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预先危
险性分析表(共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潜在故设障及危备 险 原 因 危险 等级 对 策 措 施 1、定期检查静电接地设施。 2、电气设备、电缆应保证绝缘。 3、电气设备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如防护距离达不到Ⅲ 要求,应加装隔离罩或外罩。 4、常用电气设备应采用漏电保护装。 5、检修时应配备防触电工具,采取相应防触电措施并按检修操作规程进行。 1、检查并维修短路故障。 1、线路短路。 2、过载引起火灾。 火灾 3、设备自身故障导致过热而引起火灾。 4、接地系统不良引起雷电火灾。 Ⅱ 2、门、窗、电缆沟、穿墙洞等处应有防小动物措施。 3、严防过载、过热、接触不良、电缆老化。 4、对电气设备进行经常性检查。 5、定期检查静电接地设施,消防器材完备、好用。 吊出器身检查,可用直流电压,电流表珐侧片间绝缘电阻。 1、接地系统不良。 2、电气设备绝缘损坏。 触电 3、安全防护距离不够。 4、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带电工作。 5.检修时未按规程作业。 电气设备 铁芯片间绝缘损坏 铁芯片局部短路或局部熔毁 铁芯接地片断铁芯片间绝缘老化,有局部缺陷。 Ⅱ 铁芯或铁轭的螺杆绝缘损坏,故障处有金属件将铁芯片短路,片间绝缘Ⅱ 损坏严重,接地方法不正确构成短路。 但电压升高时,内部Ⅱ 可能发生轻微的放电声。 2
吊出器身进行外观检查,可用直流电压、电流表法侧片间绝缘电阻。 吊出器身检查接地片。 变压器 裂 1、铁芯迭片中缺片或多片。 铁芯不正常的响声或噪声 2、铁芯油道内或夹件下面松动。 3、铁芯的紧固零件松动。 4、接入电源的电压偏高 1、由于自然损坏、散热不良或长期过负荷,使匝间绝缘损坏。 2、由于变压器短路或其他故障,线圈受到振动与变形而损伤匝间绝缘。 3、线圈绕制时未发现的缺陷(导线有毛刺,导线焊接不良和导线绝缘不完善等)或线匝排列、换位、线圈压装等不正确使绝缘受到损坏。 由于连接不良或短路,应力使引线断裂;导Ⅱ 线内部焊接不良,匝间短接,使线匝烧断。 1、主绝缘因老化而有破裂、折断等缺陷。 2、绝缘油受潮。 线圈对地击穿 3、线圈内有杂质落入。 Ⅱ 4、过电压的作用。 5、短路时线圈变形损坏。 分接开关触头表面熔结构与装配上存在缺陷,如接触不可靠、弹簧压力Ⅱ 不够,短路时触点过热。 3
用摇表检查有无断裂处。吊出器身做外部检查,测量各部分接头直流电阻。 1、用摇表测线圈对油箱的绝缘电阻。 2、实验油的击穿电压。 3、吊出器身检查。 吊出器身检查,如线圈为△接法,可用电流表检查线圈的相电流或测直流电阻。 1、吊出器身,外观检查。 2、测量直流电阻。 Ⅱ 3、将器身置于空气中,在线圈上加10%~205额定电压做空载实验,如有损坏点则会冒烟(应有防火措施)。 1、补片或抽片,确保铁芯夹紧。 2、将自由端用纸板塞紧压住。 3、检查紧固件并予以紧固。 4、检查接入的一次电压值。 Ⅱ 线圈匝间短路 线圈断线 化与灼伤 分接开关相接触头放电或各分接头放电 分接开关信号回路动作 分接开关跳闸回路动作 绝缘油油质变坏 套管对地击穿 套管间放电 过电压作用,变压器内有Ⅱ 灰尘或受潮。 用摇表检查,吊出器身检查。 继电器中有气体,油面下降;变压器引线端短Ⅱ 路时油面振荡等。 分析气体性质,颜色气味与可燃性等。 油面急剧下降,变压器内有严重故障,产生大Ⅱ 量可燃性气体。 分析气体性质,将油进行简化实验,分析油面急剧下降原因。 油中有气体溶解。 Ⅱ 分析油质。 瓷件表面脏、或有裂纹。 Ⅱ 用摇表检查。 套管间有杂物存在。 Ⅱ 1、变压器过负荷运行,油温过高。 外部检查。 变压器爆炸着火 2、变压器里的绝缘材料如电缆纸、棉纱、布料、木块等在较高温度作Ⅱ 用下发生老化,使绝缘强度降低。 3、变压器油油质差或受潮、进水。 1、严格控制变压器负荷,杜绝超负荷运行。 2、定期检查、更换变压器里的绝缘材料。 3、采用合格的绝缘油,定期分析油品,油质下降时及时更换。 触电 1、接地系统不良。 2、电气设备绝缘损坏。 Ⅲ 1、完善接地设施。 2、电气设备、电缆应保证绝4
3、安全防护距离不够。 4、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带电工作、检修。 缘。 3、电气设备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如防护距离达不到要求,应加装隔离罩或外罩。 4、常用电气设备应采用漏电保护装。 5、检修时应配备防触电工具,采取相应防触电措施并按检修操作规程进行。 1、润滑油要适中。 1、润滑油过多。 2、润滑油的抗氧化积安定性不良。 碳 3、空压机冷却不良,温度偏高。 空压机 空压机系统的爆炸事故 2、使用抗氧化安定性较好的低粘度、深度精制,残炭值低的油品作基础油,并尽量避免有灰添加剂。 3、确保冷却系统正常、有效。 4、选用无油润滑压缩机。 1、彻底清除中冷器内壁铁锈和气缸水夹套里的淤泥等杂质。 2、中冷器挡板采用不锈钢挡板。 3、清除除油器滤层、滤芯积垢,将堵塞严重的除油器滤芯更换新滤芯。 4、气阀采用不锈钢网状气阀。 5、缩短中冷器放水时间,定期切换备机,防止冷凝水在缸体里锈蚀。 6、夏季温度特别高时,尽量提高循环水供水压力,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但水压不能高于中冷器及气缸水套耐压极限。 7、合理调整汽缸余隙。 1、气阀漏气,活塞环或导向环磨损过大。 2、设备锈蚀。 3、设备结垢、积排水。 气4、中冷器热空气走温短路。 度高 5、环境温度。 6、循环冷却水故障或冷却水布置不合理。 7、压缩机汽缸中余隙过大。 Ⅱ 火1、机械冲击。 花2、硬颗粒在运动时放发生的冲击。 5
1、制定严格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进气口设置高效的机械杂质电 3、静电放电。 过滤器。 3、空压机系统设置完善的静电接地。 1、压力调节器操作失误。 压缩空气缓冲罐爆炸 2、卸荷阀管道等零部件出现故障。 3、未配安全阀或安全阀失灵。 4、罐体因局部腐蚀,耐压程度降低。 1、制定严格的工艺操作规程。 2、定期检查卸荷阀管道等零部件,确保其完好正常。 Ⅲ 3、压力调节器、安全阀必须经过正确调整,保证灵活好用。 4、新罐体投用前必须经检测检验合格,定期排污、清扫,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1、选用的管路长度、管径、容器的大小及位置、管路附件等要合适,尽量减少管路弯头的数量,避免急转弯,且弯头的圆孤半径要大,同时要进行固定,避免空间转弯,以求调整气柱固有频率,避免气柱共振,从而缓解机械振动。 2、可在离空气压缩机很近的地方加设缓冲器以衰减压力脉动。 3、在振动比较严重的管路上可安装附加质量一消减器,以改变振动系统的自由度及固有频率值。 4、调整压缩机平衡度。使压缩机主机运转平稳,防止因空压机振动引起管道的振动。 附加疲劳载荷引起的系统爆炸 脉动气流通过管道的弯管、阀门或异径管时,会产生激振力,形成激振动,管道系统就是一个振动系统,在受到激振动作用时,振动系统受到激发就会发生振动,即激起管道系统作机械振动。管道Ⅲ 振动的结果是使管与管之间或管与风包、阀门、冷却器之间的连接部位经受反复的振动应力,使管路系统受到附加疲劳载荷,会出现松动以致开裂现象。 维护和操作不当引起机械故障 1、气缸存水未放出或室温过低等造成的气缸冻裂事故。 2、连杆大头瓦松脱、活塞杆螺帽松脱、活塞丝堵脱落、气阀、螺栓掉入气Ⅲ 1、从振动信号识别、油样分析、温度监测、电流监测等方面及时发现故障,并排除故障。 2、通过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及时发现连杆、活塞杆、十字6
缸从而造成撞缸事故。 1、高处作业平台未设置有效的防护栏杆。 布高处坠袋落 除尘器 粉尘 2、上下平台之间的钢斜梯无防护栏杆。 3、设置的防护栏杆因高温、腐蚀、物体碰撞等损坏。 作业人员未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 1、泵体破裂 泵体泄漏 2、密封轴等处泄漏 3、与管线连接处泄漏 1、入口管线和叶轮堵塞。 2、压头不够。 给泵不上水量 泵 3、泵内有气体。 4、电机反转。 5、介质在泵内汽化。 6、叶轮坏或安装间隙小。 1、泵与电机不同心。 轴承发热 2、润滑油变质或有杂质。 3、冷却水不通或有杂物。 1、安全阀数量不够。 2、安全阀安装位置不妥。 3、安全阀排放量小。 4、安全阀失灵。 7 Ⅲ Ⅱ Ⅱ Ⅱ 头的断裂或裂纹。 1、高处作业平台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 2、上下平台之间的钢斜梯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 3、毁坏的防护栏杆应及时加固,使其符合安全要求。 作业人员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Ⅲ 防护用品,特别是呼吸系统防护用品。 1、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2、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检查入口管线及法兰。 2、改善入口压力。 3、放空排气。 4、修理电机。 5、降温、排气。 6、堵漏。 7、修泵。 1、找正。 Ⅱ 2、更换润滑油。 3、增加水量或处理水线。 1、安全阀应铅直安装,并应装在锅筒(锅壳)、集箱的最高位置。在安全阀和锅筒(锅壳)之间或安全阀和集箱之间,不得装有取用蒸汽的出汽管和阀门。 安全阀2、安全阀与压力容器之间不宜装设截止阀门。 3、新安全阀在安装之前,应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试后,才准安装使用。 4、安全阀定压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且最高定压值不得超过容器设计压力。 5、安全阀排放量大于工艺所需的安全泄放量。 6、对于新安装锅炉的安全阀及检修后的安全阀,都应校验其整定压力和回座压力。 1、压力表精度等级不够。 1、压力表的精度不应低于级。 2、压力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 3、压力表安装前必须经校验合格。 锅 缺陷 炉系统 压力表缺陷 2、压力表极限刻度及表盘直径不符合要求。 3、压力表安装前未校验。 1、点火未成功,使炉膛和烟道积存一定数量的可燃混合物,其后未进行吹扫而再次点火引起爆燃。 2、炉膛已灭火,保护装置未动作,继续投入燃料,引起爆燃。 Ⅲ 1、加强运行管理。 2、加强锅炉设计、制造、安装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察。 3、锅炉定期进行检验,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4、锅炉给水系统应设置高低水位报警装置及给水自动调节器。 5、点火未成功,二次点火前,进行吹扫。 6、锅炉运行中调节好供风量。 炉膛爆炸 3、锅炉长期在低负荷或空气不足的情况下运行,Ⅲ 在灰斗和烟道死区内滞积未燃尽的可燃物,当这些可燃物被突然增大的通风或吹灰所扰动时,也会形成燃爆。 4、由于煤质变化使风煤比例失调,燃料中断和失控,火焰检测器失灵等,8
都可能引起炉膛灭火和爆燃。 1、突然停电且无备用电源时,锅水循环停止,此时应立即关闭锅炉进、出口阀门,打开锅筒上部的泄放管阀门。 2、自来水压力超过锅炉工作压力时,可进行串水降温。接通自来水向锅炉注水,同时打开锅炉泄放管阀门,迅速排出锅水。当锅水温度降至70℃时停止串水降温。若自来水水源无保证时,将系统回水从旁通管引入锅炉,再由排污阀排出,使锅水逐渐冷却。 3、压火降温操作 用拌水煤压火,将炉膛燃煤火床全部压死,厚度为30~50mm。4、自然通风降温打开锅炉门、孔,让空气流通达到降温目的。5、严冬季节自然降温时,严禁锅炉房的门、窗打开而使冷空气直接进人锅炉内,以免造成锅炉受热面金属产生很大的热效力,导致承压部件损坏。 1、突然停电、停泵,锅内水停止循环后被炉膛内大量余热继续加热,产生汽化。2、锅炉结构和燃烧工况不良,造成并联回路之间热偏差,或使锅水流量不均匀,造成汽化。3、水管内严重积垢,或存有杂物,使水循环遭到破坏。4、免点火升温,Ⅲ 后启动热水循环泵的操作,使锅水汽化。 5、锅炉出水主阀未开。6、分水缸或系统内阀门未开。7、管道系统内回水主阀门未开,系统内不能形成回路,锅水达到一定温度后,即产生汽化现象。 产生汽化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