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介中的表情包现象研究
导语:这组文章研讨的是社交媒介中的表情包现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供人们选择和使用的表情符号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形态各异,丰富多样,且有强烈的时代感。这一视觉符号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人们普遍把使用表情包当作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表情包在各大社交平台中频繁出现,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期三篇文章的作者,在关注表情包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思考表情包使用的互动性质和整体性意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表情包本身的符号信息、社交功能、使用者的身份问题,对表情包生产方式、使用过程及社会性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讨论,为研究表情包这一开放性的文化符号提供了新鲜的思路。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程度直接影响着媒介文化的形态。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是讯息”[1],不同的媒介以不同的传播方
简析表情包的社交功能
◎ 郭萌萌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表情包正在逐渐取代语言和文字的部分功能,成为网络社交的新主角。时刻在更新换代的表情包使大部分年轻人在网络互动交际中避免了由单一的文字传播造成的情感缺失,但留有解码空间的表情包也使得其作为一种社交产物,正在造成代际沟通损伤。网络表情包本身的社交功能正在扩展,在有限的发展环境里成为具有多重影响的新社交语言。
式、传播语言、传播渠道对社会沟通、联系、理解产生不同的影响,并因此形成不同的媒介文化形态。[2]当前,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已经成为社会交往最主要的媒介,借助这一媒介不断生产的网络社交平台也正在逐渐扩展其用户的社交圈层。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人们的社交诉求有了新的变化,更加追求表意准、高效率、有趣味。而以微信为主的社交软件则催生了一批与其相匹配的社交语言,从文字到语音再到图像,正在逐渐向更高效多样的表达方式转变,并日益模糊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时空界限。
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交渠道在得到扩展的同时,也缩短了社交时效。在任何事物都追求效率的碎片化时代,社交软件的生产者无疑也在尽全力发挥产品的功能优势,力图在保持原有高语境的同时,也主动采用短小、浅显、直白的网络语言,形成高低兼容的文化语境。这不仅大大提升了人类社会交往的亲和力,同时也丰富了网络社交媒介的文化语境。应运而生的表情包则因其更加高效、直白、戏谑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的交际互动效率,同时也丰
一、新媒介催生新社交—“表情包社交”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人际关系必须依赖某种媒介来实现个体之间的交往,因此,媒介在社会中的运用和普及
3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