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对企业层面有关技术创新开展的调查发现,企业存在的困难常常集中 在资金、政策、技术和人才几个问题上,而在这几个问题中,政策支持尤为 重要,某种程度上涵盖了其他问题。政府本身其实相当重视对企业技术进 步进行政策扶持,关键在于企业层面所希望和政府层面所给予的政策支持 存在差异,差异使得政策的效应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消除差异将使技术 创新的推进效果更加显著。 一、政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措施 我国与西方国家采取的科技促进举措差别不大,一是加大教育投入, 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为科研技术人员提供高薪、科研设备、 课题等科研条件,促进科研学术交流。二是积极支持工业企业的科学研究, 组织企业参加重大的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提供科研 经费支持。三是提供财税优惠,通过财政拨款和补贴、专项资金、贴息贷款、 税收优惠、加速折旧,鼓励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研发推广。 举措差别不大,差别在于基础不一样,以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来看, 2007年,美国为2.67%,日本为3.44%,德国为2.56%,我国2011年才达到 1.83%。国外大企业几乎都拥有各自的研究所、实验室;并且企业研发机构 所拥有的科研人员,在该国科研人员总数占绝对优势:我国与此还有很大 的差距。到目前为止,世界最具价值100个品牌排行中,没有一家中国制造 企业入选。201 1年国际标准有24807项,中国主导制定的只有103项。我国 口 汤 目前还处在中低端制 技术水平的不同,同术 二、政府与企 技术创新是政J 而无疑义。但必须 角度,对于国家来 约:对于企业来说为 利益的竞争力。两个 企业技术刨新政策与 是不一致的,因为这 推进需要更多关注E 明确目标和途径实f 差异,实现目标可 在国家层面.自我技 途径,企业的创新是 分;就企业而言,实: 必需要自我创新,可 调整、购买设备、市: 到目的。 国家为推动创i 和政策支持外,在实 39 镇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l期 技术创新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果转化、攻关 技术是因为节能环保等社会效益好而替代成本却很 计划、研发投入等科技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地 高.如节能灯、变频空调的推广,都是技术创新企业首 方利益、政绩目标与国家整体创新目标的偏差又使得 当其冲的顾虑所在。单个企业除非技术和品牌达到苹 政策的执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三、企业层面期待的扶持政策 果公司的水平,可以主导市场;大部分国内企业即使 资金实力再强,在市场面前也是弱者,需要等待政府 目前国内外鼓励政策通行的逻辑是,投入越大, 对产品市场的政策保证.产品的导向和不同产品的政 产出越大,对研发投入、资金支持等格外重视,认为投 策支持力度。 入直接关系技术进步的成效。成果的应用转移、扩散 第三,制造、销售环节技术创新的利润保证。产品 与商品化,关系到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但实际上,企 业最迫切的需要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获得利润最 大化。利润最大化需要的支持政策是关于产业结构利 润率、产品市场、技术利润空问,其次才是技术、人才 及成本的考虑。 首先是产业结构利润的平衡。技术创新以制造业 居多,二三产业的利润分配不合理尤其是房地产市 场、金融类市场、商业等行业的过度火爆,利润过高甚 至是暴利,吸引了大量资本,甚至包括产业资本在内, 造成了价格、价值扭曲。况且.三产或者消费经济的发 展依赖一二产业创造的物资富余,只能作为经济的润 滑剂,如果成为GDP的主要贡献力量,那么当人工成 本、固定资产、店面进驻、融资、配送及售后这些成本 随之大幅上升时,原本的薄利多销,微利的制造企业 从而陷入困境。当制造企业的利润环境和资金环境不 好时,技术进步是很难的。 产业结构利润的分配是企业和资金的导向。投资 产业形成的技术资本远不及土地、房屋等资产升值保 值时,不合理利益分配结构必然诱发各种社会资源倾 斜或资本转移,工业升级缺乏资金、技术和资源等方 面的支持,从而使工业竞争力面临巨大障碍。挤占消 费空间,弱化工业升级动力。企业希望的政策环境是 价值合理、二三产业利润分配的合理均衡,制造业尤 其是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高出社会平均利润。 其次是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保障。企业利润的实 现必须通过产品在市场被购买。必须明确技术创新未 必就是国际领先,关键技术的学习、模仿、掌握对于国 家层面也是相当重要的。全球化经济时代,当进口产 品、国际品牌充斥市场时,技术创新后国产产品的市 场如何保障?当新技术出现。新产品是对旧的产品种 类的替代,新产品的市场如何保障,国内光伏产业类 似的遭遇、旧产品市场(资本)力量对此的保守反击, 是企业在创新前不得不权衡考虑的问题。当新产品新 有市场是实现利润的前提.利润产生于生产销售的成 本(包括研发投入)和价格之差,利润能够提高多少? 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并不是一定等于利润提高,技 术创新也包括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创新,有的提高产品 性能和质量,有的节约资源和能源或人力,但未必节 约资源能源和提高质量性能就一致;效率提高、质量 性能提高,成本也会提高。当创新和利润不一致。企业 希望政府对产品市场、对价格有个利益平衡。 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源于利润的追求和市场的 争夺,对企业而言,技术进步是企业获取利润和占有 市场的一种手段和途径:而利润与市场同时是企业的 全部目标所在.实现利润和市场目标有很多方法和冈 素,技术进步是方法之一,企业实施技术进步程度的 动力取决于实现效益目标的综合权衡,具体权衡因素 有技术取得的可行性与成本评估、新产品的市场利润 增幅、新技术下生产成本的降幅、研发成本与技术改 造成本的回收、利润取得的其他途径等等。以上因素 有可能成为企业实施技术进步正面的动力机制.但也 有可能成为技术进步的障碍。 很多技术国外已经成熟,已经占据了市场,但国 内难以引进,只能高价购买设备和部件,成本太高,利 润很低;如果自行研发,没有必要,代价高昂,且激励 不大,因为市场已经被进口产品、低质低价甚至山寨 产品占据。同时又由于国内有个巨大的市场,在新技 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的现代经济环境下 厂家不掌握 关键技术,依靠进口部件从事代工或组装,尽管收入 利润率低,靠产品的巨大销量,也能获取可观的利润, 因此。企业家或将精力全部放在市场销售的占领和竞 争上去,拼到最后价格竞争,微利竞争。跟着市场走, 而不是领着市场走。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利润保证,尤 其是基础制造技术,需要政策在细处一一落实保障。 第四、企业需要国家资金和税收的支持。企业需 要资金的支持额度要达到关键技术研发费用的相当 镇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l期 分量:税收支持要使企业开发核心技术的成果在内外 资源开发和利用市场应该得到大力的扶持,房地产等 市场达到成本上的优势。 服务业、虚拟经济得到合理的对待,回归理性,回归价 国家现有的资金支持如科技三项经费、专项资金 值。逐步改变出口导向,开发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将 项目.目前都实行项目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充数字 资源引导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得资本回流到实业上 的现象。而扶持资金到位,后期的项目验收往往不够 去.在实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让利润引导资本,培 重视和严格。 育技术资本市场.只有资本的力量才可以让技术真正 行业统计的目录还不够细化,尽管属于高新产 壮大。 业,但很可能只是从事装配,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研 2、细化技术创新分类.有的新技术是没有市场 发投入一旦列入考核,尽管有种种审核关系,但都可 的,但关系国力;有的技术是以消耗资源和能源为代 以在数字上做到通过,与事实有出入,导致监测效果 价的,需要区别对待。制定技术升级规划,先要明确产 降低。 品和市场的规划;发展那些技术,就要为之铺垫市场; 现有的政府资金支持除了国家级的重大技术项 淘汰哪些落后产能,就要应对旧有技术范式的反抗, 目,支持额度多的也只有千万元左右,对于某项重大 引导旧的技术资本升级:打压与保护的细节都需要明 的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持只能是锦上添花。 确规划。灵活运用政策导向来引导技术市场,如以政 因为每年分配名额少,相当部分企业对支持项目并不 府的采购和政府消费的导向来引导产品转型。技术创 知情,相反,出现将争取资金支持本身变成了产业的 新本土化.做大做强民族品牌,在关键领域或者重点 现象。税收上的优惠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率优惠, 规划发展领域控制外资产品的市场份额。打造全方位 研发成本加计扣除等力度有限,且相当部分企业利润 的中国制造,掌握全部环节的核心技术,利用国内市 本就不高.所得税的优惠不如合理避税实惠。 场的优势为基础。培育国际品牌。 第五、技术资本安全和技术的保障。现有企业的 3、科技项目和优惠政策。面向全部制造企业,通 技术开发能力还很低,往往认为是资金不足,贷款难, 过现有的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允许企业与市 实际的问题是企业家对待资本的态度和观念还没有 级以上相关部门直接对接。 很好的改变过来,对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观念根深 4、建设创新服务体系,组建战略研究,知识产权, 蒂固。对技术股权和市场渠道股权还没有新城法律保 技术转移、产权交易,情报信息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护的市场机制和信用体系,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企 由政府、企业、高效、行业组织多元主体投入,面向社 业即使陷入资金困境,也是千方百计寻求银行贷款, 会开放.研究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提高创新能 甚至高利贷。宁愿破产也不愿意将控股权(所有权)转 力的高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民族企业走出去, 让他人.不少企业其实技术和产品市场和效益都很 海外设厂或并购.消化吸收,掌握关键技术。尊重人 好。只是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寻求融资合作后却不 才.提高技术人才待遇,改变技术人才与管理人员身 愿意将控制权让出,导致企业倒闭;而其实如果失去 份和待遇的差距。 控股权。蛋糕做大,资产和收益却能获得最大化。 资本只有抱团才强大,只有实力才可以做强科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新城管委会) 技。企业需要国家对其资本的安全提供一种保证,一 种推动,一种产权政策的支持,让企业放心去嫁接。目 前的经济形势,其实是资本的过剩,国家和政府组织 的技术开发及成果要和资本市场密切结合起来,培育 技术市场。 四、政策与需求相统一的建议 企业的需求很现实,政府的扶持政策应该围绕实 际需要,注重细节,注重落实。 1、规范市场的利润分配机制,技术和产业市场、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