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研究

来源:九壹网
科技风2017年3月下理论研究

D01:10.19392/j.cnki.l671-7341.201706210

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研究

黄晨淅1

陈志伦1陈妍希2

1.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2.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创业者的成功,离不开他强大的心理素质。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心理活动调节着他们的行为,引导着他们的实践。在曰益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是当前大学生在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具备条件之一。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

心理的路径探索,也是在这股大学生创业热潮中必然要探究的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心理;环境;路径

大学生创业心理概述(一) 创业心理的概念

创业心理是个体个性心理特征的中一个具体分支,并通过创业者 在创业实践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出来,贯穿于创业者创业活动的始终,调 节并弓丨导着创业活动的开展,(是创业者能否成功创业的决定因素之一。

二)

创业心理的分类

创业心理是推动创业进程的一股重要力量,根据创业所处的不同

X阶段,笔者将创业心理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寸关于自我创业能力的认识与把握;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成熟度和抗

压能力;xf市场各要素的分析和把握能力等。

(三) 创业心理的重要性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5届毕即创业大学生 比例高达3.0%。其中,有一半大学生在创业3年后放弃创业,创业成功

率不足5%。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对市场各要素把握不够、抗 挫性低、缺乏资金和经验。由此可见,大学生只有具备成熟的创业心理, 才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创业浪潮中站稳脚跟。

二、 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呈现出了浮躁和理智两种反向特点。(一) 大学生创业浮躁心理的表现

1)大学生是创业群体中的潜力股,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过分狂妄自 大,忽略了当今市场竞争的激烈性,把创业简单化,在没有做良好的创 业规划及风险评估的前提下盲目开展创业活动。2)大学生缺乏实践经 验,对于产品信息,市场需求等通常靠主观臆断。3)大学生创业者普遍 偏向选择门槛较低、成功快的新媒体创业,却不愿从事那些技术含量高 的行业或服务业。

(二) 大学生创业理智心理的表现

1)大学生意气风发,充满自信,不畏失败。他们学习能力强,知识吸

收快,敢于创新,勇于维权,有利于其在创业中提高自身竞争力。

2 )大学生创业者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投身创业,证明了他们的勇 气、担当与责任感。

3 )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他们所接受的诚信教育、团队合作教育、 助人教育等助推了他们营造良好商业氛围以及创业的成功。

三、 当前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创业心理是当前纷繁复杂的创业环境相互影响、渗透的产 物。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创业心理形成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影响因素D

(一) 政策环境

十八大以来,政府简政放权,深化改革相关制度,放宽企业发展渠 道,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李克强总理在

首届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强调,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生力军。可见,国家为创业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和物质支持,这使得越 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

(二) 市场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带 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这要求大学生能与时倶进,敢于创新,提高自身

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0当然,在 激烈的竞争之中,有人越挫越勇,也有人一蹶不振。

(三) 学校环境

各大高校正努力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逐步建立并完善创业教育 体系。大学生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并提高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 和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许多高校还举办了大学生创业比赛,激 发大学生的兴趣与潜能,保持大学生创业的活力。

(四)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有一 些学生的家庭环境对他们开展创业更具优势。而有些大学生的家庭环 境不尽人意,这也许会挫败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但也会有一些大学生不 受之影响,在历练中走向成功。

四、对于如何培养良好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探索

创业心理贯穿创业全过程,因此对于培养良好大学生创业心理的 路径探索,势在必行。

(一) 加快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学生创业心理引导

各大高校应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不断寻求能够引导 大学生树立正确创业价值观的路径,。同时,高校创业教育应结合学生 创业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增加实验、实习等实践 项目在创业课程中的比重,让大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创业课程中得到充 分锻炼,建立并完善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二) 加大政府扶持,增强市场包容性

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高校应加强联系,共同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 园、大学生创业教育实习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系列全面便利的服 务。社会应该增强对大学生创业的包容性,杜绝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欺 压、排挤现象。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项制度,下派专 业人士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专项指导,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企业联动帮 扶系统,加强各项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的切实可行性。

(三) 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系统的创业价值观

就大学生自身来说,要敢于挑战自我,努力提升创业综合素质。大 学生创业者不能只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而要不断地在创业实践中更 新完善知识结构。在市场中积极寻求合作,协作竞争,共同进步,共同发 展。大学生创业者要在创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和抗 挫折能力,脚踏实地,形成务实的创业心理,并在敏锐的洞察中创造和 把握机遇,在成败、进退、得失之中权衡,实现自我能力质的飞跃。

创业,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场严格检验。兴趣、动机、需求等心 理因素是创业行为实现的催化剂。而大学生的意志力强大与否,洞察敏 锐与否,心态稳定与否等则是决定他们能否成功创业的关键心理因素。 总之,良好的创业心理奠定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成功 创业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张楠.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调查研究报告□.才智,2012(10):247.[2] 俞玮•十七大报告解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EO/OL].新华社,2008.

作者简介:黄晨浙(1995-),浙江金华人;陈志伦,吉林长春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