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因此,“温度计〞这一节课在本章的地位可见一斑。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力争做出一些努力,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净胜、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泼,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不断开展。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根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1 / 5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有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通过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4、教学重点
摄氏温度的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 5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被困火焰山》,提问:视频中师徒四人到达火焰山之后,感觉怎么样?〔学生答复热〕接着追问他们为什么感到热?引出生活中有很多物理冷热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温度
〔二〕自学
学生自制体温计;观察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回忆长度测量的方法,自学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三〕精讲
1、温度
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让学生举例哪些物体温度高,哪些物体温度低
提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物理温度的上下的?〔凭感觉〕
反问凭感觉是否可靠,用实验验证
3 / 5
2、温度计
感觉不可靠,用什么测量温度?引出温度计
介绍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的由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展示自制温度计,了解自制温度计的结构原理
观察实验室温度计结构,比照自制温度计
3、摄氏温度
介绍讲解摄氏度的规定原那么、标准。
练习读温度计读数
让学生练习一些自然界中的温度的读数
4、温度计的使用
回忆比照长度测量,直尺的使用,学习温度计的使用
让学生动手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4 / 5
5、体温计
与实验室温度计比照,让学生自己得出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提问: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
因为体温计有一个缩口
为什么用体温计之前要甩一下?
为了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
五、教学反思
整堂课没有把学案和课堂有效的结合,给学生自学的时间相对较短,讲解的过场太长,缺少对一标准大气压的解释,体温计的使用没有讲解详细,温度计读数估读与不估读的问题解释的不够清楚,在实验前没有进行预实验,导致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实验过程不够流畅。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