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探析

来源:九壹网
学校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探析

1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界定

自从1992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被提出来之后,国外很多学者组织机构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做出了界定,本文主要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概念(concept)和定义(definition)。如1994年,美国的“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教育(EFS)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以培养知情的、参与的公民,这种公民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具有科学和社会意识,承诺进行有责任心的个人和合作行动。”

从上诉观点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就是要让每个受教者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所需用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科学合理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能够达到使我们的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和能源经济等来达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即可持续发展教师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是值得全世界各国人民所倡导和支持的,是一个世界性发展问题。

2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征 2.1 跨学科性

可持续发展教育吸收和利用了很多领域学科的知识,如法律、政治、历史、经济、自然学科、工程学、地理、消费者教育等等,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特点。但是每个学科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专业术语,想要通过一门学科来独立承担起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担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现有的各个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补充和阐释,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各自特色的教学形式来传授本领域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2.2 主动性

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主动学习,并不是消极被动接受知识。同时可持续发展教育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求知者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手段、耐心品质等,重点体现了主体教育的特征。

2.3 人人参与性

目前我国倡导的终身教育是呼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他们目的都是要让每个人都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使每个人都具有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术、态度。同时,可持续发展教育又是全民教育,即它是一个人人都参与的教育,通过教育,使人们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不同层次、当地的、国家的甚至于国际的可持续发展中,最终能够创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显然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到社会各个方向(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历史等不同领域),需用全社会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通过努力,紧紧靠某一个领域的单方面努力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历史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概念的提出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至21世纪初是概念的形成阶段,21世纪初至今是概念的完善阶段。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内涵演进的过程中,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机构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表述,如可持续性的环境教育(EEFS)、可持续性教育(ES)、可持续发展的教育(SDE)、可持续性教育(ES)、可持续性的教育(EFS)等等,虽然名称的表达上面有所差异,但是核心内涵基本是一致的。

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内涵的理解,我们基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策略这三个方面去理解,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由目标层、内容层以及操作层构成的三维一体。具体表现为:首先,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层主要是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价值、目的,主要包括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行为表现等等,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其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层也就是要素层,主要是指可持续发展内容本身,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狭义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最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操作层主要为了说明教育其实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一个工具,在教育内容、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都有特殊规定。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是手段,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可持续内容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所采用的策略有内容策略、组织策略、方法策略和评价策略等等。

4 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 明确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内容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而产生,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还是要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即要理解全人类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要让我们培养的人才树立正确的资源价值观、全球一体化观念、生产观以及资源价值观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在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并具备一些能够解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技能,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我们的学生把自己未来的发展与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以及整个自然环境的发展联系到一起,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

4.2 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师资培训

教师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领头羊,因此,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教师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一方面,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应该可以采取各种不同方式来进行教师可持续发展师资力量方面的培养,如定期召开研讨会、现场会、主题论坛,通过电话或者互联网等来交流各个学校的研究经验,同时要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并在培训中开始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等等;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知识的学习,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师的需求,学校或者有关组织单位应该组建一些高水平培训师资队伍,这个队伍人员可以由专家学者、一線教师以及教研人员组成;课程的设置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可以采用分散研修、集中培训、研讨交流以及考察学习等培训方式;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各个学校、各个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的不同层次水平来确定。在充分挖掘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后,要注重对教师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要让我们的教师能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态度和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反应鲜明的时代特征。当然,通过这种培训的方式,可以触动我们的教师主动去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教育,让我们的教师可持续教育的能力提高,最后能够真正的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者、传播者和推动者。

4.3 加大媒体宣传和政策实施力度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人,通过这种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是要让我们的受教育者能够掌握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能够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态度技能,让我们的受教育者能够清醒的认识自然,能够尊重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尊重地球上面的资源,尊重他人,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最终能够形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推动整个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美好愿望是否能够实现,政府有关政策是实施力度起了关键作用,同时媒体宣传的作用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这两方面的工作是薄弱环节,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重视,还没有发挥它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因此,要想使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够顺利切实的向前推进,除了需要相关政策方针的鼎力支持外,还需要大众媒体肩负起义不容辞的宣传作用。

具体来说,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不能只靠相关政策法规文件,要把这种思想具体落实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同时,学校如果想要全方位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就必须要成立相应的监督体系和评估机制,这就需要坚持并制度化。这一点很关键,因为任何教育都是滞后的,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需要有发展的眼光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4.4 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很多,主要有学科教学、专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可持续发展教育课外活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等等,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校生活各个方面。其中,学科教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可以对学生进行以尊重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价值观的教育,能够为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并投入可持续发展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当前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是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但是我们的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要想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实施可持续反正教育,可以通过独立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来实现,即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领域中选取与主题内容相关,然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有助于我们的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可持续反正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助于对教育成效进行评估。但由于需要安排专

门的时间、地点,需要专任教师,在实施当中会面临许多困难。目前,只有少数国家采用这种方式。

5 结语

概括来说,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系列问题时,我们应以“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为主线,即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念为中心,以关注社会问题、关注文化问题、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经济问题为主线。“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表述,简明而集中地概括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领域。

参考文献

[1] 张力,康宁[主编].中国教育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章新勝[主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 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