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 教学过程:
引入:小明和姑妈2年没见面了,这次姑妈回来,特意给小明买了几件漂亮的衣服.小明听说后很开心,拿起衣服一试,发现都小了一些。小明很遗憾……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 目测比较图片中的对象的长短或大小 提出需要进行“测量” 预设教学目的 认识到测量的重要性,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差异激发学习动机 认识到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测量的重要性 提问:怎样证明你的观点? 展示:鲁班制作木工尺的故事; 讲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史实。 观看多媒体发表评论 长度的单位 介绍米及其他单位,初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长为步感知常见单位的大小 1cm、1dm、1m的部分; 在纸上画出1dm、1cm、1mm的线段。 展示练习题 展示不同单位的换算关系,例题及练习题 完成用单位填空的练习题 记忆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完成单位换算的练习 结合生活常识回答 初步感知m 、dm、cm、mm的大小及关系 练习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初步知道测量长度长度测量的工提问:你们见过哪些可具 用天测量长度的工具? 展示几种工具 提问:请大家用手中的刻度尺测物理书的宽度并记录 展示几个同学的结果 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点评学生的问题,提出刻度尺使用前的观察重点 展示几种错误使用刻度尺的图片 引导学生看书P12图1-2-7 讲解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展示有关刻度尺使用和读数的练习 请两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引入误差的概念 观察 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并记录 的工具 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初步测量,再与老师正确的操作和记录相对讨论各自测量结果的异同 观察、查找自己的不足尤其比,查找不足,引是记录的结果存在很大差起重视。强化对刻度尺使用前的观察异并向老师提出问题 理解零刻度、分度值、量程、能力 初步认识估读 认识刻度尺 提出图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材,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 归纳、理解 完成练习 使用刻度尺 展示一些反例,加强学生对刻度尺使用的正确方法的理解 强化练习,尤其是“读”和“记” 测量、比较两位同学的结果 由不同学生估读值不同提出“误差”的概念,并分析误差的特点及与错误的区别。 误 差 提问:怎样减少误差?思考讨论 误差和错误的何区别? 展示练习: 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分析准确值和估读值 读数、记录、比较、辨别准确值和估读值。 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