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指导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指导 莆田四中 郑细石 一、明确写作的内容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其实就是写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们平时要勤观察、勤纪录、勤思考,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热爱 生活,有动于衷、常动于衷,思考社会,做社会的有情人。
二、精心选材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就是挖掘生活中的亮点, 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曾经 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材料, 再现那感动的一刹那。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感动心灵 的人和事,有时感动也许只是一刹那,但回味那一刹那,就是体味生活,就能发 现真情、启迪心灵。这也是作文选材和生活的链接点。
注重材料的选择: 1、选材可大可小。
心灵触动的诱因在外, 但其源在内——心灵的触动看上去似乎是偶然的, 其实心 中有感, 眼里才有泪。 所以作文不一定要选大人物、 大事件写, 生活中的平凡人、 平常事,只要感受独到,都可以写。
2、选材着眼于艺术的“真情”。
“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的着眼点是自己的感触,有“真情”才有“实感”,作 文才有“感”可写,有“情”可抒。要避免选材虚假、陈旧,如,写雨天,就是 老师自己回家; 写自己生病, 就是老师及时送医院, 或者落下功课老师到家里补 课。虚得近乎是笑话,哪
来的“实感”。当然,文章中的真实是经过提炼、升华 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实,否则,就成了白开水。
3、选材要兼顾“深度”和“广度”。
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选择触动较深的人和事写,如,写亲人、朋友,因为 相处的时间多,交往比较密切,感受也深;写亲身经历的事,亲眼看到的事,感 慨也真。从写作的对象上看,可以写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可以写经常发生 的事, 经常感触的事; 也可以写特定空间、 特定时间里发生的让你感动的人和事, 哪怕只是邂逅;还可以凭自然界中的某一现象展开联想写心中的感受。
三、认真构思
动笔之前,要想一下,我要写人还是写事。如果写人,就得想写他的哪些事,哪 些详写、哪些略写,这些事触动了自己的什么情感,从人物哪点展开叙述;如果 写事, 就要想好如何开头、 如何结尾, 重点应放在哪些环节, 准备采用哪些材料, 是用顺序还是倒叙等。
例:《我的警察哥哥》
开头:每逢春节,大家都快快乐乐的过着,惟独我和家人沉浸在悲伤之中。我清 清楚楚的记得“大年三十”,是我们最痛苦的时候。
结尾:我当警察的哥哥的去世,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难以忘怀,更让我认 识了好人与坏人。
四、学习记叙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1、衔接过度。
衔接过度是层次和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相互承接,使文章结构显得紧密、 浑然一体的结构方法。如,开头、中间有伏笔设悬念,后文、结尾有照应,这样
写出的故事才会有波澜。有时候用过渡词,有时候用过渡句,有时候用过渡段。 过渡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首尾照应式:开头出现的事物或某些语、句,在文章 结尾又再次灵活出现就会使文章首尾圆合。
2、采用多种表现手法。
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很多同学写记叙文只把事件经过的原原本本地写下来,没有轻重主次、没有 “波澜”、没有“旁逸斜出”,平铺直叙完就“无话可说”了。
我个人认为写记叙文主要是语言的生动传神 (文采 的训练, 其它的写作技巧其 实很简单:写点小景,抒点小情;发点小感慨,写点小哲理;抓些细节,挖点感 动;再来点曲折多变,出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写出个性,写出新意的文章就不 难了。
例如,注重细节描写:
在挖掘感动点时,要注意抓住细节——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运用细节描写能把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 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形象地再现出来。
例子
(1 孔乙己分完茴香豆后, 孩子们还盯他的碟子时的细节描写:“孔乙己着了慌, 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 我已经不多了。 ’ ” (鲁迅 《孔 乙己》 ——把富有爱心而落魄可怜的孔乙己的苦涩、 快乐的生活形象地描绘出 来。
(2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细节的描写:“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 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 手从被单里拿出柬,伸着两个指头。” (吴敬梓《懦林外史》——严监生是 个吝啬鬼,作者写他临死时, “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 着两个指头”,赵氏明白他是因为多点了一茎灯草而死不瞑目!这处细节描写, 把严监生这个吝啬鬼个性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3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的细节的描写:“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 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 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 人。”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 寄托在于勒身上, 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 当于勒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时而立刻 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处细节描写,揭示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 酷和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
细节描写要注意的方面: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 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 刻画 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要注意 (1要细致观察事物,准确真实描写 ; (2要紧扣中心,选用的典型细节; (3要精心锤炼词语,巧妙使用修辞手法。 (4细节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服务。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写作指导
心灵的触动诱因是外在的, 但其根源在于人性的光辉; 心灵的触动看上去是 偶然的,其根源是常怀感激之心。心中有爱,眼中才能有泪。
人生有许多图景也像四季的风景一样美丽,但我们的眼睛却常常熟视无睹, 为什么呢?因为心灵的麻木。触动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双眼饱含感动的泪水, 只有这样,心中才会有美丽的彩虹,而你的笔下才会流淌出动人的文字。
一、作家谈 “ 有感而发 ”
1. 我写东西时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时,我就不写。 ── 巴金 2. 没有感情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 .── 歌德
3. 你自己要先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 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 贺拉斯
4.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读者 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 ── 冰心
二、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发掘感动点。
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材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 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 要把它发掘出来。 在发掘感动点时, 要注意抓住细节, 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
2、提炼素材。
这个过程, 是发掘主题、 深化意蕴的过程。 要善于从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中 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一定要把这些 感悟写出来。
问题二:素材中意蕴发掘不足。 例:我开始怀疑,怀疑这个世界
多么令人震惊的一幕, 小小年纪的他, 已成为不劳而获、 骗人钱财的社会渣 滓; 在我们愤慨万分的同时, 我们的心灵是不是该进一步地扣问:这个少年是不 是一个受害者?一个青春少年没能坐在教室里学习, 却坐在集市上行乞骗钱:试 问, 中年人有没有责任?为人父母养育孩子的责任在哪里?社会有没有责任?青 少年的教育问题到底有多少漏洞和隐患? ……
3、整体构思。
动笔前一定要想一下要写的人和事, 需要从哪点展开叙述?重点安排什么材 料?在何处、做怎样的议论和抒情?怎么收尾?
三、怎样选择材料 1. 着眼于 “ 小 ” 。
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只要我 们感受独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所谓大师, 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 在别人 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 罗丹《罗丹艺术论》
2. 着眼于 “ 真 ” 。
总有一些同学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 “ 怪圈 ” 。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 材套路:“ 五个一 ”―― 雨天里的一把伞(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病痛 中的一片药 (学生高烧难耐, 老师授以良方 、 缺席后的一堂课 (学生卧病在床, 老师排忧解难、失败后的一番话(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暗夜里的 一盏灯(夜半时分,孤灯一盏,老师奋笔疾书,默默奉献,这 “ 五个一 ” 近乎笑 话,但我们却随处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这些脱离了生活真实的 “ 故事 ” ,自己读了 也要反胃,更不用说以情动人了。当然,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生活实 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 “ 一种生活中的可能 ” 。 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 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 以期引起一种感情 上的共鸣。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弄
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 模仿、 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 正 如梅兰芳所说 “ 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 ” ,写作也是这样。
《童心》例文:
奶奶坐在桌边, 正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米汤送到嘴边, 小孙子倚在她的膝上, 静静的望着她。小孙子看奶奶轻轻的呷了一口,便问:“ 奶奶,好喝吗? ”
奶奶皱了一下眉头, 米汤怎么是咸的?她把碗慢慢搁在旁边的桌子上, 然后 伸出干瘦的手紧紧握住小孙子冻得发紫的手。
“ 好喝!好喝!乖孩子。 ” 她说的是违心的话,脸上显出欣慰的笑容。 刚五岁的小孙子就知道给她端饭, 面对这可爱的小孙子, 老人怎忍心说不好 喝呢?歪着脑袋的小孙子听奶奶这么一说,不禁咧嘴笑了。
“ 奶奶, 到吃午饭时, 我一定再往你碗里多放点盐。 ” 奶奶一愣, 微笑嗔怪道:“ 你给我放这么多盐, 想咸死我呀? ” 小孙子两道淡淡的眉毛向上一挑, 眨着晶亮 的眼睛说:“ 妈妈昨天说,咱家就你一个吃咸饭。刚才我给你端饭时,就偷偷放 了一把盐。 ”
瞬间,奶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仿佛呆了一般,僵僵的坐在那里,泪水从凹 陷的眼窝里流了出来。
爸爸瞅了妈妈一眼,妈妈的脸红啦。 四、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相关策略:
策略之一 —— 加强扩句,充分运用修饰语,将人、事、物形象化、具体化 策略之二 —— 巧用修辞,增强作文语言的感染力
策略之三 —— 穿插描写,使行文生动,血肉丰满。 策略之四 —— 赋予深意,小中见大,激浊扬清。 【学习目标】
1.练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写法。
3.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培养对生活的感激之心和敏锐感受。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 “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 ,理解把握写作话题。
2.搜集写作素材。材料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阅读;可以表现为情感的共 鸣,也可以表现为理性的思考。
3.讨论话题,交流素材。 二、学习过程 1.话题导入
“ 眼中有泪,心中才有彩虹。 ” 生命因眼泪而饱满,人生因感动而美丽。心灵的海 时时会被人和事的风而触动, 形成洁白的浪花。 下面让我们撷取浪花几朵, 感受 海的清澈、深远、博大 ......
2.材料感悟 孩子不能没有妈妈
1912年,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驶往美国的大洋上触冰将沉,乘客史密斯 夫人的两个孩子被抱上了快超载的救生艇, 她却不能再上去了。 眼睁睁地望着即 将生离死别的亲生骨肉,她绝望的痛哭起来:“ 我是她们的妈妈呀 ……” 这时,坐 在艇上的一位女士站了起来, 决意换回史密斯夫人。 她像回家一样走回泰坦尼克 号,只留下一句话:“ 孩子不能没有妈妈。 ”
全世界在那一刻静场。
几分钟后泰坦尼克号沉没, 1503人丧生,其中有那位女士。当时没有人知 道她的名字。
人性之光
一位撬门捅锁的窃贼良心发现之后,在远方的一座小城隐居下来,并一步步 靠勤奋和智慧当上了市长。 然而, 忠于职守的警探并未忘却尚未破获的前案, 多 年后跟踪而至。 那一天, 市长先生发现了当年的老对手已盯上了他。 但他自信只 要拒不承认, 终会化险为夷。 就是他昂然走向市政大厅办公室时, 发生了一件意 外, 电梯突然出了故障, 一位孩子被卡在电梯里, 孩子和母亲的哭声揪扯着人们 的心,市长先生的额上渗出大滴的汗珠。突然,他仿佛变了个人似的,扯过一根 铁丝,敏捷灵活地捅开了电梯门。而后他并拢双手坦然走向那位警探:“ 先生, 我现在就跟你走。 ” 那位警探长久地盯着他的眼睛,慢慢说道:“ 不,对不起,市 长先生,我不认识你。 ”
3.理性分析
心灵的触动诱因是外在的, 但其根源在于人性的光辉; 心灵的触动看上去是偶然 的,但其根源是常怀感激之心。心中有爱,眼中才有泪。
4.写作提示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资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 么地方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要把他发掘出来。
提炼素材。提炼素材的过程,往往是发掘主题、深化意蕴的过程。要善于从触动 心灵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 ?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 发?要把这些感悟写出来。
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说明、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5.对症下药
问题一:有部分同学的作文缺少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只有冗长的平淡的叙述, 文章缺少感人的力量。
例如:有同学的选材是自己人生路上比较重大的一件事 —— 中考。 写到查询中考 分数时,他是这样写的:
中考分数查询的那夜,我告诉爸爸说晚些查吧。爸爸说不要紧。他拨了号码,我 心里非常害怕。
这段文字写查询中考分数时的紧张心理, 写得不细致, 不生动。 请看修改后的文 字:
记得那是一个静得令人可怕的夜晚, 我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因为今晚就 能查询中考成绩。 我低着头请求爸爸说晚一些查吧。 爸爸却说不要紧。 他开始拨 号码了, 平日优美的拨号声现在显得格外刺耳, 每一声都敲击着我怦怦直跳的心。 问题二:素材中意蕴发掘不足。
例如:有一位同学的作文的大意是:
“ 他到集市上去遇到一个少年,坐在地上,右腿缠着绷带,绷带周围有些血迹, 皮肤晒得黝黑, 乱糟糟的头发上还有几颗杂草。 面前放一破旧的铝盆, 等待施舍。 人们纷纷将自己的零钱给了少年,他也给了少年 5 元。后来发现少年正站着与 一位中年人在墙角兴高采烈的数钱。发现这竟是一个骗局。”作者发表的议论是: “我开始怀疑,怀疑这个世界。” 作者的议论过于简单,也不符合这次写作话题的要求。根据这个材料,从少年的 角度看,小小年纪的他已成为不劳而获、骗人钱财的社会渣滓;我们悲愤万分的 同时,应该进一步思考:这个少年也是一个受害者,一个青春少年没能坐在教室 里学习知识,却坐在集头上行乞骗钱,试问,中年人有没有责任?为人父母者养 育孩子的责任在哪里?社会有没有责任?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到底有多少漏洞、 隐 患?......从这方面提炼一下,升华一下,本文还是比较优秀的习作。 父 亲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 当时无人在家, 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 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 呵斥他走开。 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 他像犯了错的孩子, 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
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 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 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 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 烟, 别乱抖烟灰。 别动音响, 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 “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 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 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 不知所措起来。 下午下了一场小雨, 下班回来不见父亲。 父亲回来时, 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 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 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 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 5000 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 都攒 3 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 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 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 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 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 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 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 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 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 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 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 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 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
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 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车越开越快, 看
着父亲离这个人情味淡漠的城市越来越远,忽然间有一种激动让 我心头一颤,禁不住泪水潸然而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