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 题号
一 大收缩。( )
力影 响。( )
力量越 大。( )
二 三 四
3、 肌肉力量和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没有关系。( )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五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五》
总分 4、 肌肉收缩的长度‐张力关系是指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对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
2、 肌肉力量主要取决于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 即生理横截面积愈大, 肌肉的
1、 等动收缩指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 肌肉以恒定速度(称等动) 进行的最
5、 体育锻炼时, 如果练习者出现精神不振、 厌倦练习、 有疲劳感, 甚至可能出现肌 肉与骨的损伤, 这是过度训练引起心理和生理上一系列的消极反应。( )
6、 渐增阻力原则、 专门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肌肉力量练习的原则。( )
7、 超负荷原则与渐增阻力原则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但在力量练习中, 更常用渐增阻 力原则。( )
8、 超负荷原则与渐增阻力原则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但在力量练习中, 更常用超负荷 原则。( )
9、 根据肌肉收缩的类型, 力量练习分为等张练习、 等长练习和等动练习。( )
10、 力量练习中, 练习频率高、 肌肉力量增长很快者, 停止练习后消退也快。( )
11、 力量练习中, 练习频率高、 肌肉力量增长很快者, 停止练习后消退较慢。( )
12、 力量练习中, 练习频率低、 训练时间较长、 肌肉力量缓慢增长者, 力量保持的时 间则相对较长。( )
13、 力量练习中, 练习频率低、 训练时间较长、 肌肉力量缓慢增长者, 力量保持的时 间则相对较短。( )
14、 力量练习常用心率来表示练习强度。( )
15、 肌肉以等张收缩的形式进行负重或不负重的动力性抗阻练习, 称为等张性力量练 习或动力性练习。( )
16、 肌肉以等张收缩的形式进行负重或不负重的动力性抗阻练习, 称为等长性力量练 习。( )
17、 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使人体保持某一些特定位置或对抗固定不动的阻力练习, 称为等长性力量练习或静力性练习。( )
18、 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使人体保持某一些特定位置或对抗固定不动的阻力练习, 称为等张性力量练习或静力性练习。( )
19、 等动练习是借助于专门的等动训练器在动力状态下完成练习的方法。( )
20、 等动练习是借助于专门的等动训练器在静力状态下完成练习的方法。( )
21、 负重抗阻练习是增强肌肉力量的基本手段。( )
22、 在力量练习中常用 RM 来表示运动强度, 而不是用心率来加以推测。( )
23、 在进行全身的肌肉练习时, 每隔一天进行练习会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
24、 力量练习的运动处方分为三个阶段: 开始阶段、 慢速增长阶段和保持阶段。( )
25、 肌肉体积的增大主要是由于肌原纤维数量的增多、 增粗而使肌纤维增粗的缘故。( )
26、 肌肉体积的增大主要是由于肌原纤维数量增多的缘故。( )
27、 力量练习中注意事项: 了解力量练习的安全要诀, 为避免受伤要进行准备活动和 放松活动, 在负重时注意完成动作的速度和练习的呼吸, 同时合理安排练习顺序。( )
28、 力量练习对心肺功能的改善不明显, 但有规律的力量练习对身体的组成成分和柔 韧性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 )
29、 力量练习可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
30、 杠铃与哑铃练习法、 体操练习法可用来发展力量。( )
31、 发展胸大肌、 肱三头肌、 三角肌可采用卧推练习。( )
32、 一般来说, 女子通过负重练习可以获得明显的肌肉块。( )
33、 体操练习法是借助自身重量并把四肢作为阻力来发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同样它 还可以提高柔韧性, 这是因为肢体本身的力量就可以使肌肉伸展到最长。( )
34、 柔韧性是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关节的韧带、 肌腱、 肌肉、 皮肤和其 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
35、 关节的活动幅度主要取决于关节本身的结构, 关节的结构不同, 柔韧性也有差别。( )
36、 动力柔韧性是指肌肉、 肌腱、 韧带根据动力性动作需要, 拉伸到解剖学允许的最 大限度范围, 随即利用强有力的弹性回缩力来完成所要完成的动作。( )
37、 静力柔韧性是指肌肉、 肌腱、 韧带根据动力性动作需要, 拉伸到解剖学允许的最 大限度范围, 随即利用强有力的弹性回缩力来完成所要完成的动作。( )
38、 静力柔韧性是指肌肉、 肌腱、 韧带根据动力性动作需要, 拉伸到解剖学允许的最 大限度范围, 随即利用强有力的弹性回缩力来完成所要完成的动作。( )
39、 静力柔韧性是指肌肉、 肌腱、 韧带根据静力性动作的需要, 拉伸到动作所需要的 位置角度, 控制其停留一定时间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
40、 动力柔韧性是指肌肉、 肌腱、 韧带根据静力性动作的需要, 拉伸到动作所需要的 位置角度, 控制其停留一定时间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
41、 在体育锻炼时, 要发展某一关节的柔韧性时, 主要发展控制关节屈、 伸肌的伸展 性及协调能力, 牵拉限制关节活动幅度的对抗肌, 逐渐增加它们的伸展度。( )
42、 肌肉伸展的方法有三种: 即主动和被动的静态伸展法、 主动或被动的弹性伸展法、 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伸展法。( )
43、 主动或被动的静态伸展法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比较流行的伸展肌肉方法, 它是缓慢 地将肌肉、 肌腱、 韧带拉伸到有一定酸、 胀和痛的感觉位置, 并维持此姿势一段时间。( )
44、 主动或被动的弹性伸展法是指有节奏的、 速度较快的、 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 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 )
45、 利用主动动作或被动动作所产生的动量来伸展肌肉, 所用的力量应与被拉伸的关 节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如果大于肌肉组织的可伸展能力, 肌肉就会拉伤。( )
46、 利用主动动作或被动动作所产生的动量来伸展肌肉, 所用的力量应与被拉伸的关 节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如果小于肌肉组织的可伸展能力, 肌肉就会拉伤。( )
47、 人体膝关节之所以能够屈和伸, 是因为在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的收缩能引起膝关 节伸, 而大腿后面的股后肌群收缩则使膝关节屈。为了达到膝关节伸的效果, 股四头肌收缩, 同时股后肌群放松并伸展, 肌肉间的这种协作关系称为协同作用。( )
48、 人体膝关节之所以能够屈和伸, 是因为在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的收缩能引起膝关 节伸, 而大腿后面的股后肌群收缩则使膝关节屈。为了达到膝关节伸的效果, 股四头肌收缩, 同时股后肌群放松并伸展, 肌肉间的这种协作关系称为肌肉收缩关系。( )
49、 肩关节柔韧性练习方法有: 压肩、 吊肩、 转肩等。( )
50、 下肢柔韧性练习方法有: 弓箭步压腿、 后拉腿、 正压腿、 侧压腿等。( )
51、 腰腹部柔韧性练习方法有: 体前屈、 体侧屈、 转体等。( )
52、 体育活动不仅能增进健康, 而且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 )
53、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 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作用, 但对智力影响不大。( )
54、 凡是参加体育运动都能有助人们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
55、 体育运动中的有氧活动更有助于人们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