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以往的教学方式上,基础知识都是较为简单地直接地灌输给学生的,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困难。但是根据新教材,已不仅仅停留于教授知识,还希望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 二、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以草履虫为例讲授单细胞生物体。虽在这册教科书中虽不是重点,但可以通过这节课进一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在关于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两个实验,一个是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另一个是探究草履虫运动方式。教师要在讲清楚草履虫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得出单细胞生物的特点。这些内容对刚刚接触到动物的学生讲,是显得繁琐。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要求的范围内,深入浅出地讲明其中的概念、特点。我尝试着将此课上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能力的一节课。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生活,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并再次
认同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说出组织的概念;能区分植物五大组织;说出动物四大组织结构特点、分布和主要功能
2、能力目标(1)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
(2)通过对草履虫结构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表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四、任务定位: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的特征;细菌、真菌的形态;植物、动物的组织 教学难点:草履虫的形态和特征;植物和动物的组织 五、课时:4课时
六、教学方法: 课堂上采用实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及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
七、教学用具: 课前一周让学生收集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名称、形态、大小等相关资料,并指导他们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以便进行课堂上的发言。教师在课前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将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录在计算机中,录下来的可以是静态图片也可以是动态影片),将草履虫的形态、运动方式录在计算机上,以供上课使用。 八、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课时 单细胞生物
导入: 前两节课所学的知识:生物体一般是由多细胞组成的。 师问:世界上有没有只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呢?
生答:有。(在课前调查有关单细胞生物资料的基础上,说出自己找到的单细胞生物的名称、形
态、大小等。如衣藻、细菌、草履虫等 )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
观察:草履虫
师问:1.你认为草履虫是生物吗?理由呢? 生答:是。
师引:结合本章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证明:草履虫既
是生物就应该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即草履虫能快速运动、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草履 虫的应激性实验(用糖、醋、光等刺激草履虫)
生做:分组做实验。
结论: 学生做完实验后得出结论:一、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从这一点说,它是生物。
(培养学生 设计探究实验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师问:2、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运动时通常哪一端在前?遇到阻碍时,它怎样躲避? 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方式。
生做: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师在此期间进行巡回指导,一段时间以后) 师说:老师观察了一下,每一组同学都非常认真、仔细地操作。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在交流的时候,说说草履虫有多大?可跟大家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做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答:草履虫一点点大(仅有0.3 mm。)我们组用草履虫培养液制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
到了草履虫。但是由于草履虫运动得非常快,我们组没有观察清楚它的外形。
师问:针对这一组同学的问题,哪一组有解决的办法?生答:我们组做的第一个玻片标本也出现这样的问题。后来我们又做了一张玻片标本,这张玻片标本我们放了少量的棉花纤维。当放到显微镜下的时候,我们发现草履虫的运动被棉花纤维阻拦。所以,我们组非常清楚地观察到了草履虫的外形像一只倒转的草鞋。而且,它是翻转着向前运动的。 师问:怎样区分前后端呢? 生答:
结论:二、草履虫的外形就像一只倒转的草鞋,它是翻转着往前运动的。(说明哪端朝前) 出示:挂图(结合挂图详细介绍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方式 )
师说:非常好。这组同学非常聪明,而且很有创意。还有哪些组也是这样做的?(学生举手示
意)。看来大家都具有科学家的天赋。同学们都观察到了草履虫的形态,那么你们认为草 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吗?确实是单细胞生物吗?
生1:我们认为草履虫的身体不是一个细胞构成的。因为,我们看到它运动的时候可以变形。所以
我们组认为草履虫的身体不是一个细胞构成的。
生2:我们组认为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因为我们看到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轮廓。 生3:我们组也认为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因为它的身体里的结构基本就是一个细胞
的结构。
生4:我们组也认为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原因是在草履虫的身体里有细胞核、细胞
质、细胞膜等结构。无论它怎么变形,身体结构都不发生变化。所以说草履虫的身体只有 一个细胞。
师讲:大家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确实,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展示:草履虫结构立体模型。让学生将有关知识根据图上的内容归纳成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再次对照示意图明确草履虫各部分的名称、作用。
师讲:因为草履虫的结构就是一个细胞的结构。即它的身体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的。所以,我们把这样的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
结论:三、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它只靠一个细胞来完成所有生命活动的生物。
定义: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身体只由一个细胞组成且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 师问: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那么,它是怎样生活的呢?你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吗? 生答:不知道。
师问:你想知道吗? 生答:想。
师问: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到图书馆里看书查资料。 生2:到校园网上查找。
师说:同学们可以按照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现在上课时间不可以上图书馆查。我们只能由课后
去调查。现在我们来看挂图,草履虫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
生看:草履虫的身体上有纤毛、细胞核、伸缩泡、口沟、食物泡等结构。这些结构可以帮助它来完
成生命活动。
师问:非常好。那么,这些结构是怎样来完成生命活动的呢? 生答:不知道。
师讲:伸缩泡可以把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排泄)。表膜可以帮助它呼吸。水中的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取食)。草履虫全身布满纤毛(包括整个体表)。纤毛像船桨一样不断摆动,由于口沟部位的纤毛长、摆动有力,因此草履虫是旋转前进的。(运动)食物泡是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的。在流动的过程中,食物逐渐被消化(消化和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排泄) (从草履虫的胞肛排出的是食物泡中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这种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草履虫通过表膜排出的废物,是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和含氮的废物等),这些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
泄”。关于草履虫的排泄应指出:两个伸缩泡是交替收缩和舒张的;收集管和伸缩泡之间也是交替收缩和舒张的。便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草履虫的排泄过程。)
师问:衣藻也是单细胞生物,你说出衣藻的结构及生命活动方式吗? 生答:、、、、、、、、、、
师说:好。这一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那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1:我知道了生物圈中还有一类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生2:我知道了单细胞生物跟我们一起生活在生物圈中。 生3:我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生4:我学会了使用查资料来解决问题。
生5:我知道在单细胞生物中有对人类有害的,也有对人类有益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这类生物。
(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结束:本节课在讨论声中结束。 九、教学体会
在课前,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方法(上网、去图书馆、上书店等),收集了大量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资料。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与教师进行讨论,大大增加了他们获取知识、锻炼思维的能力和机会。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根据找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单细胞生物,使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如有的学生把衣藻的外形形容成鼠标等),也让我感到学生尚未被束缚住的丰富想象力。观察并说出草履虫的运动方式,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科书上的实验要求,又能锻炼表达能力。
在采集时让学生注意观察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草履虫常常聚集在水的上层?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课堂教学。
在讨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所知道的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教师课前准备的图片,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讲解。 拓展思路,回答问题
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使本节课出现了第二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设计、操作、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学生们在相互探讨中学到了有关知识,并建立了多方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这样处理教材、设计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学生记忆深刻,教学效果甚佳。这种教学设计,既教授了新知识,又锻炼了各种能力,体现了教学活动是一个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参与者。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充分享受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
第三课时 学生分组实验: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第四课时 植物的组织、动物的组织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细胞会不断分裂、分化和生长。在细胞生长过程中,一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 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 是使动、植物体各部位具有其专一的作用,它们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就像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柿子和番茄果肉那样。
(由此给出组织的概念,很自然地让学生接受这样一个顺理成章的结论)
定义:一、组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
举例:以番茄果实为例,层层解剖:表皮、果肉等说明。番茄的表皮——保护组织,它在外层。番 茄的果肉即贮藏养分的营养组织在内。其中还有一 些丝状的筋络——即机械、输导组织 ,它们分工负责来保证植物体生命活动的顺利完成。有些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即---分生组织 阅图:2-81植物的基本组织
师问:叶片中各种组织是怎样分布的?
生答:表皮细胞----起保护作用,是保护组织。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营养组织。叶脉处 有输送水分、无机盐及叶制造的营养物质,是输导组织。
小结:1、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 师问:那么动物是否也有这些组织呢?或者具有不同的组织?
生答:动物(包括人体)就有四大组织,但不与植物的组织相同。它们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 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结论:2、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师问:这四大组织到底有什么不同处?是否会相同的呢? 生答:不知道。
观察:1、让学生通过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 出示:2、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彩色挂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 思考:这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各是什么?
出示:上皮组织图: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等
讲解:这些都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上皮组织,根据名称可以知道它们是分布于体表和体内各种管腔的 内表面的组织,有的还是构成人体分泌腺的主要部分。根据它们分布的位置,是否可以知道 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特点呢?为什么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它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呢?生看:学生观察后总结出(1)上皮组织的共同特点—细胞形态结构统一,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
极少(体会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上皮组织的保护作用主要是体现在物理防护方面(补偿磨 损、机械阻挡等)。
师问:上皮组织是怎样与其他组织连接在一起的呢?
出示:疏松结缔组织(皮下撕片)、致密结缔组织(肌腱或韧带)、坚固性结缔组织(硬骨或软骨 组织)、浆液性结缔组织(血液)和脂肪组织等。这些都是结缔组织,分布非常广泛。 师问:同学们观察这些结缔组织在结构方面具有什么共性?与上皮组织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 生答:(2)结缔组织的共同特点-------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的量和成分都很丰富
归纳:由于结缔组织种类繁多,因此功能也是多种多样: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结缔组织的主要功能 ——连接、支持、保护(物理性保护和免疫等生物性保护)、营养和运输等作用。
师问:人体的运动功能是由什么结构完成的?人体的肌肉主要分布于哪些部位?什么部位的肌肉可 以受意识支配,什么部位的肌肉不可以受意识支配?它们在结构方面是否有区别?各有什么 特点呢?
出示:三种肌肉组织图:心肌、平滑肌、骨骼肌
观察:比较三种肌肉组织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的区别。
师问:这三种肌肉组织在完成各自的运动功能时各有什么特点呢?肌肉组织与前两类组织相比有什 么不同?
生答:(3)肌肉组织的共同特点-----细胞种类单一,细胞间质较少。主要功能是能产生运动。 师问:人体是通过什么结构,怎样控制肌肉组织收缩的时间和力度的呢?“你是否想过心脏为什么
会跳?手为什么能那么灵巧地活动?这些肌肉组织的运动是怎样被人体控制的呢? 生答:是大脑。
师讲:对。是大脑中神经组织细胞起作用。
师问:在人体内还有哪些地方也有比较丰富神经组织细胞呢? 生答:除了脑,还有脊髓、神经和皮肤等
师问:神经细胞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有什么作用? 出示:神经细胞的图形。观察神经细胞的结构。
生答:(4)神经细胞的共同特点---- 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师讲: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在人体内是怎样分布的呢?我们以皮肤为例。 完成:书上的活动-----皮肤的结构: 师讲:
学生归纳:现在你知道动物四大基本组织的特点了吧! 并填写表格: 组织 结构特点 分布 主要功能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