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粗拙(zhuō) 凑合(hè) 污秽(huì) 酣然入梦(hān) B.菩萨( bú) 选聘(pìng) 校对(jiào) 苛捐杂税(kē) C.愧怍(zuò) 疙瘩(da) 孤孀(shuāng) 铿锵有力(qiāng) D.震悚(sǔn) 挚痛(chì) 黏性(nián) 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荒辟 取缔 凹凼 言外之意 B.塌败 揩汗 烟瘾 情有可缘 C.霹雳 绔骨 骇破 大庭广众 D.烦躁 骷髅 嗥鸣 潜心贯注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丧失阅读的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更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_____(迷离 迷惘 迷醉)。 (2)万物生长的春天总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带来生机活力,带来无限的_____(幻想 痴想 遐想)。
4.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诗意人生,________要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________要有“书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体验。②书籍不应是任人摆布的装饰品,也不
该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而要成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日用品。③通过阅读,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应对未来。④因为阅读一定是透过纸张的心灵对话、超脱言语的灵魂共鸣。 (1)请给第①句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使之成为一个并列关系。(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中的“一定”的词性是 。(1分) 5.古诗文默写。(10分)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4)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5)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木兰诗 》中“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出自哪两句话: , 。 (7)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8)《木兰诗 》中表现木兰行军神速的句子: , 。 6.名著导读。(3分)
《骆驼祥子》中祥子在曹宅拉车出事,在曹宅帮佣的高妈为祥子的生活出了哪两个主意?从她的主意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二、综和性学习:(7分)
7.七年级某班举行“孝亲敬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下列活
动。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则宣传语(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你认为“孝亲敬老”应具体开展哪些活动?请列举两项(2分) (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这是古籍中有关“孝” 论述,请你结合此句谈谈对“孝”的理解。 (3分) 三、阅读(41分)
(一)阅读课文《老王》的节选,然后完成8-——11题。 (10分)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8.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两个字概括。(2分)
9.第一自然段“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3分) 10.“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2分)
11.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2——16题。 (13分) 母亲的心 丁立梅
那不过是一堆自家晒的霉干菜,自家风干的香肠,还有地里长的花生和蚕豆,晒干的萝卜丝和红薯片……
她努力把这东西搬放到邮局柜台上,一边小心翼翼地寻问,寄这些到国外,要几天才能收到?
这是六月天,外面太阳炎炎,听得见暑气在风中“滋滋”开拆的声音。她赶了不少路,额上的皱纹里,渗着密密的汗珠,皮肤黝黑里泛出一层红来。像新翻开的泥土,质朴着。
这天,到邮局办事的人,特别多。寄快件的,寄包裹的,寄挂号的,一片繁忙。她的问话,很快被淹在一片嘈杂里。她并不气馁,过
一会便小心地问上一句,寄这些到国外,要多少天才收到? 当她得知最快的是航空邮寄,三五天就能收到,但邮寄费用贵。她站着想了会,而后决定,航空邮寄。有好心的人,看看她寄的东西,说,你划不来的,你寄的这些东西,不值钱,你的邮费,能买好几大堆这样的东西呢。
她冲说话的人笑,说,我儿在国外,想吃呢。
却被告之,花生、蚕豆之类的,不可以国际邮寄。她当即愣在那儿,手足无措。她先是请求邮局的工作人员通融一下,就寄这一回,她说。邮局的工作人员跟她解释,不是我们不通融啊,是有规定啊,国际包裹中,这些属违禁品。
她“哦”了声,一下子没了主张,站在那儿,眼望着她那堆土产品出神,低声喃喃,我儿喜欢吃呢,这可怎么办?
有人建议她,给他寄钱去,让他买别的东西吃。又或者,你儿那边有花生蚕豆卖也说不定。
她笑笑,摇头。突然想起什么来,问邮局的工作人员,花生糖可以寄吗?里边答,这个倒可以,只要包装好了。她兴奋起来,那么,五香蚕豆也可以寄了?我会包装得好好的,不会坏掉的。里边的人显然没碰到过寄五香蚕豆的,他们想一想,模糊着答,真空包装的,可以罢。
这样的答复,很是鼓舞她,她连声说谢谢,仿佛别人帮了她很大的忙。她把摊在柜台上的东西,一一收拾好,重新装到蛇皮袋里,背在肩上。她有些歉疚地冲柜台里的人点头,麻烦你们了,我今天不寄
了,等我回家做好花生糖和五香蚕豆,明天再来寄。
她走了,笑着。烈日照在她身上,蛇皮袋扛在她肩上。大街上,人来人往,没有人会留意到,那儿,正走着一个普通的母亲,她用肩扛着,一颗做母亲的心。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3.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她赶了不少路,额上的皱纹里,渗着密密的汗珠,皮肤黝黑里泛出一层红来,像新翻开的泥土,质朴着。
14.下面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她当即愣在那儿,手足无措。
15.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2分)
16.如果把题目改为“邮局里的母亲\"好不好 为什么 (3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14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乙)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①。既灭烛,闻主人媪②隔壁呼其妇日:“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
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选自《国史补》)
(注释)①逆旅:旅店。②媪(ǎo):老妇,指下文“妇”的婆婆。妇:指儿媳。③伏局:认输。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2)但手熟尔( ) (3)既灭烛( ) (4)意思皆所不及( ) 18.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尔安敢轻吾射! (2)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19.从甲文“ ”一句和乙文“ ”一句中可以看出陈康肃公与王积薪都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2分)
20.甲乙两文画线句在描写方法上有何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四)古诗赏析(4分)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1.请描绘一、二句的晚春景致。(2分)
22.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赏析。(2分)
四、写作(内容:45分+书写:5分共50分) 23.请你以《你是我的阳光》为题目,写作文。
作文要求:要有真情实感,突出细节描写,字数在600字以上。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考试答案 积累运用。(23分)
1、C 2、D 3、迷惘 遐想4、既···又··· ; 副词5.(1)明月来相照 (2)散入春风满洛城 (3)故园东望路漫漫 (4)凭君传语报平安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7)即更刮目相待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答:这两个主意是:放小型高利贷、起会(即小型集资互相)。 从这些手段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精明泼辣、有头脑、有手段的人。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1)孝亲敬老 立德树人 (2)讲孝心故事 办孝心板报 (3)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所谓的“孝”,就是尊重,关爱我们的父母,好好学习,好好做人,让父母放心,开心。
三、阅读一(10分)8.苦善。
9、“镶嵌”本意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此处充分(夸张)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
10、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11、①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
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②“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三、阅读二(13分)
12、一位母亲到邮局给远在国外的儿子寄送土产品,因不符合规定,将蛇皮袋扛回家,明天再邮寄的故事
13、泛”\"是因赶路劳累而让黝黑的皮肤透出了红色,表明母亲因给远在国外的儿子邮寄东西而不辞劳苦,表现了对儿子深切的关爱。 14、神态描写,“愣”是因为听到花生、蚕豆之类的不可以国际邮寄的消息而感到吃惊,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15、母亲扛的是对远在国外的儿子的牵挂和关爱。
16、示例:不好。“邮局里的母亲”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文章还写了母亲离开邮局的情节。作者借母亲在邮局给远在国外的儿子寄送土产品的故事,赞颂了真挚而浓郁的母爱。若改为“邮局里的母亲\"显得平淡无奇,也表达不出如此丰富的内涵。 三、阅读三(14分)
17.放下 只,只是 已经 比得上,赶得上。
18.(1)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呢! (2)美好的夜晚难以排遣,可以下一局棋吗
19.公亦以此自矜 自谓天下无敌
20.甲文画线句正面描写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态度以及高超的技术。乙文画线句写王积薪复势后,觉得自
己比不上媪妇。从侧面烘托了媪妇棋艺的高超。
三、阅读四(4分) 21、略(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