不懂之处也 不要被困住,而是要整篇通读。 以上引述了部分学者对篇章从整体到部分进行分析 以上分析了篇章的主题思想和蕴含信息,我们认为, 篇章的蕴含信息即为篇章内隐含的主题思想,是作者有意 或者无意地在篇章中表达出来的信息。 和从部分到整体进行分析的不同。篇章作为一个整体,应 该首先从整体去把握它,找出它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手 段和方法。脉络即为主题思想,手段町以是语法、语义、词 二、篇章信息的理解和整合 我们研究篇章信息的整合,是从篇章的整体角度出 发,以篇章的整体为核心,即篇章整合中所体现的向心性。 正如王元骧先生指出的那样,认识作品的主题,只能从分 析作品的总体构思、主要线索人手。这里涉及到辨证思维 的问题,即从整体到部分的整体思维和从部分到整体的分 析思维问题。牛保义在“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一文中指 出,整体思维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整体。 整体包含许多 部分,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构成一个整体。 要了解整体中的各部分,必须先了解整体。在整体思维活 动中,人们的认识往往是从整体到部分,对整体了解得越 多,对部分了解得就越多。分析思维认为个体元素决定整 体,认识从部分开始,即由部分到整体,从经验人手,经过 判断推理达到对整体的认识。整体思维是将已有的关于 客观对象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的认识综合在一起, 形成对客观对象的统一的整体认识。分析思维是人们在 思维活动中将客观对象的整体分析成各个部分、方面、特 征、因素加以认识。 对篇章的认识也存在着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的两种 方法问题,即有人强调先从篇章的整体人手,从整体到部 分,对篇章的整体认识清了,对篇章各部分的了解也就更 明确,同时有人强调要先从篇章的各部分人手,从部分到 整体,对篇章的各部分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对篇章的整体 也就自然地认识清楚了。俄国学者_Ⅱ・A・HOBHKOB对理 解篇章所持的观点是分析思维的方法,他认为,熟悉文章 应利用给出的注释、各种词典、手册或百科全书,从放慢的 文字阅读开始。_8]27由这种方式所明晰出来的篇章应有意 识地重读一遍,包括注意篇章的实际切分、各部分的意义 联系、逻辑重点,以及正确发音等。日本学者野口悠纪雄 所持的观点与俄国学者.1I・A・HOBI/IKOB相反,他认为不 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从整体人手,是“先把握整体,并以 此为根基去理解部分”的方法,就像从天空眺望地面一 样,想要了解对象的方法,就是先得到一幅全面的视图,才 会看得比较清楚。l9l2 I2。掌握整体以后,就能了解各部分 有什么关联,于是在很多情况下,各个部分和其他部分的 关联就很容易被理解,这一学习法在于能够把握重点。对 汇、句法等手段,而方法则为传统意义的修辞学的范畴。 三、词汇重复对篇章蕴含信息的整合 词汇在文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蔺羡璧在《文章 学》一书中指出,文章是用词汇写成的。所谓影响文章气 势的情调、色调、声调及其它各种技法,都是通过词汇表现 出来的。_l o_” 除此之外,词汇的重复使用在篇章中还能整 合篇章的信息,成为篇章整合的一种手段。篇章中的词汇 重复的功能具体分为:1.体现主题;2.保障篇章连贯;3. 整合篇章信息。 “ 重复以及词汇重复也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但篇章语 言学中研究的词汇重复与修辞学中研究的词汇重复有所 不同。修辞中的词汇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思想或感 情,_1 2_ 。表达物品、现象的数目之多,强调质量或行为的 性质、程度,指明行为的长久性,及强调描写中的某些细 节,创造感染色彩等。I” mI2“修辞学中的词汇重复常指 单句中无距离的重复,主要功能就是强调和烘托,而篇章 语言学中的词汇重复则研究词汇重复这一语言手段在更 广阔的语言空间——超句及篇章中的功能体现。这里的 词汇重复已不局限在单句之中,它发挥的作用也不止是强 调突出感情色彩这一功能。 词汇是塑造篇章蕴含信息的直接手段,也是揭示这一 信息的源泉。而词汇的重复常常体现着篇章的核心内含, 它们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去探寻篇章字面意义下 面的隐含信息,去挖掘篇章所真正表达的主题思想。同 时,重复的词汇又起到了连接、整合篇章内容的功能。应 该说,重复的词汇首先是体现了文章的核心思想以及作者 要表达的主题,在体现主题的同时承担了整合篇章蕴含信 息的功能。 本文所研究的篇章整合实际上是把篇章整体作为一 个统一的单位从宏观上对篇章进行研究。我们认为,获得 篇章中的蕴含信息只有对篇章的整体进行全面的分析后 才能实现,同时,存在于各个外显部分中的蕴含信息同样 需要一定手段来将它们整合为一个统一体,以形成一个完 整清晰的蕴含层,但因为读者的知识水平、社会背景不同, 对同一篇文章蕴含层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第8期 刘春杰:论词汇重复对篇章蕴含信息的整合作用 ・93・ 篇章多维性理论与篇章整合关系密切。邓军指出,篇 章的多维性是把篇章内容信息分为四维,每一维内的内容 不同,四维内容交织在一起,构成篇章整体,向心性体现明 显。¨l1 其中第一维为有长度的线——相关上下文,第二 维为有广度的面——相关的话语情景,第三维为有深度的 底蕴,第四维是篇章中的引注、典故等把篇章置于特定时 间内。把篇章置于上述四维中,充分体现出篇章各部分的 向心性,也可以证明篇章的多维性具有整合意义。对篇章 进行解码应明确篇章的多维性,以整合性为解码思路,解 出篇章的整体信息结构并分离出其各层次、各部分的信息 结构。 本文主要研究篇章中那些有蕴含意义的重复的词汇, 着重分析它们在体现作者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对整个蕴含 层的整合作用,这种整合完全是意义上抽象的整合,当然, 研究这种整合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准确全面地分离出篇章 中的蕴含信息。下面就以几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为例,以整 体思维的方法,分析词汇重复对篇章蕴含层的整合作用。 (一)词汇重复对报刊政论文蕴含信息的整合 报刊政论文章语言锋利,且常蕴含着大量非字面的信 息,下面这篇文章便体现了报刊政论文章的这一特点。 “HoKa’’H“Ⅱ0ToM” KpoMe 3KOHOMHH 3/leKTpHqeCTBa cymeCTByeT H印yraH cepbe3Ha ̄ ⅡpHt王HHa, noueMy CKyKa B MOCKBe 6eclIpOCBeTHa.3TO ya(e H3 o6nacTH qb ̄ocoqbH.. Cyrb ee 3HaKOMa Ka ̄JIOMy qeaoBeKy:MbI ceflaac, ReCKaTb,)KHBeM B OqeHb TpyRHoe BpeMa,B CJIO)KHblIYI nepexORHbIfl nepHo ̄,3aTO HOTOM HalIIl ReTH 6y ̄yT)KHTb ny ̄me,a qTO6bI HalIIH MeqTbI O CBeT/IOM 6yRymeM C6bln ̄Cb,MbI HOKa RO ̄HbI MHOFO—MHOFO pa6OTaTb, OT ̄aTb Bce CBOH CHflbI BO HM.q CBeThOFO 6y ̄ymero HaIIIHX ⅡeTe盘. B 1946 rosy MbI)KHⅡH H ̄OXO nOTOMy.qTO B npomnoM roRy BO ̄Ha KOHqtUIaCb.B 1947 rosy rlOTOMy,qTO BO ̄Ha 3aKOHqH]IaCb Bcero IIHLLIb B HO3aHpoIIIYlOM.B 1970 rosy MbI >KI,IJIH H ̄0X0 Bce eme nOTOMy,qTO KaKgX—TO ̄BaAKaTb nJITb/leT Ha3aR 3aKOHqI ̄aCb caMaa pa3pylUHTe;IbHa ̄i B HCTOpHII qe ̄oBeqecTBa BOflHa H 3a TaKoI4 KOpOTKHI ̄II叩H0皿 BOCCTaHOBHTb HapoRHoe XOa ̄HCTBO OqeHb H OqeHb Tpy ̄HO. HaⅡo OTRaBaTb HOCJIeRHHe CIMIbI H TaK ̄anee. PerynapHo,pa3 B lI ̄Tb neT,cTpatla HaqHHa/Ia XgHTb c HOHe ̄eBbHHKa rio—HOBOMy,HOTOMy qTO Ka)KJIbIIYl o ̄epeRHofl Cbe3R napTHn CTaBI ̄I HOBbIe HeⅡpeoⅡo,ⅡIMbIe 3aRaqH BO HM,q 6y ̄ymero.Hx Hy)KHO 6bInO BBIHOBHHTb, qTO6bI HalLIH ReT ̄t)KHJIH ny ̄me Hac.HepecTpOflKOfl, Ko ̄opyio Haqa/I Fop6aaeB。o6 ⅡcHHⅡH,noaeMy MbI H ̄0X0  ̄HBeM ce ̄aac,HO 3aTO,eC)IH MbI XOTHM,qTO6bI HaKIH ReTH)KHJIH ay ̄me,且oⅡ HbI MHOFO—MHOFO pa6OTaTb.Ho TO 6blna nenpaBv,abHaa nepecTpoflKa. Bo ̄ee npaBnnbHylO HpeRnpHHna Enb ̄HH—H MbI c “ ” HOBblM 3HTy3Ha3MOM HaqallH OH ̄Tb HOKa  ̄KHTb IIJIOXO pa且H TOFO,qTO6bI HalIIHM ̄eTaM“HOTOM”)KH)IOCb ay ̄me. O ̄IHaKO 3TO He COBCeM BblIIUIO,IIOTOMy qTO FaflRap HaqaJi pe ̄OpMbI,OT KOTOpblX CTaJIO H3OX0,H0,eCTeCTBeHHO, HOKa,BpeMeHHO,H Hy ̄HO MHOFO—MHOFO pa6OTaTb, qTO6bI ecn ̄I He MbI,TO XOT,q 6bI HalIIH姐eTH)KH]IH ay ̄me, cqacT/IHBee HaC.KOH ̄a“HOKa MbI ̄HBeM Hfl0X0,H0 3aTO " HOTOM HaIIIH ReTH 0)rⅡ),T)KHTb aynme He BHRHO・ 3TO ̄IOKa3blBaeT.qTO“HOKa”H“HOTOM”一He nyCTble o6emaHtla,a Kp)rrag中HⅡoco中H丑,KOTOpaa 6yReT MeILIlfTB)KHTb M ̄eTflM HaILIHM KaK Melua/ia H MemaeT HaM. (BnqecnaB BaCKOB.“HOBOe BpeM ̄I”.1994r.No49;《俄罗 斯一瞥》) 这篇政论文章针砭了俄罗斯的社会生活。可以按篇 章内容“四维”的划分方法对这篇文章进行立体划分,最 终确定篇章中的蕴含信息,以及词汇重复如何将蕴含信息 整合为一体,从而体现主题。 第一维——相关的上下文:“noqeMy CKyKa B MOCKBe 6ecnpocBeTua・』  '’ 第二维——相关的话语情景:“MbI HBOXO)KHBeM cefl ̄ac.” 第三维——有深度的底蕴: IIOBHTHqecKa ̄I “ H.710c0 HⅡ”“一HOKa MbI h ̄HBeM H)IOXO,HO 3aTO HOTOM HalLIH ReTH 6yayr XZHTb nynme”~ ̄OgHa,H MbIⅡ0Ⅱ)壬(HbI  ̄KHTb xopomo yxe ceroRHa- 第四维——纵向语境:“B 1946 rosy MbI H几H H ̄OXO HOTOMy,qTO B npomnoM rosy BOflHa KOHqHBaCb.B 1947 ro皿y IIOTOMy,tITO BO ̄Ha 3aKOHqH/IaCb Bcero)IHIIIb B noaanpomnoM.B 1970 rosy MbI)KHⅡH HflOXO Bce eme IIOTOMy・qTO KaKHX—TO RBaRRaTb H,qTb_】IeT Ha3aR 3aKOHHH)Iacb caMan paapymr ̄TeabHaa B HCTOpHH qe ̄oBeqecTBa BOI ̄IHa…Pery;IapHo,pa3 B HJtTb neT,cTpaHa HaqHHa/ia)KHTb cⅡoHeⅡeⅡbHHKa HO—HOBOMy,nOTOMy qTO Ka)壬(ⅡbI 0I壬印eⅡH0 c ̄e3A napTHH CTaBHB HOBble HelIpeo ̄o)IHMble 3aRaqH BO HMH 6y ̄ymero.FIepecTpO ̄tKOf1. KOTOpyIO Haqa]I Fop6a ̄eB,O6 ̄b,qCHH)IH,noqeMy MbI HHOXO  ̄HBeM cei ̄ac,HO TO 6bina HenpaBmlbHaa nepecTpo ̄txa.’’ ・94・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1卷 这四维内容可以用立体图式表示出来,详见图1。 四维语境一 B 1946.1947-1970 may Mbl ̄KH¥1M ODOXO nOTOMy,qTO B 1945哪3aKOHqHFIEICb 不要被这个哲学所欺骗,其中“IIOKa,IIOTOM”和 姗oc0中H ”三个词汇多次重复使用形成了这个蕴含层 “ 的核心,把整个蕴含层整合成一体。 (二)词汇重复对诗歌蕴含信息的整合 文学作品的语言相对缓和,蕴含信息常隐含于叙事之 CSMaR pa3pyLuHTe,'lbHaR B HcTopH ̄qerlOBeqeCTaa BOHHa…Pa3 B nRTb,net,№I o4epeAHoR c ̄besp, napTHH CTaBHD HOBble Henpeop,onHMble 3曩‘哺q¨ BO HMR Oy/lyu4ero.RepecTpoflKa KOTOpylo Ha an ropOaqes.Ouna HenpasHnbHOl ̄ l r'loqeMy CK'JKaBMOCKBe 6ecnpocBeTHa 兰维底蕴一 ̄ORHTHHeCFaR 由I#JIOCO ̄HR'- 。noKa Mbl ̄KHBeM rgloxo.HO 3aTO nOTOM HaWH AeTH OyAyT mlb n lue -J1o a. H MbIA0n删bl ̄KHI"bXOpOLUO y)●ce cero ̄HR 图1 政论文“HOKa”H“IIOTOM”的四维内容立体图式 对这个片断内容信息进行四维分析之后发现,片断中 第一维和第二维信息是外显的,第三维是蕴含的,第四维 中的纵向语境将整个篇章内容置于特定的历史时间内,即 “HOKa—HOTOM”这个虚伪的哲学在苏联时期就被国家领 导人所采用,它的虚伪性,从这几句对话中把人民生活不 好的责任全归罪于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在这里作者只 列举了事实,话语是引自他人的说服,而未加以说明评价, 让读者自己发挥想象,从而把前三维所述的内容放在更广 阔的时间背景上来理解,因此这个纵向语境即第四维内容 属于蕴含层次。弄清了这个片断中的全部蕴含信息之后, 下面再来看一看词汇重复如何整合了这一信息。 在这个片断中,包括标题在内,IIOKa和II'OTOM成对共 出现五次, 肿oco Hn一词出现两次,而这三个词之间在 文中又存在着特定的关系。文中所说的“ H几oco HJl”实 际上是指“HOKa H HOTOM”——“IIOKa MbI ̄HBeM II/IOXO, HO 3aTO HOTOM HaIHH ReT ̄i 6yRyT)KI,fTbⅡyqme”。对这个 “哲学”作者是持反对态度的,为此作者以纵向语境的方 式,以官方的口吻解释了1946年直至1970年人民生活不 好的原因全在于1945年结束的那场战争,讽刺意味明显, 批判了当政者的愚民哲学。文中提到rop6aaeB,EnbIiaa, Fa ̄Iap,指出这三人实际上仍是持着这个“rloKa—HOTOM” 的哲学,而这个哲学“6y ̄eT MelIIaTb)KHTb H ̄eTflM HalHHM.KaK Memana H MemaeT HaM.”“IIOKa”H “IIOTOM”——He IlyCTbIe o6emannn,a KpyTa,q 唧oco枷, 这句话既揭示了纵向语境中反映的苏联的愚民哲学,又讽 刺了当政者对人民不负责的政策。纵观整个蕴含层信息, 作者将当今俄罗斯现实放在过去苏联社会背景之上,对 “HOKa H HOTOM”这个“ 肋oco中朋”进行了抨击,号召人们 中。下面是C.C.Bo6poB的一首诗。 HecHu In vino veritas…etc(HCTHHa B BHHe…H T.且.) B BHHe BCfl HCTHHa>KHBee, I]ocsoBmla TBep ̄HT ̄aBHO, qTO6 aapxa HaM 6bina MH ̄ee, Bor HCTHHy B)IO)KHJ-I B BHHO; CeMy 3aKOHy HOKOpfl ̄OCb; HⅡ3a naTyxa COqTeH; Bce MHflT,qTO JI BHHOM II/IeH ̄IIOCb; Ho HeT—fl tICTHHOI ̄I IVIeHeH. Bce MH ̄IT,qTO cpoRy且OXOTbI K aayKaM CKyqHbIM He HMe/I H,qTO6 HO)KHTB MHe 6e3 3a6OTbI, 且CTaB/IIO rIpI,IXOT ̄IMⅡpeⅡeⅡ; BCaK ̄yMaeT H B ymH Tpy6HT, YB ̄IeBmU MeH ̄I B xMemo: OH B pIOMKe)IHIIIB 3a6aBy aIO6aT; Her,6paTm, ̄!一t'ICTtlny mo6n ̄o. Bcax ̄IyMaeT,qTO II/IaMeHb cTpaCTHbffl 兀O皿 ac MOe cep且e KO)K)壬(eT H qTO MO/IOJIKH TO/IbKO KpacHOfl 且几丑cqaCTbfl MHe He ̄ocTaeT; Tax,no ̄ineBalO H C MO,rlO ̄KOffl; H Bee InyM ̄iT,qTOⅡxoay HCKaTb yTex ̄C ce黄KpacoTKO ̄. 3x,6paT ̄SI!一HCTHHbI.my. 这首诗作者CeMeH CepreeBw ̄Bo6pou写于1805年。 描写“我”迷恋于饮酒,被人们认为是酒徒,不务正业。作 者巧妙地利用了“HCTI4I-Ia B BHHe…”这个成语,并在诗中 五次重复“真理”一词,反映了作者对真理的强烈渴望。 诗中以“酒”为中心的主题词群(BHHO,aapKa,nI ̄TyX,B xMemo,B p ̄OMKe,IIO ̄IIIHBaIO)揭示了作者在痛苦处境下 的悲剧性处世态度。作者虽然反对社会上的不平、不公, 但却无力改变,只能借酒发泄心中的苦闷。同时,也反映 了18、l9世纪之交俄罗斯知识分子受欧洲革命,尤其是法 国大革命的影响而开始觉醒的社会现象。在貌似醉汉“胡 第8期 刘春杰:论词汇重复对篇章蕴含信息的整合作用 ・95・ 言乱语”的诗里,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隐性信息,从以 “酒”为中心的主题词群及“真理”一词的反复使用中读者 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迷茫,对真理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 向往。这首诗中,没有第四维纵向语境,而第二维相关的 话语情景(在这首诗中体现为当时世纪之交的社会环境 背景)和第三维有深度的底蕴(在这首诗中体现为当时的 迷茫和对真理的追求)构成了这首诗的蕴含层次。这个 层次中的信息是以“B XMeBIO(酒醉中)”一“HcTHHy Hu (寻找真理)”为核心的,以“酒”为中心的主题词群和“真 理”一词贯穿全篇,既揭示了主题,又整合了蕴含层的信 息,使各部分体现的蕴含信息统归于一个核心,体现了整 合的向心性。 (三)词汇重复对叙述文蕴含信息的整合 可以把有蕴含意义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文中的历 史典故、名言和文章创作的社会背景作为切入点,来逐步 分析整理出篇章的蕴含层,而最关键的是分析出蕴含层的 核心思想,弄清了这个核心思想,对整合蕴含层中各个部 分才不会出现理解偏差。这个核心思想可能蕴含于一个 具有双重意义的句子或词汇上等等。 下面我们以一篇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文章为例,以 重复的具有蕴含意义的词汇为切人点,分离出这篇文章的 蕴含层,分析蕴含层中幽默讽刺的信息,以及词汇重复对 这一信息的揭示及整合作用。 只BbIⅡep)Ky OHH CTOfl ̄H Ha 6epery H/ilO6OBanrlcb ̄'HHOfi 且opo)KKoH・ 一Tm 6y ̄emb MeHf1)KⅡaTb?一cnpoc ̄OH. OHa Mo ̄qa KHsHyaa. 一Tpy ̄Ho 6bITbⅫ(eH0 MOp ̄Ka.一cKa3a/I OH.一 Paanyxri,paccTaBaHa ̄,O)KHRaHHf1. ̄oaroe O>KH ̄aHPIe He Ka承ⅡbI Mo)KeT Bbljlep ̄aTb… 一 BbI皿ep*(y,一 ̄Ka3ayIa OHa. 一Pe ̄cm 6y ̄yT qaCTblMH,一HaHOMHH/I OH. 一BbI ̄ep>Ky,一HOBTOpHdla OHa. ——BHReTbC ̄6y ̄eM pe ̄KO‘‘ 一HTO)K ̄e/IaTb.一B3 ̄OXHy/Ia OHa.一见HOHHMa ̄: TaKafl pa6oTa.H He 6y ̄eM 6onbme FOBOpHTb 06 3TOM… …IIpomno TpH rosa. 0ⅡHa)K且bI,KorRa OH 6ran B pe ̄ce,ero Bbl3Ba/I K ce6e KaHHTaH. 一BOT KBKOe aeno.BaM HaAo CDOqHO aeTeTb ̄OMOITI. Ho ̄ena pa ̄orpaMMa’’’ HTO—HH6y ̄b cny ̄iHnocs?!一no6ne ̄aHen OH. 一皿a,一KHBHV ̄KaHHTaH.一Bama x<eHa Y ce6a Ha pa6oTe BblHO ̄HHAIa MeC,qqHylO HOpMy Ha RBeCTH HpoHeHTOB・ 一OqeHb nprmTHO.一cKasa/I OH.一Ho 3aqeM /leTeTb.9 H IIOIIUIIO noa ̄paBHTenbHyIO TenerpaMMy. 一He B 3TOM neno.Bamy)Kelly BbI3blBalOTⅡⅡⅡO6MeHa OHblTOM B coce ̄HIOIO pecny6nnKy‘・‘ 一Hy H?… 一Hy H e He C KeM OCTaBHTb pe6e ̄a. 一TaK qTO x(e.MHe npepbmaTb H3—3a 3TOrO pe ̄c? ——ToBapnmH H3 pecny6nHKn OqeHb npocrta ̄.OHH npammOT 3a BaMH BepToneT・ ——A BbI・・・HTO BbI HM CKa3alIH.9 一A qTOⅡMOt HM CKa3aTb ̄一pa ̄Ben pyKaMH KarIHTaH.一Haao!Bejxb rlpOCHT I ̄enan pecny6aHKa… OH BO3BpaTHBCflⅡ0MO H cH ̄en C pe6enKOM RBe He ̄enH,ⅡHOTOM CHOBa ymen B pe前c.Ho He ycnen eme poⅡHo nOpT CKpblTbCg H3 rna3, KaK K HX TeH ̄oxoRy IIO ̄OmelI KaTep. EMy c0o6皿HⅡM, qTO IIpHKa3OM Haqa/IbHHKa napoxo ̄cTBa OH OCBO6OmAeH OT pe ̄ca H  ̄lonmeH HeMe ̄JleHnO BepttyTbOt Ha 6eper BBH ̄y TOFO,HTO ero)Kelly BbI3blBalOT Ha cOBelI ̄aH!ae)r且apHHKOB・ OH,O>KH ̄aa>Kelly,HflHHHJI pe6eH ̄a ̄eCflTb AHefl,a HOTOM,Korea OHa ye3永aJIa C ̄enerauHefi 3a rpaHrmy,eme TpH HeAeBH…Tenepb OH pa6oTaa Ha 6epery(BpeMeHHO, KOHeqHO)H C HeTepneHHeM>KRan scTpen c ̄KeHOfI. OHa BepHyⅡacb,a aepea HeCKO/IbKO ̄Hefi OHffTb cTa/ia Co6 ̄paTs qeMO ̄aHbI.OH,B3flB pe6enKa,noIne ̄ee HpOBO)KaTb・ 一Tpy ̄Ho 6bITb My ̄eM nepe ̄oBHKa,一3aMeTI4/t OH. 一Pa3ayKH,pacCTaBaHHa,O>KH ̄aHHff‘・’ 一Ⅱa, 一cKasa/Ia OHa. 一Ronrne O)KH ̄IaHH,q He Ka>KRbllf Mo)KeT BbI ̄ep*aTb・ 一ⅡBbI ̄epa<y.一CKa3a/i OH. 一只IlOHHMaIO.HTO Te6e Tpy ̄HO… 一BbIⅡep)Ky,一HOBTOpHII OH. 一TbI y)K He cep ̄HCb,HTO MBI pe ̄KO BI ̄HMC,q,一 no ̄pocwIa OHa. 一HTO  ̄enaTb,一B3 ̄OXHy]I OH.一ⅡHOHHMa ̄: TaKaff pa6oTa.H He 6yAeM 6on,me rOBOpHTb 06 3TOM.(选 自《俄语阅读3》,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篇叙事性短文没有任何评价色彩的语句。但从贯 穿始终的叙述之中,能感受到隐含着一个作者没有直接表 达出来的蕴含层。篇章开始和结尾部分的对话内容是相 ・96・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 l卷 同的,不同的是男女主人公的角色进行了对换,由此产生 r幽默和讽刺,是引起读者深思的关键所在。文章以“H Bt,I)Iep ̄y(我能坚持住)”为标题,在开始和结尾部分中 中的体现以及它对篇章信息所起到的整合作用进行的研 究,为篇章的解码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 “坚持(BblAepx ̄aTb)”一词重复使用6次,重复加强了这一 词汇在文中的渲染作用。从字面理解上看,“H BbI ̄Iep>Ky” 分别出自男女主人公之口,体现了他们在工作上互相支 持,互相理解,愿为对方作出牺牲。但仔细分析之后,就会 发现,作者赋予了男女主人公口中的“BbIalepx ̄y”深刻的蕴 含意义,体会到的是“含泪的微笑”的效果,借此讽刺社会 的不正之风——先进工作者已成为一种职业,只要成了 先进工作者,便可以不再劳动,只要到处去传授经验和开 会就足够了。“丑BbuIep>Ky”蕴含着男女主人公只能接受 和承受这种现实,作者及广大群众只能接受和承受这种风 气。“BbIJIepxaTb”一词在文章中具有鲜明的烘托主题的 作用,它的重复运用使它非常明显地成为蕴含层的核心, 把整个蕴含层整合为一体。在本文中作者虽然没有直接 做出任何评价,但作者的态度蕴含于字里行间,特别是作 者所做的一些情景说明,如对男女主人公的描写: BaROXUyn On(他叹了口气),Ba ̄OXHyna OHa(她叹了口 【参考文献】 [1]FaabnepnH H.P.TeKcm KaK o6"oeKm JturteaucmuuecKoeo uccJTe3oeauua l M 1.MOCKBa:HayKa,1981. [2]邓军.篇章的逻辑语义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教 育出版社,1997. [3]HI4KO naeBa T. M.dluueoucmuKa meKcma.  ̄uueeucmuuecuuR 3H““枷D仃 “tfe “ c,rlosapb. Fn.pea. B.H.Itpi ̄eBa.[M]MOCKBa,1990. [4]HHKO ̄a eBa T. M.CoBpeMeHHOe COCTORHHe H HepCHeKTHBbI.Hosoe 8 3叩y6e)IcHo矗auneoucmuKe. BbmycK eOCbMOO[C]MOCKBa:YIpocBemeHHe,1978. [5] 辞海(中)[M].上海一七海辞书出版社,1979. [6]王元骧.文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7] 牛保义.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谈中美两国人的思 维模式差异[J].四JI J外语学院学报,1997(2):54—58. [8]HOBHKOB.7I.A.Xy3o ̄cecmeeuubtO meKcm“eeo auaau3 [M].MOCKBa:M3Ⅱ一BO JIKH,2007. [9] 野口悠纪雄.超学习法[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 司,1998. 气),——相同的表情,无可奈何之情不言自明。下面我们 把文中男女主人公及作者三人之间相同的感受及他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用文框的形式表现出来,详见图2。 Mv [10] 蔺羡璧.文章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11]刘春杰.俄语篇章中词汇重复研究[J].外语学刊, 2011,(3):42—45. —:::::! ————— 1 33dIOX—HYl l(a)]—一 / Bt,Lxep ̄3'tpa3 rty ̄n, … ’ [12]tt>KaH xo]}lcDHb CmuctucmuKa pyccnoeo ̄3btKa[M]. Xap6HH:X9 JIyHU3HHcKH yHHBepCHTeT,1995. [13]PoaeHTaOlbⅡ.3.TesenKoBa M.A.1985 Czoe日pb— cnpa6o ̄HuK .rtuueeucmuuecKux meDMw-too [M]. MOCKBa:HpocBemeHHe,1985. 图2 男女主人公及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对三种不同体裁的篇章蕴含层进行了分析,着重 研究了词汇重复对文章主题的揭示和对蕴含层的整合作 用。笔者希望在本文中对词汇重复这一语言手段在篇章 [责任编辑尹朝晖] Integration of lexical repetition on implicit information in a text LIU Chunji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l&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 10006,China) Abstract:Vocabulary is a direct means to express the implicit information in a text and the source to reveal this information.The lexieal repetition often shows the core information of a text,and at the same time connects and integrates the text conten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lexical repetition expresses the theme of a text and integrates the implicit information in it. Key words:lexical repetition;theme;implicit information;integr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