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

来源:九壹网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2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栈桥(zhàn) 瑟缩(sè) 隔膜(mó) 诓骗(kuānɡ) ....B.中伤(zhònɡ) 汲取(xī) 勾当(gōu) 怄气(òu) ....C.逞能(chěnɡ) 调停(tiáo) 解元(jiè) 桑梓(zǐ) ....D.应酬(chou) 沉湎(miǎn) 羸弱(léi) 解剖(pōu)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推祟 海枯石烂 一拍即和 迫不及待 B.赃物 无坚不摧 一视同仁 扬扬得意 C.轻蔑 折中是非 九霄云外 不可明状 D.酗酒 警报叠起 煞有介事 一泻千里 3、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抢救队员戴着钢盔,抡着铁铲,从坍塌的建筑物下寻找奄奄一息的遇难者。 B.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场上拖泥带水,不适合开展体育活动。 C.大自然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D.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1 / 10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斗拱飞檐,玲珑剔透,为人体骨骼中最精妙的片断。

②阳光中的紫色,馈赠它岩石般的坚硬;和煦的春风,打磨它流畅的曲线。 ③终于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齿轮磨合中,缝缀镶嵌起了无数颗头颅,其中一颗属于了我。

④我感叹大自然的精雕细作。

⑤用山川日月、金木水火、天上地下、风云雨雪的物质魂灵,挑选着,拼凑着,混合着,搅拌着,一轮又一轮地循环……

⑥我细细端详自己头骨的照片,仿佛在鉴赏一件工艺品。实在说,这个物件是很精致的。

⑦不知多少稻麦菽粟的精华,才将它一层层堆砌而起;不知多少飞禽走兽的真髓,才将它润泽得玉石般光滑。

A.④⑥①②③⑤⑦ B.⑥③⑦②④⑤① C.④⑦①②⑤⑥③ D.⑥①⑦②④⑤③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次北固山下》中,作者“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写出了风的“顺”与“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②《泊秦淮》中,交代了作者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2 / 10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①,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③苏辙记。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清河张君梦得:张君梦得,张梦得,字怀民,苏轼友人。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蓬、瓮,名词作状语。③苏辙先世为赵郡栾城(今河北赵县)人。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①始得平地 ②余兄子瞻名之曰 ③不以谪为患 ④穷耳目之胜以自适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连 山 绝 壑 长 林 古 木 振 之 以 清 风 照 之 以 明 月

(3)文言中的许多虚词,有着丰富的意义和不同的作用。联系选文,与选句中划线字作用相符是( ) 选句: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A.提示思路,转换内容。 B.开启话题,引出下文。

3 / 10

C.表达语气,突显情感。

(4)在苏辙眼中,“快哉亭”里的张梦得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只吃一种食物,我们能活吗

⑴只吃一种食物,会发生什么呢?有没有哪种食物是相对来说更有营养的,能支撑我们活得更久呢?

⑵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多数人都喜欢的美味的肉类,肉类富含蛋白质以及我们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但是只吃肉可不可行?红烧排骨香气四溢、美味的牛排让你口齿留香,只吃猪肉或者牛肉的生活一定很美好吧?那可不见得。由于无法从食物中摄取任何葡萄糖,你的身体将会另谋出路,从你自己的脂肪和肌肉中摄取能量,于是你的脂肪和肌肉不断消失,你慢慢变得骨瘦如柴。而且只吃这些肉会造成维生素c严重缺乏,而维生素c是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长此以往,...你将会得坏血病,整日无精打采,肌肉疼痛,全身长着红斑,面容枯槁,牙龈肿胀出血。肉类本身就缺乏纤维素,培根、香肠、热狗这些加工肉类长期过量食用更是会致癌。如果三餐只吃培根,那问题可能就更严重了。比如,一个人每天吃51克培根,他得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几率将增加18%。只吃脂肪含量低一些的瘦肉也会让肝脏不堪重负,影响其处理蛋白质的能力。

⑶那么,只吃谷物、蔬果呢?它们都属于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会向你的身体提供葡萄糖,而葡萄糖能够转化为支持身体基本功能的能量。但是身体将会极度缺乏蛋白质,而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身体分解肌肉来得到所需的氨基酸。为了得到足够的能量,身体吃掉的可不仅仅是让你显得强健、帮助你突显好身材的肱二头肌,那些以肌肉为主的器官(比如心脏)以及身体组织也会变得衰弱。心脏都不再强健,人的身体状态也自然会每况愈下。

⑷这样看来,肉类和大多数谷物、蔬果都不符合条件。肉类不舍纤维素,也没有重要的维生素。谷物、蔬果富含维生素和糖类,但即便吃一大堆,它们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食物能为我们身体提供比较

4 / 10

全面的营养?

⑸土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作为一种富含淀粉(可转化为葡萄糖)的食物,竟然还含有许多蛋白质以及多种氨基酸。澳大利亚有一个叫泰勒的瘦身者,坚持一整年只吃土豆,体重从151.7千克减到了99千克。当然,土豆中的脂肪含量比较低,很难满足每天推荐的摄入量,尽管泰勒每天食用大约4-5千克土豆,后来还在餐单上增加了红薯(可以为身体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E、铁、钙),身体仍旧会缺少维生素B、锌以及许多矿物质。由于营养不足,他消耗了大量身体里本来存储的脂肪。继续这样吃下去,疾病是难以避免的。

⑹对于人类来说,食物中的一些重要的营养物质还没有走入我们的认知领域。或许短期内缺乏这些物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长期单—饮食,缺乏这些神..秘物质,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⑺因此,膳食平衡十分重要。最佳的饮食需要保持食物的多样性,确保营养物质全覆盖,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提供给你生存所需的全部营养。身体为了帮你活下去而向你索取的营养其实可能并没你认为的那样多,但是把这些身体所需的物质从餐盘中取走我们就一定会走向死亡。

1.本文按照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说明了“只吃一种食物,我们不能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2)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选文第(2)段和第(6)段中加点词语的好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①第(2)段:维生素C是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 ...②第(6)段:或许短期内缺乏这些物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4.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请你根据选文中所学的知识,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走人荒野》中的徒步旅行者克里斯被困荒野,他的食物来源是荒野中的兔子,抛开自然等其他因素,只吃兔子也不一定能帮助他走完最后的征程。 B.泰勒在一年里只吃土豆虽然达到了减肥的目的,但也会导致营养不良,因缺少蛋白质和氨基酸而生病。

C.长期只吃面包可以摄取到大量葡萄糖,但人体会因极度缺乏蛋白质而导致肌肉受损,也会导致心脏受损。

5 / 10

D.营养学家认为: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吃多种食物,其中绿叶蔬菜的摄入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少吃油炸食品和加工肉类。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捕风者 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

6 / 10

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瓢。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请根据文意填空。

文中捕风者捕风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草叶、云幡等物感知风的

通过一些动物和鞭炮捕获风的受风的味道。

,还通过和食物来感

2.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 3.结合加点的文字,赏析下列句子。

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4.阅读④一⑥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乡村的特点。 .....5.结合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意。

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7 / 10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语言真奇妙!细加品味你会发现,即便是生活中的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说话的语境、方式不同,表达的意思、效果也不同,让你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会不同。 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补全文题,写—篇文章。 文题:那句话,说得有点 。

备选词语:深意、味道、智慧、艺术、委婉、大胆、暖心、扎心、离谱、冒昧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8 / 10

参考答案:

一 B B B D B D

①老骥伏枥 ②影入平羌江水流 ③会当凌绝顶 ④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人有悲欢离合 (2)①风正一帆悬 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二

⑴才;命名(取名);忧愁;美景

⑵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⑶C

⑷文中的张梦得在苏辙眼里是“自放”的,“自适”的,他“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反能以美景来自求安适。 三

1. 逻辑顺序;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提供给你生存所需的全部营养或者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给你提供生存所需的全部营养

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具体准确而突出地说明了长期过量食用加工肉类得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3.第(2)段:把维生素C比作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维生素C对制造胶原蛋白的作用很大;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的特点 。

第(6)段:“或许”表估计、推测,说明“短期内缺乏食物中的那些还没有走

9 / 10

入我们认知领域的重要营养物质不会出现问题”只是一种估计而并非确定,“或许”一词的使用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首先进一步强调单一食用肉类、谷物和蔬果都会导致营养不全面,承接上文;之后用问句引出下文对单一食用土豆也会导致营养不足的说明。 5.B

1.形状(或踪迹、脚印、身影等) 声音 花草

2.承上启下;写出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风清气正乡下生活的怀念,交代了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的原因(或“为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做铺垫”)。

3.①本句描绘了城市人忙碌、为生活所累而忽略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②表达了作者对城市人委婉的批评,③也表现了作者对闲适、惬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4.①氛围安静;②空气清新怡人(环境优美);③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或重视民俗)。

5.生活在人与人隔绝的城市里,让人感到压抑、孤独和寂寞,乡村自由惬意、和谐淳朴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让“我”内心充满了感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厌倦和对乡村自然生活的渴望。 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