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以横为主笔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横的形态,学会其用笔法。
2、学习长横在字中的运用。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与毛笔执笔法。
【教学重点】:长横在不同位置时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授:
1、揭示课题,明确本课任务。
2、欣赏颜真卿的书法,感受颜体,并回答问题:观察横与横有什么不同。
1
3、学习横的写法。
(1)长横在上部。
观察“可、首”,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横的形态,并画出运笔方向。
(2)长横在中部。
学生观察“七、世”,分析横的形态及写法。
(3)长横在下部。
观察“里、止”,分析横的写法。
4、学习横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长横在例字中的用笔与空间结构特点。
(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可、首、七、世、里、止。
(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
1、展示典型佳作与病例,先由学生点评,再师作小结。
2、学生自评。
2
五、小结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第2课 以竖为主笔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学习竖的用笔方法。
2、了解竖画的重要作用。
3、练习书写带有竖的几个字。
【教学重点】:
竖画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复习横的写法。
2、板书课题:以竖为主笔的独体字。
3、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竖的写法。
3
二、了解竖的基本形态,学写“竖”。
1.出示小黑板,看看不同的竖。
2.认识垂露竖和悬针竖,体会各自形态特点。
3.师范写。
4.生说说运笔特点。
5.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悬针竖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由轻到重。至捺脚处向右渐渐提笔出锋;垂露竖则为藏锋。
6.评议病笔。
7.同样方法学习两竖在一起时的写法。
8.评议学生作品。
9.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注意不要倾斜。
(1)生练写。
(2)互相评议。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4
1.带有“竖”的字。
(1)出示小黑板:甲、州。
(2)观察这2个字的共同特点。
(3)师范写“甲”,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
(4)生练写“甲”。
(5)集体评议。
(6)同样方法生练写“州”。
四、优秀作品展评。
第3课 以撇、捺为主笔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撇与捺的写法(认识形态、掌握笔法、感受神采)。
2、通过学习撇与捺在字中与其他笔画的组合特点提高审美水平,感受汉文字文化的魅力。
3、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
5
撇与捺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竖,大家学得非常好,有谁来回忆一下它的写法。(生书空——师范写——生点评)
今天,我们学习撇与捺,看看这两个笔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授
1、板书:撇、捺。
2、学习用笔。
(1)比较撇与捺,找出不同的特点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你觉得它们书写的快慢一样吗?为什么?
师小结:撇劲健挺拔——行笔快而有力,笔势短促;捺舒展飘逸——行笔缓慢舒展,笔势开张。
3、书空练习三遍。
4、师示范撇与捺的写法。
6
5、学生练习。
三、学习撇与捺在字中与其他笔画的组合特点。
1、学习例字“火”与“文”的写法。
(1)出示“火”字,学生观察撇与捺是怎样组合的?
(2)师小结“火”等字时,斜度不要太大,否则会造成整个字书写的败笔。并出示病字,进行比较。
(3)出示“文”字,学生观察写法。师出示病字进行比较。
(4)师示范。
(5)学生练习。
四、应用练习。
1、同桌讨论,课本中例字里的撇与捺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又是怎样与其它笔画组合搭配的?
2、师小结。
(撇与捺搭配的字较多,为了左右相称,它们都要左右舒展。)
3、师示范难写字“天”的写法。
7
4、学生练写例字。
五位学生上来板书,各写一个字。
5、讲评。
五、小结。
第4课 以竖钩、弧钩为主笔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钩与弧钩”。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竖钩与弧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8
2、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钩与弧钩”的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钩与弧钩”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要有轻重变化。
详细讲解:
下笔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范写。
5、指名说一说竖钩与弧钩分别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钩与弧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9
(三)学习书写带竖钩与弧钩的字。
1、出示范字:东、求、乎、可。
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3、教师演示书写过程。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5课 以斜钩为主笔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斜钩”。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斜钩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斜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
详细讲解:
下笔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
11
5、指名说一说斜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斜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斜钩的字。
1、出示范字:成、氏、哉、民。
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3、演示书写过程。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第6课 瘦长、扁宽形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瘦长、扁宽形独体字的书写要领及它们的外部形态特征与笔画之间的远近疏密关系。
12
2、能在运笔过程中体会折锋。
3、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瘦长、扁宽形独体字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欣赏学生作业。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咱班同学的优秀书法作业,比比谁的眼力最准,能猜出都是谁的作业。
三、点拨难点、突出重点
(一)带有横折或横折钩的字的特点:
1、师:请同学们看字,这两个基本笔画的名字是什么?(横折、横折钩)它们的写法谁还记得?
生和老师一起回忆:教师用毛笔在黑板上用水书写,学生跟着用手指书空,边写边说运笔过程。
2、师:带有横折或横折钩的字其外轮廓的形状常为瘦长或扁宽形的独体字,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类独体字的重点笔画——横折及横折钩的写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13
生观察,师同时板书课题。
师:谁把你观察到的特点说给大家听听?
生展示:
(横折是横画的尾部与竖画的头部拼接而成的,横画的收笔即竖画的起笔。学生若说出横折是由横和竖组成的也可以)
(二)横折及横折钩的写法
预设评价: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横画和竖画的写法,你们能不能根据横画和竖画的写法,试着总结归纳出横折的写法。
生试总结
2、师:哪位同学试着总结一下横折的写法?
生试总结
(横折的写法是先写横画,再写一个折角,然后写竖画,竖画写的时候,要向内倾斜)
横折的写法:1、先左上,再右下按。
2、转笔右行,提笔向上。
3、右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锋。
14
3、师:横折的写法是这样的,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横折钩的写法。现在看看老师给大家的示范好吗,重点看横折钩的钩角处的写法。
教师示范,边写边说重点,生可书空体会。
注:若学生没看清,可再示范一个。
4、学生练习
师:静下心来,用毛笔写1个横折和横折钩。你还可以参照书中的运笔过程写字。
生动笔写。
5、师:谁愿意把你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展示(自评:说说自己哪写得好,哪还有不足,学会欣赏自己)
生评(先说优点,再说不足,学会欣赏别人)
(三)横折和横折钩在字中的不同
1、师:老师看得出同学们书写得非常认真、非常用心,我们刚才学习了横折及横折钩的写法,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在字中的变化。
出示:丹、身、两、目。
师:请同学们观察横折钩在这几个字中书写时有什么不同?
15
生观察并汇报。
2、师:横折钩在字中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这些字的整体形状、结构是不一样的,结构不同决定了横折钩的变化。
3、师:请同学们用毛笔把这几个字写一写,体会一下整个字的写法以及横折钩在字中的变化。
生毛笔练习“丹、身、两、目”。
四、实践练习
1、师:刚才我们写了毛笔字,现在同学们观察书中16页四位书法家的这几个字,(同、内、而、内)横折钩画有什么不同?这几个字的整体形状一样吗?(不一样)
2、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纠正坐姿及执笔姿势。
3、纠偏(教师就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指导,在黑板上示范“同、内、而、内”几个字,强调书写时,竖画要向内倾斜)
4、展评(对书写中注意竖画向内倾斜的学生予以表扬,肯定他们是学习的有心人,只有做有心人,写字才能有长足进步。)
五、课堂小结
第7课 偏斜结构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6
1、掌握偏斜结构的独体字中导致偏斜的那个笔画的形态和位置。
2、了解偏斜笔画与其它笔画之间的搭配组合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写出的偏斜结构的独体字能够达到险中求稳、偏中取正的书写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横折钩的写法。
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3.板书课题:偏斜结构的独体字。
4.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了解偏斜结构的独体字基本形态。
1.出示小黑板,看看这两种偏斜结构有何不同?
2.认识左斜和右斜,体会各自形态特点。
17
3.师范写左斜例字“也”。
4.生说说运笔特点。
5.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评议。
6.同样方法学习右斜字的写法
7.评议学生作品,注意重心平稳。
8.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
生练写.互相评议。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偏左斜的字。
出示小黑板:也、已、九。
观察这几个字的共同特点:都向左偏斜。 师范写“九”,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
生练写“九”
集体评议:运笔方法、间架结构。
18
同样方法生练写“也、已”。
2.偏右斜的字。
出示小黑板:户、乃、夕。
用同样的方法练写这几个字
评议:运笔方法、间架结构。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书写,观察范字,用脑写。
四、优秀作品展评
第8课 综合练习———上下五千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学习书法的目的及手段。
2、掌握“上下五千年”的含义及其单字书写要领与整幅书写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书法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上下五千年”的单字书写与整幅书写方法。
19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习书法的目的是什么吗?
2、背“写字歌”,强调书写双姿。
3、板书课题。
二、出示“上下五千年”。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词的含义。
三、学习书写“上下五千年”。
1、找出“上下五千年”的结构特点:
“上”字呈三角形,以底部长横为主笔,竖画不宜过长,用笔饱满。
“下”字呈倒置三角形,上横为主笔,竖画短促,点面沉实有力。
“五”字呈梯形,上横短,下横长,横向笔画布白均匀。
“千”字首笔为短平撇,横画突出,竖画不宜过长。
“年”字竖画为主笔,一般在长横的中右部穿过。其它笔画不宜过长。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20
四、学习整幅书写“上下五千年”的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书写提示。
2、学生讨论整幅书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小组讨论整幅书写规格。
五、学生练习书写并进行行款练习。
1、学生展示作品。
2、集体评议。
六、教师小结。
学生谈收获。
第9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单人旁的写法。
2、让学生明确单人旁与右边部件的向背关系。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21
单人旁
【教学重点】:
单人旁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写字姿势歌。
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单人旁,板书课题。
二、教学“单人旁”
1、指名读教材中关于单人旁的书写分析。
2、师示范书写并讲解要领。
3、学生在本子上练习书写。然后和例字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三、学习书写带有“单人旁”的字
1、师范写:儒、何、作、伟。
2、学生练习书写这些字,教师巡视辅导。
22
3、检查效果。
4、集体评议。
(1)、小组评选优秀字。
(2)、集体评出最优者。
(3)、最优者谈写字感受与经验。
四、拓展延伸
1、比一比不同书法家写的“单人旁”的字有哪些不同特点。
2、看一看不同时期“人”字的写法。
3、阅读“颜真卿”的资料。
4、试给书中的字补上“单人旁”。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作业:
认真写一写“每日一得”中的字。
23
第10课 双人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双人旁的书写要领。
2、懂得双人旁与右边部件的揖让和向背关系。
3、了解关于文字的历史和著名书法家的知识。
【教学重点】:
双人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单人旁的书写要领。
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双人旁,板书课题。
二、教学“双人旁”
1、指名读教材中关于双人旁的书写分析。
2、师示范书写并讲解要领。
24
3、学生在本子上练习书写。然后和例字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三、学习书写带有“双人旁”的字
1、师范写:彼、行、徒、德。
2、学生练习书写这些字,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书写效果。
4、集体评议。
(1)、小组评选优秀字。
(2)、集体评出最优者。
(3)、最优者谈写字感受与经验。
四、拓展延伸
1、比一比不同书法家写的“双人旁”的字有哪些不同特点?
2、看一看不同时期“徒”字的写法。
3、阅读古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资料。
25
4、试给书中的“徒、彼”补上“双人旁”。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作业:
认真写一写“每日一得”中的字。
第11课【教学目标】:
1、掌握三点水的书写要领。
2、懂得三点水与右边部件的揖让和穿插关系。
3、了解不同书法家笔下的三点水的结构特点。
4、继续了解文字历史和古代著名书法家。
【教学重点】:
三点水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26
三点水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欣赏上节课书写好的作品
二、从扶到放,精讲巧练。
(一)学习书写三点水。
1、指名读书中关于三点水的写法。
2、师范写三点水。
3、学生练习书写。
4、小组欣赏,评议更正。
(二)学写带三点水偏旁的字
1、出示例字:江、洞、漠、浙。
2、指导观察分析,并说出书写要领。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一遍,教师巡视。
5、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字进行集体评议。
27
6、学生再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教师小结。
三、评选。“小小书法家”
1、合作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个小书法家。
2、集体欣赏。
3、欣赏评议——民主选出。
四、拓展延伸
1、比一比不同书法家写的“三点水”的字有哪些不同特点?
2、看一看不同时期“水”字的写法。
3、阅读古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的资料。
4、试给书中的“洞、深、油”补上“三点水”。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12课 竖心旁
28
【教学目标】:
1、掌握竖心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不同书法家笔下的竖心旁的结构特点。
3、继续了解文字历史和古代著名书法家。
【教学重点】:
竖心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三点水的书写要领。
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竖心旁,板书课题。
二、教学“竖心旁”
1、学生自由读教材中关于竖心旁的书写分析。
2、师示范书写并讲解要领。
3、学生在本子上练习书写。然后和例字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29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三、学习书写带有“竖心旁”的字
1、师范写:悟、惟、恪、情。
2、学生练习书写这些字,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书写效果。
4、集体评议。
(1)、小组评选优秀字。
(2)、集体评出最优者。
(3)、最优者谈写字感受与经验。
四、拓展延伸
1、比一比不同书法家写的“竖心旁”的字结构有哪些不同特点?
2、看一看不同时期“心”字的写法。
3、阅读古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简介。
4、试给书中的“惟、恪”补上“竖心旁”。
30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作业:
认真写一写“每日一得”中的字。
第13课【教学目标】:
1、掌握提手旁的书写要领。
2、明确提手旁右边的笔画和部件要善于穿插。
3、了解不同书法家笔下的提手旁的结构特点。
4、继续了解文字历史和古代著名书法家。
【教学重点】:
提手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31
提手旁
欣赏上节课书写好的作品。
二、新授。
(一)学习书写提手旁。
1、指名读书中关于提手旁的写法要领。
2、师范写提手旁。
3、学生练习书写。
4、小组欣赏,评议更正。
(二)练习书写带提手旁的字
1、出示例字:抽、提、捐、扫。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说出书写要领。3、教师范写例字。
4、学生练写一遍,教师巡回指导。
5、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字进行集体评议。6、学生再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2
7、教师小结。
三、评选“小小书法家”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位小书法家。
2、集体欣赏作品。
3、欣赏评议——民主选出。
四、拓展延伸
1、比一比不同书法家写的“提手旁”的字有哪些不同的结构特点?
2、看一看不同时期“手”字的写法。
3、阅读古代著名书法家“杨凝式”的资料。
4、试给书中的“抽、捐、扫”补上“提手旁”。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14课 木字旁、禾木旁
【教学目标】:
33
1、掌握木字旁、禾木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不同书法家笔下的提手旁的结构特点。
3、继续了解文字历史和古代著名书法家。
【教学重点】:
木字旁、禾木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瑰宝,它历史悠久,历代名家辈出,请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
2、分别欣赏书圣王羲之的《乐毅论》,欧阳询的《九成宫碑》,颜真卿的《颜勤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3、(提出学习目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木字旁、禾木旁,希望同学们好好表现,展示出自己的才华。
二、教学“木字旁、禾木旁”
1、学生自由读教材中关于木字旁的书写要领分析。
34
2、师示范书写并讲解要领。
3、学生在本子上练习书写。然后和例字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三、学习书写带有“木字旁、禾木旁”的字
1、师范写:横、枢、称。
2、学生练习书写这些字,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书写效果。
4、集体评议。
(1)、小组评选优秀字。
(2)、集体评出最优者。
(3)、最优者谈写字感受与经验。
四、拓展延伸
1、比一比不同书法家写的“木字旁”的字结构有哪些不同特点?
2、欣赏不同时期“木、禾”的写法。
35
3、阅读古代著名书法家———“蔡襄”的简介。
4、试给书中的“横、枢、称”补上“木字旁”或“禾木旁”。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作业:
认真书写“每日一得”中的字。
第15课【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掌握左耳旁的书写要领。
2、懂得左耳旁与右边部件的穿插关系。
3、了解不同书法家笔下的左耳旁的结构特点。
4、继续了解文字书法历史和古代著名书法家。
【教学重点】:
左耳旁的书写要领。
36
左耳旁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欣赏上节课书写好的作品。
二、新授。
(一)学习书写“左耳旁”。
1、指名读书中关于左耳旁的写法要领。
2、师范写左耳旁。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欣赏,评议更正。
(二)练习书写带左耳旁的字
1、出示例字:降、陵、阳、陈。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说出书写要领。3、教师范写例字。
4、学生练写一遍,教师巡回指导。
37
5、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字进行集体评议。
6、学生再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7、教师小结。
三、评选“小小书法家”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位小书法家。
2、欣赏评议——民主选出。
3、集体欣赏作品。
四、拓展延伸
1、比一比不同书法家写的“左耳旁”的字有哪些不同的结构特点?
2、欣赏不同时期“阜”字的写法。
3、阅读古代著名书法家“苏轼”的简介。
4、试给书中的“阳、阴、陵”补上“左耳旁”。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8
第16课 月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月字旁居左时与居右时的书写要领。
2、了解不同书法家笔下的月字旁的结构特点。
3、继续了解文字书法历史和古代著名书法家。
【教学重点】:
月字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左耳旁的书写要领。
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月字旁,板书课题。
二、教学“月字旁”
1、学生自由读教材中关于月字旁的书写要领分析。
2、师示范书写并讲解要领。
39
3、学生在本子上练习书写。然后和例字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三、学习书写带有“月字旁”的字
1、师范写:脱、朝、胡、有。
2、学生练习书写这些字,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书写效果。
4、集体评议。
(1)、小组评选优秀字。
(2)、集体评出最优者。
(3)、最优者谈写字感受与经验。
四、拓展延伸
1、比一比不同书法家写的“月字旁”的字结构有哪些不同特点?
2、欣赏不同时期“月、肉”的写法。
3、阅读古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简介。
40
4、试给书中的“胡、脱、朝”补上“月字旁”。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认真书写“每日一得”中的字。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