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研究
樊国宏
(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中学)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应该注重实验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但是当下不少教师并不十分
重视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时间不足、仪器设备落后、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能为诸位初中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北师大版;问题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的精神、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大大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时间不足
实验探究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但是物理课每周只有
知道怎样减少实验误差。伴随着实验进程的展开,学生渐渐感受到了实验探究的乐趣,今后就会更加配合实验教学活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间不足、仪器设备有限等问题,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这一矛盾。新课改一直强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不仅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同一小组学生可以共用一套仪器设备,避免了因实验器材不足影响实验进度的问题。在讨论交流、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这对于他们今后走上社会与人搞好人际关系也是很有意义的。
“物质的密度”探究实验教学中,我将学生分为4人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组内分配组长、发言人、记录员、观察员等职位,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物质的密度测量这个任务。围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小组内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有时还到其他组去看一看,找一找灵感,借鉴一我时不时在实验室里面走动,对小组探究进行提示,效果非常好。
(三)引入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实验参与兴趣是增强初素,让学生对即将开展的实验探究活动产生兴趣,促使他们在兴我出示了三块体积、表面颜色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请学生区它们的密度不一样。这样一来,“物质的密度”实验顺利导入,学生学习状态非常积极。
实验能力是初中物理课程改革重点强调的内容之一,有关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正在深入开展之中。目前由于各方面主客观因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教师应当清楚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组织高质量的实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刚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2]邹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崔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2~3课时,每节课只有40多分钟,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上面涉及的实验有20多个,如果按照教材内容一一带领学生做实验,教学时
2.仪器设备不足
间是明显不足的。.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相比较于高级中学、大学,初级中学物理实验室建设有待进
一步加强,实验仪器和设备不足,影响了实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普实”验收时留下的,已经不能满足新教材实验教学要求了。
3.学生参与度低
由于教学时间和仪器设备不足,教师不得不压缩实验课程安大多也是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初中时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物久而久之,面对实验,他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不知道如何记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的措施(一)开展探究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以演示性实验为主,学生没有切身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实验能力的提高大打折扣。想要切实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以“物质的密度”实验为例,这是八年级上册第一个实验,也是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实验,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参与实验探究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这个实验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小细节,例如测量工具的准备、天平的调节、实验的顺序、实验数据偏差的处理等。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参与,学生才能关注到这些小细节,才
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高涨,展。在大多数初级中学,实验室里面的物理仪器设备还是“普九”下其他小组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入趣味元排,每学期开展实验教学的次数寥寥无几,即便开展了实验活动,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物质的密度”实验探究之前,理这门学科,从入门阶段他们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动手探究习惯,趣的驱使下全身心投入实验探究。
学生马上来了兴趣,提出通过测量质量区分它们,原理是录实验数据,如何表述实验现象,更加不愿意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分它们。
誗编辑
-109-
李博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