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知识
保健知识:
健康的口腔应具备以下要素:没有任何疼痛和不适;具有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给“口腔健康的标准”下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
一、口腔卫生的基础保健(一级预防)是:保持口腔清洁,尽量在每次进食后刷牙或漱口、正确使用牙线;维持正确而均衡的饮食习惯;不要养成偏侧咀嚼习惯;定期到医院检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正确的刷牙方法和科学地护理口腔,才能保障口腔健康。 习惯使用的拉锯式横刷法易损伤牙体、牙周组织,而且刷毛不易伸入牙间隙,因此清洁效果不佳。保健牙刷的基本要求:小头、圆头、磨毛、软毛;牙刷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刷毛变硬、变毛应及时更换,不可用开水泡软牙刷。当然定期到医院检查是最好的预防保健方法。有牙龈出血就提醒您可能有牙龈炎,这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需要洁牙治疗;发现蛀洞应及时充填,如果去utong加深,发展到牙髓炎或根尖炎则需根管治疗。
正确刷牙方法应该是:
刷牙的位置:刷毛与牙长轴成45度,将刷毛放到牙与牙龈交界处,使刷毛的一部分覆盖牙龈。
刷牙的力量:刷牙动作要轻柔,不要使用过大的力量。
刷牙的顺序:刷牙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按区域小范围移动,确保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及咬合面各个面均要刷到,不能遗漏。
刷牙时间:每次刷牙时间3-5分钟。
刷牙频率:早、中、晚各一次,尤其晚上更重要。一般每半年到正规医院或门诊用专业器械做一次彻底的洁牙
二、口腔健康的二、三级预防: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保存牙齿,维持良好的功能窝沟封闭。对新萌出的恒牙易发生龋病的发育窝沟用特殊材料进行封闭,预防龋病的发生需进行龋洞充填。因为牙齿自身没有再生能力,对已经发生龋病但未发展到牙髓炎或根尖炎的牙齿应在去除龋坏组织、并消毒后用牙科材料充填,避免龋洞加深。 20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十大事件
1.1917年成都华西协合大学正式设立牙科系
1917年美、加基督教会在1909年联合创办成立的成都华西协合大学正式设牙科系,两年后扩建为牙学院,1928年成立牙症医院,同时建成我国第一座牙科大楼。1934年美国纽约州大学决定授予该院毕业生牙医学博士学位,学制七年,至1949年牙科毕业生人数为157人。50年代初,我国对口腔医学教育机构进行了调整,将华西协合大学牙医学院牙医学部改为口腔医学院,1953年改名为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系,1987年又改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2.1929年司徒博主编《齿科医学全书》出版
司徒博主编《齿科医学全书》是我国近代史上国人民间编著的第一部齿科医学全书。 《齿科医学全书》于1929年1月初版,全书共分4集16编,由胎生、组织、解剖、生理、治疗、充填、矫正、细菌、病理、口腔外科、药物、材料、技工、继续与架工等组成。
3.1935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设立牙医专科学校
1935年我国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设立牙医专科学校开始招生,学制三年,该校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牙医学校。该校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牙医学校、校长为黄子濂,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四年。50年代初,我国对口腔医学教育机构进行了调整,将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牙本科及牙专科,先后更改为南京大学医学院牙本科,第二军医大学牙科,第五军医大学牙科,1952年定为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1989年又改为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4.1946年1月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创刊《华大牙医学杂志》 5.1954年口腔医学在我国的形成
1954年中央卫生部与高等教育部共同召开了高等医学会议,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将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划分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三部分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了我国口腔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系统的现代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口腔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口腔医学基本医疗技术,能独立担任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修复工作,并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口腔医师”,取代了旧的牙医学教育计划。口腔医学的建立,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牙医学人才向口腔颌面外科专业转移对于短时间内骤集专业人才,满足口腔颌面战伤救治的需要,直接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口腔颌面外科与整形外科的创立与发展,促进了我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这也成为我国目前口腔医学在国际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6.1965年在广州实施公共饮水加氟
氟化水源是调节低氟区供水系统的氟含量,达到一个适宜的浓度,用来预防龋病,是一种迄今世界上最有效、最经济、最易行的公共卫生措施。1965年我国在广州芳村区作为试点,在自来水内加氟防龋,半年后在全市推广应用。加氟标准平均为0.8ppm,1975年改为0.7ppm,1976~1979年中断加氟。氟化水源10~13年后,15岁以下儿童的龋均由1.9降至1.0,龋均下降为47%,龋患率下降为20%~60%,获得防龋效果。由于出现氟斑牙流行,1983年停止加氟。在自来水停止加氟后五年,据张和光(1989年)对广州市芳村区中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恒牙龋患情况明显加重,发病率由1983年的25%上升为43.4%,龋均数由0.49上升为1.07。全国氟素防龋专题研讨会(1991)建议,要根据我国国情与各地区不同的状况,积极提倡选择有条件的龋病高发区,开展饮水加氟的试点研究,以便总结和提供我国的具体经验。但必须强调,要严格选择,周密调查和充分论证。一旦施行,一定要切实加强科学管理。
7.1989年成立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1989年初我国卫生部决定成立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由卫生部医政司司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口腔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其主要任务,协助卫生部制定全国牙病防治工作和有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划,组织协调全国牙病防治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推荐牙病防治重大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短短的十年之中,指导组确定了我国“2000年人人享有口腔保健规划目标”,开展“爱牙日”活动,推广总结我国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和学校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经验,在我国口腔医学发展中已起着重要作用。1998年随着卫生部机构改带,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任组长。 8.1989年牛东平医师获WHO世川卫生奖
牛东平医师自1976年起在山西运城地区开展平民口腔保健,建立口腔卫生学校为农村培养口腔保健人才,探讨适合我国农村口腔保健的道路。世界卫生组织协委会在1989年第83次会议上决定牛东平为1989年WHO世川卫生奖(4万美元)的获得人,以表彰他在我国农村口腔保健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成为亚州第1位获得此项卫生奖的人,这是我国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一项标志。1989年又在山西运城地区口腔卫生学校建立了WHO口腔卫生合作中心,中心主任牛东平。 9.1989年国家卫生部确定全国“爱牙日”
自1989年起,每年9月20日为中国的“爱牙日”。“爱牙日”是由兰州的白成平发起倡议并走向全国的。白成平17岁在北京协和医院学习牙医。1982年铁道部第一设计院门诊部牙科医师白成平创办《牙齿保健之友》报纸,1987年4月6日,又促进兰州市发起我国有史以来我国第一个“爱牙日”活动。千名儿童合唱刷牙歌,演出了保护牙齿的文艺节目。铁道部兰州设计院门诊部牙科医师白成平以硕大的牙齿、牙刷模型和图片,通俗地向数千名参加者宣传牙齿保健和合理刷牙的知识。第二年4月5日,兰州市如期举行了第二届“爱牙日”,更多的医务人员以通俗的形式向成千上万名儿童和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传。进行了大量的口腔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为在我国推行口腔健康教育作出特殊贡献。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工作会议上白成平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期间,他萌发了将兰州的“爱牙日”推广到全国的念头,于是他向大会发出了“每年在全国开展一次爱牙日活动”的倡议。这一倡议,立刻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赞同和响应。在口腔医学界十五位知名专家的联名呼吁下,1989年国家卫生部确定每年9月20日为“爱牙日”,其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每年这一天,全国将开展广泛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使我国的口腔健康教育走上了有目标、有组织、有监测、有评价的轨道。我国“爱牙日”活动一届比一届更轰轰烈烈,一届比一届更扎扎实实,95北京“口腔健康大世界”、96全国“口腔健康大行动”,97-98全国“牙防新长征”,广大群众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已明显加强,事实已向人们昭示,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口腔健康教育创举,对人们的口
腔健康意识与行为的培养,促进口腔健康有重要作用。我国“爱牙日”活动的确立是我国政府和口腔医学界的一项非常有远见的创举。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白成平医师成为我国大众口腔科学知识普及的先驱者和开创者,是20世纪为我国大众口腔科学知识普及而努力奋斗的杰出人物。
在中国,平均每个孩子有 4.56 颗坏牙,全国牙病防治小组主任张博学教授说,根据第
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的恒牙患龋率为 49.88%,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 76.55%。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仅次于癌症、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顽疾。 今年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口腔健康促进--面向西部,面向儿童。
宣传口号是:健康的牙齿能伴随您终生;爱牙健齿强身;定期检查口腔,早期治疗口腔疾病;早晚刷牙,维护口腔健康;科学用氟,预防龋病;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有益口腔健康;坚持使用含氟牙膏,正确使用含氟牙膏;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
今年是第十九个全国爱牙日。通过十几年全国爱牙日活动的宣传,我国人民口腔健康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口腔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今年我们将启动以推动西部地区口腔健康促进和口腔医学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西部行”活动和全国“口腔健康促进月”活动,并围绕活动主题,制作宣传材料,在活动开展之前下发到活动目标地区。另外,为了澄清目前对使用含氟牙膏的疑虑,科学地帮助大众正确地认识和使用含氟牙膏,说明含氟牙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今年全国爱牙日着重宣传正确使用含氟牙膏的理念。 回忆爱牙日历届主题
1989年:人人刷牙,早晚刷牙,正确刷牙,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 1990年:爱牙健齿强身 1991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
1992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1993年:天天刷牙,定期检查 1994年: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 1995年:适量用氟,预防龋齿
1996年: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口腔健康
1997年:爱牙健齿强身,预防龋病。牙周疾病,健康的牙齿伴你一生 1998年:健康的牙齿,美好的微笑 1999年: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2000年:善待牙齿
2001年:吸烟与口腔健康
2002年:预防牙周疾病,维护口腔健康 2003年:有效刷牙,预防牙周疾病 2004年: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 2005年:孕妇口腔保健 2006年:婴幼儿口腔保健
10.1996年成立中华口腔医学会
我国医学工作者于1915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1952年中华医学会正式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1996年经国家卫生部审批和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成为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最高学术性群众团体,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卫生部双重领导。主要开展的工作有,编辑出版学术期刊,通过召开各种学术会议为会员和其它医学卫生人员提供交流,现任会长张震康,副会长邱蔚六、周学东、马轩祥、樊明文、栾文民,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将为促进我国口腔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口腔医学学科的发展,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的领导下相继成立了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材料、牙周病学、口腔病理、口腔预防医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等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组织的各种学术会议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我国口腔专业人员提供了交流口腔医学科技成果和提高专业技术的机会。 口腔保健小常识
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体最易得的疾病之一。引起口腔疾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口腔中的天然菌系受到破坏以及人体口腔中防御机制缺陷所至。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即龋病和牙周炎。了解一些口腔保健小知识,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远离牙病困扰。 龋病是什么
1)所谓的龋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日常饮食中的糖份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发生较为复杂的代谢活动,在各种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停留在牙齿表面,侵蚀牙齿产生龋齿。
2)如何发现龋病?
龋病的初期,病人主要对过冷过热的饮食产生酸痛感,当细菌继续侵蚀,则会发展为牙痛,往往感觉为半边脸颊疼痛。 3)龋病的治疗
·服用止痛剂,对症治疗,遏制疼痛。 ·请专业的医生诊治,对因治疗。 口腔保健小常识
1.在餐后及睡前自主洁牙。
3.柔软精致的食物牙菌斑的形成较快。 4.牙菌斑是牙周病和龃齿的元凶。
5.牙结石无法以刷牙、使用牙线等方法清除,必须定时找牙医师接受处理。 6.牙由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和牙髓构成。
7.切牙有切割食物的作用,尖牙可撕裂食物、磨牙可磨碎食物。
8.预防口腔疾病,咨询合格牙医师、定期检查、做好口腔清洁、均衡饮食,齿面裂沟封剂、涂氟都是好方法。
9.龃齿如果侵蚀到牙齿结构的牙本质,就会有疼痛感觉,当龋齿破坏至牙髓时极为疼痛。 10.小头软毛牙刷比较容易刷到后牙及舌侧。
11.养成正确使用牙刷牙线习惯,彻底清除牙菌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以防止龃齿及牙
周病。
14.分叉的刷毛不易清洁到牙齿与牙龈的交接处,最好定期更换牙刷。 15.刷牙最好的时机是餐后和睡前。
16.人的一生乳牙有20颗,恒牙有32颗。
17.洁牙333是1.三餐饭后要刷牙2.吃完东西三分钟内要刷牙3.每次刷牙至少3分钟以上。18.含氟漱口水约可降47﹪蛀牙率,涂氟约可降30﹪蛀牙率。 新生儿口腔保健
当新生儿娩出之后,在开始呼吸之前,应迅速清理口、咽、鼻等处的黏液或血液,防止其吸入呼吸道引起感染。方法多采用纱布裹住小指伸入口内,轻轻擦吸;或用耳科之洗耳球的尖端插入鼻内,吸出黏液;或用去掉针头的头皮针导管接注射器抽吸。做上述处理时动作务必要轻,因新生儿皮肤稚嫩,稍有不慎致皮肤破溃,可引发全身感染。 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水煎拭口并少许内服,具有良好的清洁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皮肤黏膜及胃肠道感染。如黄连煎水拭口并内服少许;银花甘草液拭口,并内服少许黄连煎汁,以清脏腑之毒,防止胎毒遗患。
新生儿时期,由于哺乳或溢奶的缘故,小儿的口颊内或舌上常有残留的奶块。有些家长喜欢 用纱布蘸水去擦,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稍不留意,粗糙的纱布就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口腔黏膜,严重者会引起口腔感染甚至败血症。遇有这种情况时,可给小儿喝少许温开水,奶块即可被冲去。
如果发现孩子口腔有一些白色类似奶块的膜状物,用上述方法又冲不去,且孩子烦躁,
吃奶时哭闹,口气热,流涎,甚至有低热等症状,这有可能是被霉菌感染而引发的鹅口疮。遇有这种情况时,也千万别用纱布擦,可用棉签蘸龙胆紫涂口,每日1~2次;也可将制霉菌素药片压成粉末状,用白开水化为乳悬液涂口,每日5~6次;还可用野蔷薇花、鲜藿香、鲜竹叶等适量煎水涂口,每日3~4次,均可很快奏效。涂口时应注意不要在喂奶后立即进行,以免引起孩子恶心呕吐。 选择题要点:
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只达到牙齿没有疾病的状态,而整个口腔还有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具有神经感觉,参与表情的功能,口腔实际上是从事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官。因此现代口腔保健新概念是:拥有洁白美丽的牙齿,口气清新,口腔运动、神经等系统功能,都处于正常状态。 2.牙釉质为半透明高度钙化的白色硬组织,没有神经。牙釉质下面的牙本质小管内有神经纤维,对外界机械、温度和化学刺激有明显的反应,一般外界刺激直接刺激牙本质的神经末梢,然后将感觉通过牙槽神经分支传递至中枢。 4.在人体生理功能研究中,发现口腔颞下颌关节在白天是全身运动最频繁的关节。颞下颌关节,是位于耳前的一个小关节,它将下颌骨与颅骨连接起来,正是这个关节使下颌得以进行运动和行使功能,是人体中唯一不受外伤即可脱位,而脱位时关节囊又不撕裂的关节。医学中叙述的颞下颌关节,可能需要更直观的了解。请做个动作:双手掌紧贴在脸面部,连续3次做张口闭口的动作,指头和手掌之间感觉到的关节运动就是口腔颞下颌关节。双手掌继续紧贴在脸面部,接下来做1次咬紧牙关的动作,也会感到颞下颌关节在运动。
5.拔牙引发的后果:出现牙缝;破坏牙槽骨;出现菌血症;牙齿健康进入恶性循环──咬合牙功能丧失,镶牙时破坏邻牙,假牙加重邻牙负担,假牙还会造成进食时塞牙,引起口臭。 6.选择刷毛粗硬的牙刷,或含有尖锐低档摩擦剂的牙膏,或习惯采用横刷法,久而久之,摩擦的结果,会造成牙釉质或牙龈损伤,形成牙颈部楔状缺损和牙龈萎缩,暴露出牙本质或牙根,引起牙齿疼痛,甚至引起牙齿松动。另外,刷牙时间不足3分钟,就不能有效的清洁口腔、去除牙菌斑。这些都属于无效刷牙。
7.现代口腔预防医学研究表明,磨牙是导致牙齿磨损的主要原因。进食的时候,上下牙之间因为有食物,牙齿磨损轻。“干磨牙或干咬牙”,会使牙齿快速磨损。长期夜间磨牙,会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龈退缩、牙齿移位、牙齿松动,缩短牙齿的寿命。引起磨牙最常见的原因是神经情绪紧张。一般人在激动,尤其是生气或用力时,会不由自主出现面部表情紧张,或干咬牙的动作,或在梦中出现磨牙。因此积极预防磨牙,降低磨牙的力度,减轻牙齿磨损,对保持口腔健康很有必要。另外,使用含劣质摩擦剂的牙膏,横刷牙,都会造成牙齿磨损。 8.牙膏是由洁净剂、摩擦剂、胶粘剂、芳香剂、水等基本成分组成,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比例、具有某种功效的物质,如氟化物、天然植物、中草药、药物等,达到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牙菌斑形成、增强局部抗病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作用,称为功效牙膏。其保健功能取决于所含的功效成分是否高效、有效成分是否科学配比、特定的有效成分是否是人体容易吸收的天然物质,有效成分产生的功效是否符合口腔自然的生理和节律。 9.成年人一般连智齿在内共有32颗恒牙,其中第三磨牙,也称智齿,在17—21岁时才长出。婴儿乳牙6至7个月时从牙龈长出,到2至3岁时长齐,共有20颗乳牙;到6至7岁时,乳牙逐次脱落,恒牙开始长出第一磨牙(六龄牙)。孩子到12岁乳牙才完全脱落。
10.牙膏中一般可使用4种不同的磨擦剂,分别是碳酸钙、氢氧化铝、磷酸二氢钙和二氧化硅。其中碳酸钙为多边尖锐粒子,磨擦5万次铜片,损失量最大;而二氧化硅为软性球状粒子,比较昂贵,磨擦5万次铜片损失量只有碳酸钙的八分之一,是保健功效最佳的磨擦剂。 11.玉洁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广谱抗菌消炎剂,抑制口腔中常见的细菌生长,抑菌
时间可长达48小时。天然芦荟提取物在抗菌的同时,有很强的愈合伤口,促进细胞组织再生等消炎功效。天然熏衣草精华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同时通过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除。 氟化物产生的游离氟,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另外氟化物能阻碍细菌在牙面上粘附。
12.龋齿是指细菌在牙齿表面粘附和生长繁殖并产酸,使牙釉质遭到破坏的一种疾病。天然芦荟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玉洁纯是目前用于牙膏最先进的高效广谱抗菌消炎剂,是高效抗菌、抑菌的成分。二氧化硅能有效的去除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而牙釉质不会被磨损。游离氟使牙釉质的耐酸性更强,同时可直接抑制酸的形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含高效抗菌、抑菌成分和二氧化硅加游离氟的“三维”体系是高效防龋齿的成分。
13.天然芦荟提取物在抗菌的同时,能促进细胞组织再生,愈合伤口,调理和改善口腔内环境和免疫功能。
14.口腔具有日夜生理节律,白天口腔生理状况表现为:不断进食、说话;酸碱度不稳定;唾液腺分泌旺盛;下颌关节运动频繁,很容易疲劳。夜晚口腔生理状况表现为:停止进食、说话;唾液腺分泌减少;下颌关节需要放松和休眠,消除白天产生的疲劳。
15.口腔下颌关节是全身运动最频繁的关节,很容易疲劳,表现为:面部肌肉和下颌关节区不舒服的感觉,有时酸涨,有时隐隐疼痛、有时会感到咀嚼时用不上劲,或运动不协调,自己咬上自己。这种情况类似于我们坐的时间久了以后的感觉,就是与坐这个动作相关的肌肉、关节会感到酸痛、不舒服,站起来时感到不对劲。经常咀嚼硬的食物、梦中磨牙、精神紧张、情绪容易激动等,是引起下颌关节疲劳的重要原因。
15.现代植物研究领域的成果中,表明天然熏衣草精华具有舒缓神经、消除烦躁感觉、缓解肌肉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抗菌消炎的功效。 预防口腔溃疡的四点要求: 第一点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即刻漱口的良好习惯,可用盐开水、生理盐水,也可用药物漱口液,减少口腔细菌,防止因食物残渣加重继发感染。 第二点要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摩擦,少吃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酸醋、姜、葱、咖喱等;少吃炸鸡腿、炸牛排或其他太粗糙太坚硬的食物。
第三点要注意营养搭配,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品,不能偏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笋类(冬笋、毛笋、笋干)、腌制品(咸鱼、咸肉、咸菜)、柿子和蟹类等易引起口腔溃疡加重的食物。
第四点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操劳;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因为情绪因素不但影响神经系统,而且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和营养障碍,情绪不良,精神紧张,所以应该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遇到事情保持平和心态不失为一种减少口腔疡复发的自我保健方法。 口腔知识问答
虫牙是由虫引起的吗?
平常人们所说的“虫牙”即龋齿,龋齿并非因虫蛀而引起的。而是由口腔内一些细菌作用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及糖类产酸,使牙齿脱钙而形成的缺损,故社会上的医学挑“虫牙”的游医纯属招摇撞骗,警惕上当。
牙龈出血 最常见的是牙周炎、牙龈炎,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可以导致牙龈出血。
何为口臭?
口臭的主要原因是口腔不清洁所致,例如长期不刷牙,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的存在,致食物残渣滞留而腐烂发酵。产生出令人讨厌的臭气。此外,喝酒,食用大蒜等有特殊气味的食物也可以导致口臭。
拔牙后多长时间能镶配假牙? 拔牙后的病人总会感到多种不便,因此希望能在较短时间内装好假牙,那么什么时候最适合呢?一般来说病人拔牙后一到一个半月方可镶牙,个别体弱者要两个月左右方可镶牙。
牙齿排列不整齐有哪些坏处?
影响美观;妨碍发育;易患牙病;影响咀嚼消化;妨碍牙及颌骨的正常发育。
舌系带过短的孩子怎么办?
有些儿童口齿不清,有一种原因就是舌系带过短,如果这种情况,可经医院口腔科医生实施舌系带过短延长术,既可获得理想效果,手术最佳年龄是两岁时。
唇裂的孩子多大年龄修复为宜?
如果兔唇只出现在上唇一侧,那么最好在孩子3-6个月进行修复,如果时双侧唇裂就应在6-12个月进行手术。
什么是六龄牙,为什么要保护?
“六龄牙”是孩子六岁左右在乳牙的最后面,上下左右各长出一颗恒牙,医学上称之为第一恒磨牙,因在六岁时萌出,故又称之为“六龄牙”。“六龄牙”是口腔内萌出最早的恒牙,由于其解剖特征,易龋坏。六龄牙如缺失后就影响咀嚼功能,牙颌关系紊乱,也会由于缺失牙失去机械刺激,将影响颌骨发育,另外,由于其承受咬颌力较大,修复后效果较差,故儿童时期对六龄牙咬重点保护。(乳牙在孩子六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两岁半时二十颗乳牙全部萌出)
怎样预防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生?
目前,口腔颌面部癌症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其病员的5年生存率仅在60%左右。这是由于目前癌症的治疗都是一种“癌后治疗”,因此,肿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预防口腔颌面部肿瘤首先要除去病因,消除外来的慢性刺激因素,及时处理残根、残冠、错位牙,磨平锐利的牙尖,去除不良修复体和不良的义齿,以免口腔粘膜经常受到刺激或损伤,从而避免诱发癌肿,特别是舌、颊、牙龈癌。注意口腔卫生,不吃过烫和刺激性的食物,定期进行口腔预防保健治疗,戒除烟、酒,在户外曝日或在与有害工业物质接触下工作时,应加强口腔防护措施,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抑郁,保持乐观,这些均有益于肿瘤的预防。 及时处理癌前病损。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癌前病损有口腔扁平苔癣、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盘状红斑狼疮、上皮过度角化、红斑、白斑、先天性角化不良、梅毒、着色性干皮病等。其中以白斑和红斑最常见,白斑的癌变率在5%左右;红斑的癌变率更高,临床上80%的红斑病员病理切片表现为浸润癌或原位癌。还应加强防癌宣传,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的监测。
口腔颌面部癌症有哪些?
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癌最常见,在癌瘤中又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占80%以上。按其发生部位,口腔颌面部癌包括:舌癌、牙龈癌、颊粘膜癌、腭癌、口底癌、唇癌、皮肤癌、上颌窦癌、中央性颌骨癌等。其中舌癌最常见,其次为牙龈癌及颊粘膜癌。由于癌发生部位及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也不一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