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
1、工程概况
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1#楼工程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椿路与梧桐街交叉口,河南省大学科技园西区北部,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建筑总高度70.10米,主楼东西长126米,南北宽25.5米,建筑面积66418㎡,本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等级为一级,类别为一类高层民用科研楼。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河南省纺织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郑州广源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河南七建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2、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组织管理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为了确保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项目部的顺利推广和应用,优质、高速、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公司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新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施工过程中,在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项目部积极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始终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先导地位和促进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积极发动宣传工作,落实组织措施,以谋求更高的发展。
2.1宣传发动、调动全员积极性
我们通过会议、报栏、录像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应用新技术的内容、目的和意义,传达到每个生产者中,牢固树立科技创优的思想,全员参与,认真落实,主动应用;增强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积极性,掀起了学习新技术知识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热潮。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都清楚地认识到推广应用新技术的重要作用,明白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提升本企业的技术水平,才能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竞争能力。
2.2优化财物配置,提供资源保证
新技术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科技实施计划,加大技术、人才、物资投入,并完善制度,加大科技投入。
2.3制定示范工程管理措施
我们严抓过程控制,确保资金保障,奖罚结合;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全面考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实施中严格技术交底制度,让职工熟练掌握四新技术施工要领;开展QC攻关;对成果资料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并建立一整套信息的传递通道。及时召开各种专题会议,聘请各种专家现场指导工作的难点与重点。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根据本工程特点制订本工程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作为指导工程施工行动指南。
②组织人员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积极收集有关技术资料,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建筑业新技术发展应用动态,力求为我所用。
③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项目落实逐层教育,形成三级技术培训,做到从管理层到操作层都能熟知其应用方法,确保应用的可靠性。
由公司组织对项目部进行新技术成果应用技术培训,传授应用方法,然后项目部再向管理层进行讲解,并组织进行知识考试;在具体实施应用前,由技术负责人对参加施工的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应用技术交底,并落实施工员与质检员跟班指导施工并检查;及时对完成应用的新技术进行成果总结、分析评价,谋求取得更好的成果。
3、新技术应用内容
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1#楼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综合应用了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9大项28小项。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子项目名称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纤维混凝土 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所有结构构件 应用范围 主楼地基加固 所有结构构件 应用数量 应用效果 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地基变1489根 形小。 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减少混凝土35083m3 暴露面的水分蒸发,大大减少混凝土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节约了35083m3 水泥,有效地阻止了混凝土裂缝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钢筋及预应力 技术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塑料模板技术 筏板基础、框架柱、梁 框架柱、梁 一层、二层及十六层梁、板 基础及主体 框架结构 楼板和剪力墙 部分主体 框架梁 装饰装修工程 所用管线 通风系统 模板及脚手架 技术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技术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机电安装工程 技术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 的产生。 减少了钢材用量,降低了劳动强4125t 度。 减少了高空作业加快了施工进61288个 度,节约工程成本35.70万元。 有效地克服了混凝土裂缝的产14.3t 生,减少了后期维修,降低了劳动强度。 消除了混凝土表面气孔、麻面,29555m2 混凝土截面尺寸准确,表面光滑,线条流畅。 环保节能,施工操作简单,节约14424m2 成本18.75万元,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材料还可回收利用。 减少模板使用量,提高模板的使5074m2 用效率,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6.39万元。 2502m2 970个 搭设方便,施工简单,节省人工。 避免了管线交叉打架。 工艺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制作、安装生产效率高,成型质量好,减少环境污染,减低劳动强度 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更好地保证了配电的可靠性。 用于施工现场降尘、绿化和洗车,能够节省水资源。 满足节能50%的设计标准。 使空调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节能20%以上。 利用工业废渣,减轻建筑结构及构件的自重,节约材料用量,降低过程造价。 自重轻、强度高,加工装配精密、准确,开闭轻便灵活无噪声,隔音性能好。 施工简便,可操作性强,耐久性好,化学稳定性优异。 冷施工,环保,并可在低温及潮湿基面上施工,不窜水,能够适应基层开裂变形的需求。 能够准确的检测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混凝土温度升降,准确掌握混凝土温度变化,有效地避免了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出现。 建筑电气工程 雨水回收利用 外墙 9.6米以下外墙保温 风井 外墙窗及玻璃幕墙 地下室穿墙孔 68个 1250吨 7278m3 3756m2 1000块 绿色施工技术 6291m2 310kg 防水技术 卫生间防水 1490m2 抗震加固与监测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技术 术 基坑监测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信息化应用技术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工程项目整个施工管理过程 施工测量控制 施工现场监控管理及远程验收 工程计量 施工过程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优化动态施工管理。 解决传统测量方法难以解决的测量速度、精度、变形等技术难题,实现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 通过视频信息,随时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展。 操作简便,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实现项目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处理和业务模块间的有限信息沟通。 实现各级管理层次对工程项目主要人、材、物等资源的分权管理,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实现项目管理的透明化,保障项目工期,保障项目的投资成效。 将工程项目实施的多个参与方、多个阶段、多个管理要素进行集成管理。 项目施工管理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整个工程施工阶段 4、新技术攻关应用情况
在确保新技术项目成功应用的基础上,在以下新技术项目的应用中进行技术攻关,提高了新技术应用水平。
在主楼126m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应用纤维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结构施工中预留三条膨胀加强带,纤维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筋和膨胀加强带一起,形成控制结构温度缩缝的整体,能够很好的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缩缝。
应用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和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在粘贴式外墙保温隔热系统施工过程中增加角钢架,能够很好的预防保温板的开裂、脱落,大大提高了保温板的施工质量。
5、新技术应用成效
本工程推广应用新技术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了工程成本60.85万元,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有效的保证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我公司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水平,为增强企业后劲,提高市场竟争力起到
了促进性的作用。
5.1保证结构安全、提高了施工质量
推广应用新技术后,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有了明显的保证和提高。如:本工程直螺纹连接后,保证了钢筋连接质量,本工程试验抽测钢筋接头力学性能合格率为100%;采取施工措施防治砼裂缝,应用纤维砼、、无粘接预应力技术、高效钢筋和粗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等新技术,保证了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功能,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5.2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保障施工安全
本工程采用和推广应用新技术后,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有效地穿插在基础土方开挖过程中进行,不占用工期,保证了地下室的安全施工;高效钢筋的使用,减小了结构截面尺寸,相对也减小了工作量,使施工进展顺利;先进的信息化应用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节约了工期。
5.3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本工程采用新型模板体系后,减少了模板用量,提高了模板使用效率,节约费用25.14万元;采用HRB400级钢筋、粗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等技术,大大减少了钢筋搭接用量,节省成本35.70万元。经测算,整个项目合计总造价节约60.85万多元。
5.4节能降耗,维护环境,创建文明施工现场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和铝合金窗断桥技术的应用,使建筑物节能降耗30%以上,减少能源损耗,保护环境。
5.5社会效益
通过大量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善了施工环境,提高了施工管理的集约化、机械化,工程建设过程和质量得到了业主、监理的一致好评,获得河南省优质结构、郑州市优质结构、郑州市文明工地等荣誉;多次接待社会各界参观考察,在社会上树立了较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获得了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
6、新技术应用推广的体会和建议
6.1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必须有领导的充分重视和支持
在新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我公司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中心,总工程师直接管理的技术中心,围绕\"科技兴企,质量就是生命\"的战略思想,长期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公司每年年初制定一年的新技术应用计划,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工法、职工合理化建议、新技术的采集和总结,并利用QC小组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公司每年年底对一年的新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并在今后的各项工程中应用,从而一步步提高我公司施工的科技含量,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
各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技术负责人直接管理的新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受公司领导小组直接领导。明确本项目的新技术应用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工种和工种负责人身上,实行有组织、有领导的管理责任体系。
在每一项新技术应用之前,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新技术的有关规定,了解新技术的施工要点、优点及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的方面,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搞好管理落实规定,每一项新技术必须有一名技术人员全面主管,其他人员参谋,技术交底交接明确。
6.2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使该技术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专项施工方案为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本工程中,通过新技术推广,飞跃QC小组QC成果获得河南省QC成果一等奖,并总结出了2010年省级工法《陶粒混凝土空心条板隔墙施工工法》、2011年省级工法《高层建筑角钢架与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工法》。
6.3抓好实施技术交底
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操作班组及工人是陌生的,为使技术、工艺不走样,必须抓好技术交底,让工长、班组长、操作人员掌握原理,正确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6.4抓好样板引路
抓好样板,经过鉴定再大面积展开,这既是对本项技术措施的实际检验,也是修正措施和对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的实际演练,有助于措施更科学、合理,符合工程实际。在该工程各项技术大面积展开前,都进行一到二次的样板示范活动。
6.5做到“组织保证、技术措施保证、资源保证”落实
实现新技术推广计划,项目经理是关键。项目经理作为主抓领导,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同时通过合理的分工,把责任与计划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哪一个项目由谁主管,由谁负责技术,由谁负责施工条件和资源,都具体而明确。
本项目技术措施都是经过几次讨论,有针对性,可以实施,使推广新技术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同时要保证人力、材料及资金及时到位。
为使计划落实,项目经理把安排资金、人力放在首位,把它当作实际完成施工任务的重要方面,因而使推广计划有了物质基础。
6.6强调高质量,严格把关。
新技术必须有高质量,要有精心的方案,要有精心的操作,更要有严格、科学的检查。 项目部制定了整套鼓励采用新技术的奖励办法,并认真执行。
6.7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通力合作,大力支持,共同出谋划策,共同监督和管理,是保证成功的关键。
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1#楼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缩短了工期,而且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充满了信心,今后我们还会积极支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和使用,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