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的心理变化,感受广袤深远的母爱。【预习导航】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学会看病》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赶快读读吧。【预习达标】1、看拼音,写词语。jiān(艰tuō(拖沓
sè涩
)tà)
zhuì(坠
yī(依
入rù)kào靠
)
tǎn(忐
dié
tè忑
bù不
安bù
ān)xiū)
课时:一课时备课人:
dié
(喋喋不休
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填词语)。(1)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2)照图上画的样子寻找好。本文是说照样子做。
1(忐忑不安)(按图索骥)
(3)说话没完没了。
(4)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1、欣赏歌曲《懂你》。
(喋喋不休)(雪上加霜)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是送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2、叙说“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习课文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者你亲身体会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3、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二、阅读课文,读懂“母爱”1、一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2)初步感知内容,并画出不明白的问题。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2、二读课文。
(1)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2)把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变化并完成填空。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23、深入理解感悟。
(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会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2)“时间是艰涩的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母亲为什么感到时间在“艰涩地流动”?你从她的“忐忑不安”中体会到了什么?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从这感受到母亲的爱子真情。(3)“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这是为什么?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4)“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你觉得这位母亲冷漠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冷漠,她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三、联系实际,赞扬“母爱”
1、文中的母亲面对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
2、每个人从母亲那感受到母爱是不一样,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小组交流,共享。
四、课堂小结
“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她!
3【布置作业】1、完成本课学评。
2、课后设计一张爱心卡,表达对父母的感谢之情。【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母亲学会放手
母爱
儿子学会独立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