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美学基础》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四章自然美与社会美(人卫版)

来源:九壹网


《美学基础》第四章 “自然美与社会美” 同步练习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1、根据_______的程度,自然美可分为两种类型。

2、生物包括_____和_____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3、_______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

4、_____和_____可充分体现自然美的形式特点。 5、自然美不涉及_____和_____的利益关系。

6、社会美是美的______、_____、____的形态。

7、社会实践愈丰富、愈发展,社会美就愈_____、愈_____ 8、_____是社会美的最好表现形式,是人类进步的___

9、社会美体现在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其核心是____和_____ 10、社会美的基础是______,一切美的形象都来自_____。 11、______充实了社会美。 二、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5分) 1、自然美

2、社会美

3、社会美的功利性

三、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项以上的答案,共9分) 1、下面哪几项属于未经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美( ) A 山水 B 园林 C 天象 D 气象 E 生物 F 建筑 2、自然美的特征包括( )

A 自然性 B 阶级性 C 多面性 D 民族性 E 全人类性 F 时代性 3、社会美的特征不包括( )

A 功利性 B 侧重于形式 C 社会性 D 差异性 E 共同性 F 民族性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审美主体在领略欣赏自然美时,应具备哪些条件? 2、社会美具有哪些作用?

1

五、论述题(共16分) 请阐述社会美的具体内容?

《美学基础》第四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人对自然物改造 2、动物 植物 3、自然物自身的特征 4、色彩 声音 5、民族 阶级 6、最直接 最深广 最常见 7、丰富 发展 8、心灵美 9、人 劳动美 10、劳动美 劳动 11、科学实验 二、名词解释

1、自然美:是指客观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的美,也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即能够引起审美主体愉悦的自然物的生动形象。

2、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的美,它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经常表现为对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品德、智慧、性格、才能等的积极肯定。

3、社会美的功利性:是指对社会有益、有利、有用的特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善。

三、多项选择题

1、ACDE 2、ACE 3、BDE 四、简答题

1、审美主体在领略欣赏自然美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①要有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声音美的耳朵。

②要有适宜的审美心境,忘却物欲、功利、烦恼、忧愁,进入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

③要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和正确的审美观。④要掌握一定的审美方法。

2、①社会美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②社会美能提高人的文明层次。 ③社会美可丰富人的社会实践。 ④社会美能美化人的社会生活。 五、论述题

社会美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丰富的劳动美。

劳动创造了人类,即审美主体。

劳动创造了美的产品,包括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的美。 劳动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劳动展现了人类的协作和组织美。 劳动进一步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多姿多彩的生活美 社会斗争的美

日常生活的美,包括美的日常生活、美的社会风尚和美的环境。

2

富于创造的劳动主体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人的内在美。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