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雨过天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改变想法可以改变心情。 2.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不良情绪也是有缓解方法的。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有用地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兄弟俩的故事
教师说明:上一单元的学习是否让你对全县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有关情绪的故事真不少,不知道下面的故事会带给你什么启示。
1.教师讲述《兄弟俩的故事》。 教师提示:
(1)故事中角色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两种例外的想法和两种例外的情绪。 (2)在丧失严重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产生难过、伤心、后悔等情绪。
1 / 3
(3)故事中的角色在面对同一事件时有例外的想法,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2.请学生根据学生用书第14页的问题解放发言。
3.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将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4.请学生将自己给故事起的名字写在第14页的横线上,并说说理由。
教师小结:改变了想法就改变了心情,在现实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你是选择让自己忧伤,还是让自己高兴起来呢? 二、发展活动:雨过天晴
教师说明:我们的心情就像天气,有时阳光明媚,有时却阴雨连绵。
心情不好时,你一定想让自己及时迎来雨过天晴的那一刻,那让我们一起试试吧! 1.请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日常生活、学习中,曾遭遇过的困难或挫折。
2.学生回忆以前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解决的办法及其造成的影响(带来的后果)。 3.小组分享后写在学生用书第15页的空白处。
4.经过刚才的讨论,思考如果事件时发生在现在可以怎么做,并写在学生用书第15页的空白处。 5.教师用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讨论心情不好的时候,哪些调整情绪的方法最有用。
6.教师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感觉被人冤枉了,心情很不好,你该怎么调整自己的情绪呢?请用“改变行为”的方法试一试。
7.学生在学生用书第15页上简单填写,之后在全班分享。
教师小结:人们常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要想迎来雨过天晴的时刻,还要实际去做一做啊!
2 / 3
三、综合活动:
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有些人会针对事件用理性的方法去对待,并思考较好的的处理方式,有些人却一直深陷其中怨天尤人,让自己的心情更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的心情像雨后的天气那样美丽而清爽。 四、活动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用书第16页的评估表,要求学生根据活动情况进行个别评估和团体评估,在自己认为较符合的标识上涂颜色。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