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快广西经济发展 推进和谐广西构建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卷第7期 2006年7月 经济与社会发展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OL.4.No.7 JUL.2006 加快广西经济发展 推进和谐广西构建 周永明 [摘对策。 要]文章论述了加快广西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广西的关系,提出了加快广西经济发展措施与构建和谐广西的 [关键词]广西;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广西 [作者简介]周永明,广西财蕴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广西大学2004级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054—04 广西“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 就,“十五”计划主要目标提前完成,实现了从温饱 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即在共 同体内互相促动的关系。经济加快发展才能推动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发 展,又能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社会是由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互相促动发展,生产力 向总体小康的跨越,是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十一五”时期将是广西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如何加 快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 广西、平安广西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构建,是一 个迫切需要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一发展促动生产关系前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又能 促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就会阻 碍生产力发展,破坏生产力发展,乃至促退生产力。 、决定上层建筑,促动上层 正确对待加快经济发展与推进构建 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建筑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可以促使后者 加快发展,反之阻碍乃至破坏经济发展。可见,加 和谐广西的关系 1.加快经济发展是基础、是关键 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也是构建和谐广西的基础和关键。抓好加快经济 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是当务之急,是要全力以赴来抓好的。通过 改革开放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各个 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相协调发展, 从而使经济更大发展,广西更加和谐,更快实现跨 快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和谐广西构建的关系, 是互相促动的关系。 4.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广西共同推进 加快经济发展有了经济基础、物质基础,才能 为构建和谐广西提供经济条件、物质条件,把构建 和谐广西顺利推进;而构建和谐广西为加快经济发 展创造精神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和人力保证、 智力支持,就能够推进经济加快发展,从而实现协 调发展、良性循环,共同推进,使经济发展加快,和 谐广西构建更好。 越进人全国经济中等以上发展水平的行列。 2.构建和谐广西是目标、是方向 构建和谐广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目标与方向的具体化,是与社会主义现优化建设相 统一的。构建和谐广西,是使广西经济更加富裕、 文化更加发达、生态更加良好、家庭更加平安、整个 社会更加和谐。构建和谐广西必将使人民群众生 活更加幸福安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物质基础、 政治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更加稳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显示出来。 二、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的举措 为了力争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 转变增长方式过程中,实现到2010年广西人均 GDP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把富民兴桂新跨越大 大向前推进,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主要措施是: (一)抓住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 快发展 3.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广西互相促动 5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根 本要求。要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为了人,一 切依靠人。生产为了人的消费需要,消费推动生产 发展。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实问题 人手,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经济保障供 给,发展社会事业,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物质精神生 活需要。 2.要实施人才兴桂战略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注 重人才培养,搞好人才资源培养建设,放手让更多 党政人才、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涌现出 来,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营造人尽其才、 人才辈出的环境氛围,促进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为 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推进经济加快发展, 3.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一条重要措施就是要合理 调节收入分配。我们知道,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影 响生产——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因为人是生 产力主体,是生产力决定因素、最积极因素。因此, 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制度。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注重分配公平,着力 提高广大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使在经济发展基础上 逐步增加贷币收入,从而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 极性——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使经济加快发展 起来。 【二)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 1.发展沿海经济 我区沿海诸多城市经济力已具备一定规模和 水平,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加之国内外形势很 好,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使环北部湾经济圈崛起时机 已成熟。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发发展创造条 件,抓好新旧园区建设和工业项目布局和实施,以 壮大经济实力;抓好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配置和引 进,以适应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把沿海经济 多快好省地向前推进。 2.发展特色经济 发展特色经济。即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有着广阔 市场前景,既具有吸引力,也能增强经济力。例如, 发展蔗糖、铝品和旅游等等广西特色产业、优势产 业,能为企业、地方和人民群众带来好处。2005年 11月25日在南宁市召开的中国西部城市市长论 坛首届峰会上,南宁、北海和柳州被评进入西部15 个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先进城市之列。应当在这 个基础,发展更多特色经济,从而使广西经济总量 增加,经济质量提高,更能有效地开拓国内外市场。 3.发展城市经济 2005年l1月,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玉林、 桂平、北海七市被选人“2005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 市200强”。应当按照(1)知各度,(2)美誉度,(3) 诚信度,(4)满意度,(5)影响力,(6)投资环境, (7)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8)人居环境,(9)空气 质量,(1o)水质量,(11)发展潜力,(12)综合竞争 力,(13)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等指标,创建和评 定出更多先进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 (三)抓住服务经济 1.增大现代服务经济 金融、保险、物流、信息、租赁和社会等现代服 务经济要加大发展力度。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 息技术改造经济,提升服务经济水平,加大服务经 济比重,从而更好地为工业、农业、经济服务,促进 工农业经济发展。要坚持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国际化发展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 制度,促进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增大生活服务经济 特别是社区服务经济和农村服务经济要加大 发展,因为它们直接为居民生活服务,发展潜力很 大,对于经济发展、生活便利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 意义。只要有市场、有需求,就应鼓励、吸引和支持 其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3.增大城市服务经济 要把它放在优先位置,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 的产业结构。这是提升经济市场化、产业化、现代 化和目标化的标志和措施。要制定发展计划和采 取有效措施,使其加快发展。按照国际一般标准, 提高服务经济比重到占国民经济的50%一60%以 上,才能实现经济现代化或基本现代化。为此,必 须着重抓紧抓好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 (四)抓住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1.强化县域经济 实质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农业、经 济加快发展,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较快地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 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教育科技发展和人力开发,充 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市场和赢利见好的产 业。把县域经济——县域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以 增强县域经济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力,增加县域 居民收入和提高贷币购买力水平。要健全扶持机 制,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边、山、穷县域经济 5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发展。 2.强化参与泛珠三角区域(9+2)经济合作 广西近邻粤港澳琼,地处中国大陆中部,背靠 大西南,有三个大港、西江和通达的公路、铁路与泛 珠三角区域联系,既密切,又方便。应当发挥地理 优势东靠西联,主动接受产业与资金转移,把富裕 劳动力转移,以加快经济发展。 3.强化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10+1) 建设 广西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我国与东盟唯 一有海陆接壤通道的省区,有明显地缘优势。应办 好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以扩大影 响力和吸引力。应加强合作,南向发展,努力发展 发达的加工制造业、旅游会展业和现代物流中心、 信息中心,应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南 宁一海陆”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过程中 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推进广西经济加快发展。 三、构建和谐广西的对策 (一)建设富裕广西 1.努力执行和实施广西“十一五”规划,增强 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 “十一五”时期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时 期,“十一五”规划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规 划。由于它坚持以人为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 把经济社会引人快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轨 道。因此,认真实行、实施和实现规划,必将加快工 业化、城市(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国际化进 程,必将增强广西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 2.着力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以 增强居民收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工做,才能有收人和增加 收人,逐步走向富裕。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 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发展就业 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多种所有制的 中小产业,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强化政府促 进就业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 业培训,使更多劳动者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从而能不断地增加收入,走上富裕道路。 3.大力保护家庭财产,提高居民富裕水平 首先是鼓励勤劳致富。依法保护合法经营,保 护个人和家庭财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是鼓励知识致富。保护知识产权。提倡 56 多学习,多发明、多创新、多创立自主品牌,使知识 变成为财富,知识使劳动者致富。 再次是鼓励兴业致富。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支持企业和个人到境外国外创业立业,赚取利润。 通过经济增值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使广西加快走 人富裕省区行列,个人走上富裕道路。 (二)建设文化广西 1.办好文化事业和产业,加快文化经济发展 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投人,加多社会对文化产 业投资,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繁荣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和影 视业,创造更多有文化价值和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 求的优秀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城乡人民需要,不断 发展壮大文化经济。继续搞好“三下乡”,让广大 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做好文化企业,发展组建文化企业集团 (公司) 为了建设文化广西,适应文化市场发展需要, 要组建文化企业集团(公司),壮大文化市场主体。 例如,到2005年9月底止,接力出版社资产比15 年前成立时增长96倍,年产值3亿元,在全国573 家出版社(公司)少儿图书市场占有率3.8%,位居 全国第三,总体市场占有率居26位(见《南国报》 2005年11月27日)。这就是做好文化企业的例 子。应当继续把文化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3.搞好文化市场管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 生活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支持健康文化发展、 抵制腐朽文化的市场社会环境氛围,开拓国际文化 市场,开展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更 多的文化产品(精品)走进国际市场。 (三)建设生态广西 1.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要做到节约 资源和保护好自然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 源相协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 持续发展,推动广西走上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生产 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处理好增产与节约、开源与节流的关系 要坚持增产与节约并重、开源与节流并重,节 约在先、节流在先的原则。推进节能、节水、节地、 节材和节约劳动力的活动,加强资源和能源的综合 利用、循环使用,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系统和 制度,推行节约生产与清洁生产,淘汰消耗高、污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形成低收入、低消耗、 2.完善综合治理机制,搞好社会治安 低排放和高效率(益)的节约型的生产增长方式, 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 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倡导文明健 防控体制建设,深人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及时依法 康、节约,反对浪费的风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以维护地方安全、秩序良好和 友好型的社会,实行增产节约、开源节流并重。 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护人民群众 3.处理好增加保护环境投入与强化保护环境 生命财产安全。 管理的关系 3.完善思想道德、法制和传统教育制度,提高 保护环境需要增加投入和强化管理。坚持预 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 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 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 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环保市场化、社会化 开放的时代精神,搞好思想道德、法制和传统教育, 和投资多元文化的机制,进一步加大投人和提高使 倡导爱国守法、诚信礼貌、友好团结、敬业奉献、勤 用率。除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职能用行政法律 俭奋发、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巩固增强全党全民 手段之外,还可以使用经济手段进一步加强管理, 团结拼搏的思想基础,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各 限制污染环境产业、产品和项目,搞好防治污染工 族人民保持努力有为的精神状态,共同为全面建设 作,从而实现生态平衡和环境良好。 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广西而奋斗。 (四)建设平安广西 4.完善应急联动系流,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 突发事件是新世纪各国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 需要 题。为了建设平安广西,必须完善应急联动系统, 建设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对突发事件管理体制和应对处理公共事 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 件运行机制,使之有力地保护人民,打击犯罪,从而 户和基本保险社会统筹,增强调剂能力,完善城镇 增强人民群众平安感,满怀信心地向实现富裕文 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城 明、安居乐业的目标迈进。 乡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制度,使社会成员各尽 所能、各得其所,减少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舒生] (上接第33页)企业的发展,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 使用制度,建立完善农村中小企业、农户的贷款抵 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发展社区金融机构、小额贷 押担保机制,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抵御信用风险的能 款组织、小型金融担保公司等多种类型的小型金融 力。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失信者进行惩 机构。金融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管理办法,就农村 罚,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小型金融机构的设立、运作、监管、退出等作出具体 和明确的规定,促使其走入正轨。 4.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为推动农业政策 [参考文献】 性保险的起步,政府应出台适度补贴和政策优惠, [1]张红宇.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绩效、缺陷与制度创 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投资设立农业保险机构。 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4,(2). 通过鼓励地方政府、农业大企业、社区集体经济组 [2]郑小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 织、农民个人各出一点资金,各级政府再补一点资 实选择[J].经济问题,2004,(2). 金的办法办保险;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险机 [3]吴晓灵.以有效农业金融政策促进农业优质快速发展 [J].金融与保险,2004,(1). 构适当减免所得税;对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再 [4]李琨.提高农民收入之途径:完善农村金融体制[J].宏 保险。 观经济管理,2001,(11). 5.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完善农村中小企业、农 户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农户信用等级评审和贷款证 [责任编辑:索原] 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