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手术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12・ 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 2008;25(4) 文章编号:1001—7658(2008)04—0412—02 【医院感染控制】 手术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许瑾 安良 柴军 (西安高新医院,西安710075) 提要 目的对手术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以便做好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有效控制血液传播疾病。方法 于输 血前或手术前抽取静脉血液标本,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因子标志物。结果连续2年共检测7700份患者输血前 或手术前血清,检出273份血清中带有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总阳性率为3.55%。检出HBsAg阳性255份,占 3.31%;检出抗一HCV 16份,占0.21%;检出梅毒抗体阳性2份,占0.03%。结论手术患者群中存在血液传播性 疾病感染,应加强手术过程中隔离预防措施;但本次未检出抗一HIV。 关键词血液传播性疾病;手术患者;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B RESUITS 0lF EXAMINATIoN oF BLooD D SURGICAL PATmNTS XU Jin,AN Liang,CHAI Jun (Xihn Gaoxin Hospital,Xihn 71007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blood of surgical patients in order to control blood—borne diseases effectively and do well at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of medical workers.Methods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coHected before blood transfu— sion or surgery and the markers of blood—borne disease agents were examined.Results The sera of 7700 patients before blood transfusion or surgery were examined,of which 273 had the markel"s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with a totla positive rate of 3.55%.255,16 and 2 samples were posiitve to HBsAg,anti—HCV and antisyphilis antiobdy respectively,with opsitive rates of3.31%,0.21%and 0.03%respectively.Conclusions Blood—borne diseases exist in surgical patients. SO isolation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However,no anti—HIV Was detected in the present blod samples. key words blood—borne ̄sease;surgicalpatient;nosocomial infection 经血液传播疾病是指可以通过血液、血液制品途径传播 血清,检出2"/3份血清中带有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总阳性率 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致病因子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 为3.55%。检出HBsAg阳性255份,占3.31%;检出抗一 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疟疾及 HCV 16份,占0.21%;检出梅毒抗体阳性2份,占0.03%; 成人T细胞白血病毒等。来医院就医的患者,特别是需要进 所有输血前或手术前血清抗一HIV未发现感染者(表1)。 行手术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并非都做血液筛检,对于已经存 在的感染者对医务人员具有职业感染的危险性。为了解手 表1西安高新医院手术患者血液致病因子标志物检测 术患者群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预 防隔离措施,我们对本医院手术患者血液学检测结果进行了 结果 统计分析,为手术室医务人员提供职业防护依据。 科室检测至堕堡查竺 堡塾 竺 —— … 人数HbsAg抗一HCV梅毒抗体抗一HIV科室总计 1方法 选择本医院手术室2005—2006年7867例手术病人,均 于输血前或手术前抽取静脉血,进行HBsAg、抗一HIV和抗 一HCV以及梅毒抗体检测。 HBsAg和抗一HCV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盒为上 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抗一HIV初检、复检均用艾 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双抗原夹心乳胶层析法。梅毒 抗体检测,采用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剧甲苯胺红 加热 血清试验(TRUST)试剂。 3讨论 2 结果 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相关血液检测卜分重要,医务人员 在2年时间内,共检测了7700份患者输血前或手术前 职业感染已经成为医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次调查结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年第25卷第4期 显示,连续2年共检测7700份患者输血前或手术前血清,检 出273份血清中带有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总阳性率为 一・413・ 次性手术衣,套脚、戴双层手套。手术中预防针刺伤,必须 手术后应对器械做简单的处理,尽可能地擦干手术器械 上的血迹,将污染物品泡在2000 mg/L的有效氯溶液中,浸 泡3O~60 min 1 J,再清洗、灭菌;手术间污染的敷料直接放人 谨慎操作,传递器械应规范,以免锐利器械刺伤。 3.55%。此273例血清标志物阳性的病人,将会多次暴露在 少数医务人员面前,极大增加了感染机会。严格筛选手术患 者的血液的检测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输血的安全性,能有 效防止经输血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为避免由输血感染传染性 疾病所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有着 重要意义。 双层黄色塑料袋交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置 。手术床, 物体表面、麻醉机、输液架、脚踏板、地面等先用1000 mg/L 的有效氯擦拭。平车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擦拭,被褥用后送洗 衣中心在隔离病人专用洗衣设备中消毒清洗。 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首要条件 j,预 防经血传播疾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手术室、手术科 室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引起医院感染的各种因素,制订出有效 的防范措施,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需要择期手术的患 参考文献 [1]梁英怡,吴百柱.妊娠合并梅毒的筛查和消毒隔离[J].中华医 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92. [2] 黄连芬.手术室护士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护[J].中华医 院感染学杂志,2005;17(12):1408. (2007—08—24收稿) 者,常规进行相关血清标志物筛查;对急诊手术者,接诊医生 要详细追问病史,阳性者和可疑者做好隔离。手术前做好一 切手术用物准备,包括手术后用物浸泡桶。手术医生和洗手 护士,对阳性病人要倍Dt ̄d,心,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用品和 文章编号:1001—7658(2008)04—0413—02 【医院感染控制】 伤口护理中手卫生的临床意义及其管理 郭春兰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宜昌443003) 关键词伤口护理;手卫生;管理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184 手卫生是指可清除或杀灭手表皮肤微生物的任何方法, 包括洗手、杀菌洗手或外科手杀菌在内的通用术语 】。医护 标准为超标。 2结果 人员执行各项操作前后手卫生作为常规程序,是预防医院感 染的重要措施。据统计,由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病菌所致感染 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约30%,在伤口护理中的护理人员手直 接接触各种不明原因的伤口而污染严重 。因此,在伤口护 理中有效的手卫生既是保护医患双方的有效手段,也是预防 检测结果表明,3O例病人伤口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 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链球菌4例,大肠杆菌6例,变形杆 菌5例,铜绿假单包菌3例,其中2例合并真菌感染。护理 伤口3O人次后手的染菌量均超标,平均菌数为48 cfu/cm 。 伤r-I之间微生物交叉传播的重要方法。为加强医护人员手 卫生管理,我们对换药室采用不定期的方法对3O例感染伤 口的病人进行护理,分别对护理人员操作后未洗手、常规洗 手上几乎都带有病人伤口感染的病原菌。 3O例病人护理后的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洗手,常规洗手 15人次,六步法洗手15人次。常规洗手后,手部平均菌数 手、六步法洗手手部皮肤带菌情况进行了监测和比较。 1方法 下降至14 cfu/cm ,菌数≤10 cfu/cm 的有8人次,合格率为 43.3%。经六步法洗手后,手部平均菌数为3 cfu/cm ,合格 率100%。六步法洗手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洗手法。 3讨论 2007年4月~8月,随机选择3O例病人在首次护理时 取伤口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观察其感染菌种及 耐药菌株。同时对为病人进行处置的护理人员手在操作后 未洗手及常规洗手、六步法洗手进行采样。采样时,用浸有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 在伤口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手既要进行无菌操作,又直 接接触病人的伤口,手部病原菌污染严重。根据我们的监 测,手部污染的菌种与伤口感染的菌种及耐药谱相一致,其 细菌数远远超过了Ⅲ类环境卫生标准。常规洗手后带菌量 指端往返涂擦2次,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头投入 1O 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经充分振荡洗 明显减少,但仍留有很多微生物,超过正常标准,并检出致病 菌,合格率比较低,仅为43.3%。经执行六步法洗手后,手 部带菌量显著下降,合格率达100%,与有关报道相同 J。 说明规范化洗手是保证手卫生效果的关键,能彻底清除手上 脱,取洗脱液进行活菌计数,检测细菌总数,作出结果评价。 结果判定,换药室属于Ⅲ类环境,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为≤10 cfu/cm ,小于此标准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大于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