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高考要求,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确立,不论新课标背景下的大纲细则作多大调整,考试的性质始终不变——“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既然是担负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任,那么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便是理所当然的。广大考生若想在高考中获胜,文言文阅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它得失分都很容易,最能体现语文功底。基于这一特点,结合几次模考篇目,对该考点的复习再作简要方法提示。
一、 明确考点要求,训练便可有据可循
(一)《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相关要求
2011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力层级为B(理解)和C(分析综合)。其中理解级层具体内容为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包含教材中经常使用并明确要求掌握的实词,也包括平时不注意或者尚未直接使用,但在经典名篇中却出现频率极高的实词。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和文言文的固定句式;“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各种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因前面的三点能力在第4点中都能予以体现,故在此仅就该点作具体分析。
(二)从模考题中探寻应试方法
1、二模文言阅读篇也是2009年海宁卷高考真题,其中第7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参考译文: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军交战,从傍晚直到天
明,尸体塞满街面,无法通行。
评分参考:关键词“勒”“接战”“行”。
实际处理得分点:“勒”“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填”各一分。 2、三模文言阅读篇第7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今若引退,必为所乘,我军未集,更闻贼胜,即不战而自溃也。 (2)庄宗闻之耸听,曰:“微公几失计。”
译文:(1)现在如果带兵后退,一定会被敌军追击,我方军队还没有
集结,加上听说敌军胜势,就会不战而自己溃败。
(2)庄宗听了很是震动,说:“如果没有您,几乎计谋错误。” 得分参考:(1)“引退”“为所”“乘”“溃”各一分,语意通顺2分 (2)“耸”通假“竦”,“微”各一分,语意通顺2分
3、四模文言阅读篇第7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译文:孙策新近吞并江东,诛杀的都是能得到别人死心效力的英雄豪
杰。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并” “死”“力”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
分。
实际处理得分点:“所诛”所字结构、“ 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定
语后置、“并”、 “死”“力”。
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中,“理解”指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翻译”指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文中”指试卷所给文章的特指语境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信息都在“理解”范围内。简单地说,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理解。翻译时,要根据赋分判断得分点,在统观全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内容,字斟句酌,确切地译出词义,以直译为主,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考生同时须注意,评分参考中对译出全句大意与译出关键词分别作出了要求,并各赋予一定的分值。这一规定是在暗示,如果不能直译每个字词,能译出大意也会给一定的分数。广大考生在实际做题时,完全可以根据每句包含的短句数来确定得分点的分布,基本上每个短句都会有得分点,翻译时要有意识地去找出短句里包含的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文言固定句式、特殊文言句式等得分点。 二、强化基础知识,培养迁移技能
高考文言篇目都选自课外,这就引导广大考生在扎实复习课本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向课外迁移,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作品。迁移是将已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新情境中,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学习文言文的最高目标就是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读懂教材以外的作品。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要背诵一定量的文言文篇目外,还要掌握文言文阅读迁移的规律和方法,以此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1、背诵积累。学习文言文不能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学习的第一要领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方法就是背诵。想要从容应对高考,需要背诵的篇目不仅是《考纲》要求的初中50篇、高中14篇中包括的文言文,而且要认真回顾并积累教学过程中曾经花费大量精力的重点篇目;背诵的内容不仅是原文,还涉及到与之相对应的注释,字、词、句式都必须了然于心。有精力的同学甚至可以找来《史记》选修教材回顾,里面的不少篇目历来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头戏,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等等。
2、梳理知识。把课内学到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课外就必须对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进行梳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和方法,同时努力在实践中运用它,学会迁移,才能较好地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3、多做课外阅读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如果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是很难形成迁移能力的。即使在课堂上把文言文学懂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如果不经常做题加以巩固,也容易退步。而必须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使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久而久之,文言文的迁移阅读能力
才能真正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