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消瘀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九壹网
・10・(总250) 中医正骨2009年4月第21卷第4期 消瘀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林松青,彭力平 (广东省深.-t)l市福田区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4) 摘要 目的:探讨消瘀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消瘀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 080例(治疗组), 并与双柏散外敷治疗的596例(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 63.0439,P<0.05)。结论:消瘀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 中药疗法消瘀散 The research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Xiaoyu Powder on acute soft tissue injuries LIN Song—qig .n 雎ⅣG Li—ping e Second TCM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034,Guangdo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Xiaoyu Powder on acute soft tissue injuries.Methods:10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oft tissue injuries we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Xiaoyu Powder(experimental group),while 5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oft tissue injuries we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Shuangbai Powder(control group).Results:There had sta— tistieal difference on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x :63.043 9,P<0.05),the experimentla group surpassed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Xiaoyu Powder has distinguished therapeutic effect on acute soft tissue injuries. Key words Soft tissue injuries,DRUG THERAPY(TCD),Xiaoyu Powder 消瘀散是我院骨伤科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和临床 1.3纳入标准断标准者。 年龄为18~60岁,诊断符合上述诊 经验拟定的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散剂(协 定处方)。2004年以来,我们使用消瘀散治疗急性软 组织损伤患者1 080例,并与使用双柏散治疗的596 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急性软组织损伤诊断标准 者;②不属于药物作用范围者;③有明显兼夹证或合并 症者;④哺乳期、妊娠期或准备妊娠的妇女;⑤过敏体 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⑥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内分 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及精神病患者;⑦病情危 重、难以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确切评价者。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见表1、表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 别、来源、病情、中医分型、受伤部位分布方面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治疗组 以消瘀散外敷。消瘀散药物组成:大 黄、姜黄、香附、当归、蒲公英、薄荷等10味中药。制 法:共研细末,过筛80~100目。用法:取药粉加水、 食用米醋、酒、蜂蜜适量,调成膏状,敷在损伤处,厚度 1.2诊断标准①有明显的外伤史,疼痛剧烈,局部 迅速肿胀,肢体活动障碍;②伤处压痛明显,可出现局 部青紫瘀斑,严重者可出现皮下血肿,波动征阳性;③ 损伤后3 d内;④x线检查排除骨折、脱位及骨病等。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中医正骨2009年4月第21卷第4期 0.5 cm,药膏面积比肿胀面积略大,用专用胶纸敷盖, 必要时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2.2对照组以双柏散外敷d双柏散药物组成:侧 柏叶、大黄各2份,黄柏薄荷、泽兰各1份。制法、用 法与消瘀散相同。 2.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学 软件,两组疗效的比较采用行平均得分差检验,检验 水准 =0.05。 3 结果 3.1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 制定。综合疗效指数=[(治疗前主症积分一治 疗后主症积分)/治疗前主症积分]×100%。痊愈:疗 效指数=100%;显效:70%≤疗效指数<100%;有效: 30%≤疗效指数<70%;无效:疗效指数<30%。 3.2疗效评定结果治疗5 d后评定疗效;不足5 d 即痊愈者停止用药,并评定疗效。两组疗效评定结果 见表3。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 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63.043 9,P<0.05)。 治疗组有9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与药物接触处皮 肤轻度发红,停药后即消失。 表3消瘀散、双柏散治疗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4讨论 中药外治法在骨伤科的瘀痛证、痹证、骨折筋伤、 关节炎等方面应用广泛。急性软组织损伤为骨伤临 床常见病,外治方药较多,大多疗效显著。 外用药物切近皮肤,通彻于肌肉纹理之中,将药 味透人皮肤以至肌肉纹理而直达经络,传人脏腑,以 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 』。吴 尚先在《理论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以异者源耳,医理药性无二, 而法则神奇变幻”“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 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 所以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者,此也”“使药 性从毛孑L而人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 散之,较服药尤有力”。 皮肤作为一个给药人口,活血化瘀等中药局部给 药后通过皮肤转运,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产生药 效,使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得到改善,促进了局部组织的 新陈代谢,同时药物可被皮肤毛细血管网吸收,进入血 液循环又对全身发生作用。而内治药物要经消化、吸 收、转运等环节对药物降解和肝脏首过效应,易出现血 药峰谷现象,个体差异性大,常不能达理想疗效,而且 不良反应较多。良好的局部治疗效果,最小的副作用, 使中药外治疗法占据了骨伤科的重要位置。 消瘀散主治急性软组织损伤(血瘀证)。方中大 黄为君,能凉血解毒、活血通经;姜黄、香附、当归为 臣,行气活血止痛;佐以蒲公英清瘀中之热;配以薄荷 清凉走表为使。诸药相伍,共奏行气活血、消瘀止痛 之功,并能有效防治瘀血化热。现代药理研究证 实_3j,当归具有止血、活血功能,大黄、香附、薄荷具有 抗炎功能,姜黄、香附、当归、薄荷具有镇痛作用。诸 药共伍能起到气血通、疼痛止、肿胀消的治疗效果。 彭力平等 通过实验观察消瘀散局部外敷对急性软 组织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发现消瘀散外用治疗 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能明显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其血 液流变性,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双柏散主要由大黄、侧柏叶、泽兰、黄柏、薄荷组 成,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功。广泛应用于治疗急 性软组织损伤、褥疮、急腹症、慢性盆腔炎、内科急症 痛症、输液后渗出等病症 J。 消瘀散与双柏散都以大黄为君药,均有活血化 瘀、消肿止痛之功。但消瘀散方中有姜黄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香附等药行气止痛,故行气止痛之功尤佳。 而双柏散行气止痛之功稍逊。另外双柏散由于药物 性状原因,加工为粉后颗粒较粗,容易影响吸收和皮 肤感觉。 本研究发现,与双柏散相比,消瘀散治疗急性软 组织损伤疗效更优,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无明显皮 肤刺激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5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02:343—345. [2] 田绮俊.夕 用中药防治胫骨应力损伤的实验研究[J].成 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4):29—30. [3] 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1998:67—244. [4]彭力平,孙德毅,林松青,等.消瘀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 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 (5):17—18. [5] 魏刚.双柏散}I伍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报,1998,15(增刊):60—62. (2008—08—09收稿2008—12—05修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