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来源:九壹网
工程管理・Engineering Supervision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李文博 / 新疆恒达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本文描述了在管理建筑工程上要加大力度的重要程度,剖析了建筑工程在质量管理上出现的状况,进而给出一定的建议。【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质量管理;状况;措施

我们国家基础产业中的一个就是建筑业,我们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建筑业的状况有很直接的联系。这些年,由于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得到发展,建筑业随之获得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这个飞速进步的时候,也出现了许多状况,目前建筑领域内最为注重的状况就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怎么样使建筑公司的管理更加制度化,把提升工程质量落到实处,是这个领域内比较热的话题。

一、加大力度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程度

(一)工程质量和社会的公众利益以及公共安全有直接联系在建筑的整个流程中,都涉及到质量问题,从工程的可行性探讨一直到建设策划的决定,这个过程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想要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着手于建筑的开始到结束的所有。举个例子,宁波大桥出现的坍塌状况,原因就是设计的质量不达标;九江城区长江大堤决口的原因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原料不达标。由上可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省会的公众利益以及公共安全有直接联系。

(二)工程质量是建筑公司生存以及发展的保障

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各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用质量来保障地位,是各大公司共有的认知。很多的实际例子都证明,工程的质量和本公司今后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如果忽略了工程质量的管理,不树立自己公司的形象,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落下脚步,最后脱离市场。

(三)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建设效益的基础

工程的质量和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快慢有直接联系,如果工程的质量不达标,就是一种很大的耗费。如果质量出现状况,就需要修护等,这期间的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等都是一笔大的耗费,还有质量如果不达标,使用的年限肯定会大大缩短,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对经济的一种损耗。所以,工程的质量问题是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把工程的质量管理放到第一位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出现的状况(一)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出现的状况

建筑员工的综合素质低。现在,建筑工程的主要工作人员就是农民工,但是这些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整体来讲偏低。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绝大多数没有被培训。所以,就没有质量意识以及基本的操作手段,因此会导致很多质量问题出现。还有些农民工为了私利,仅仅追求工程的快慢,最后导致工程质量出现不可挽回的状况。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不足。特别是高级的管理人员以及重要行业管理人员不足;工作人员的结构不稳定,布局出现状况,高质量管理人员越来越少;管理人员在体制上出现很大的问题:如今的管理人员构造会有很大的打击,主要体现在层次、专业、年龄、技能以及素质结构出现状况。

施工装备以及技能跟不上时代脚步。从很早开始,建筑领域就实施粗放式的运营,注重铺摊子,实施新的工程项目,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科学探究以及投资不多,不注重技能优化以及装置的完善;在支持科技创新上,严重落后,科学探究以及技能优化的投入很少;针对建筑法律、制度、专业技能指标没有精准的认识,设计和施工时很随意,这些或许都会导致建筑物以后出现质量状况。

(二)建设和监理部门的质量管理出现状况

建设部门在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时出现的状况:第一,对施工部门经验审核太松,导致新手部门进入建筑领域;第二,建设部

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针对上文所述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进而提高施工质量,需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是确保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做好材料质量控制和管理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施工前,一定要明确施工所需材料的数量以及类型,如有特殊需求,要规定生产厂家,针对上述要求制定材料计划,为材料的使用和采购奠定基础;(2)在施工材料采购中,采购人员一定要严格检查材料的合格证,严把质量关,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成本因素,要注意材料购买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3)在材料进场使用前,施工单位要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测试,避免在储存以及运输过程中,材料出现损坏的情况,确保材料质量。

2. 合理选择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是确保装饰装修施工的关键基础,因此,在选择施工技术的时候,要确保其应用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不同类型以及材质的施工材料,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并且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施工方针,其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以及便捷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3. 加强人员管理。

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以及有效的管理,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要从培训以及遴选两方式进行管理。其中遴选是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人员的不足以及缺口开展招聘工作,在招聘过程中,要保证录用的人员在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都满足施工要求。培训是指针对在装饰装修施工中涌现的新特点以及新变化,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开展系统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充分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施工质量。

4.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施工单位一定要完善装饰装修质量监管体系,其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途径。完善施工质量监管体系,施工单位要针对监管机制以及质量责任机制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且明确各个责任人的的管理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实效性,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对施工实行动态以及科学的监管,在现场可以通过测量法、实验法以及目测法等方法实行动态检测,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在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素质以及质量监管几方面存在问题,对施工质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抓住施工质量管理要点,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谭华国. 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要点解析[J]. 城市建筑, 2015(15):222-222.

[2] 刘晓亮. 基于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5(66):222-223.

[3] 崔星.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解析[J]. 建材与装饰, 2015(34).

[4] 游先华.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其管理[J]. 建材与装饰, 2016(6).

194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14期

NEW SILK ROAD HORIZON大陆桥视野公路工程中水泥的检测技巧

王   凯/甘肃路桥第三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分析公路工程中,水泥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实际意义,检测的技巧。【关键词】水泥检测技巧

引言

水泥虽然是公路工程使用的大宗原材料,却不是试验室检测的重点。因为在国家大力调整产能过剩的形式下,厂商的实力都很强,不合格的水泥产品几乎不见;并且,如何做检测,试验规程中有详细的步骤。既如此,为何还要撰文探讨水泥的检测?

原因有三:

其一,水泥的检测专业性强,依惯例需要由专人负责,不经过长期的磨练,难以胜任。历年来,质量监督部门都把沥青和水泥的检测作为比对试验项目来实施,以此来考核试验室的技术水平。

门收到施工企业的“红包”,导致施工时出现不管的状况,最后很多的质量状况产生,出现了“腐败工程”;第三,对施工时候的原料和技术等监察不够严格,尤其是对隐蔽工程忽略了跟踪监督;第四,一味追求工程进度,导致很多过程的修护时间缩短,导致质量出现隐患;第五,业主部门的管理不严,设计一直改变,导致施工部门对返工产生厌倦;第六,工程结束后,审核门槛太低,不达标的工程流入社会;第七,要求施工部门带资建设,滞留工程的进度款,进而导致工程的质量出现状况。

建设监理制度出现状况:第一,监理费用太低,干扰了建设监理企业的稳定发展;第二,体制有缺陷,使监理部门的监督权力不足,直接干扰建设监理效用的展现;第三,建设监理人员太少,尤其是掌握技术和管理连两者的高层次人员不足;第四,监理部门自己的管理制度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自,体制不够完善,没有办法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第五,监理主要人员的专业不对口,缺少对应的执业资格考试证书等。

(三)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察出现状况

政府质量监督性质和目前的监督模式有差异。因为长时间来,由于计划经济模式出现的包办式的监察手段还存在,监督人员一直停留在以前的思想,只是签名准许,胡乱评价,随便命令。所以如今的质量监督手段还是注重监督实体质量,参与许多隐蔽工程检查,政府质量监督的执法性质无法发挥。

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政府质量监督的性质有差异。工程质量监督的执法单位就是质量监督部门,其性质就是依法行政。然而目前的监督人员就算是技术素质达标,但是因为长久的职业和认知上的惯例,通常都是把自己当成是技术管理人员,掌握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太低、依法行政的意念不够,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之间差距不小。

三、加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力度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制度系统

树立严格的建筑许可体制。构建完善的建筑市场许可体制,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体制得以落实。

落实严格的建筑工程招投标体制。招投标制的落实不只展现出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理念,也推动公司之间公平竞争、改善经营管理、技术进步,还能够避免建筑市场内的腐败行为,充分的展现出市场运行体制的效用,进而推动我们国家建设领域的进步。

使建筑工程建设监理体制更加完善。建设监理能够改善建设项目设置庞大的工程指挥部或工程部的手法,这样做就不会因为只有一次教训,而没有二次经验的低程度建设,不会使项目指挥长身兼行政主管领导和建设管理两个职位,对工程的监察有帮助。

(二)加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基础性建设的力度

质量教育培训。针对不一样的人员,采取不一样的方式。就管理者而来讲,注重培训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和管理手段以及技术

其二,具体到某个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会同时用到多个品种、多个强度级别的水泥,客观上要求迅速对水泥性能做出判断。蹩脚的检测员对试验规程生搬硬套,不知变通,效率低下。

其三,限于人员的知识结构,对各项指标的用途认识不清,不能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区分检测项目的重点,劳而少功。

笔者在深入把握水泥检测试验规程的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反复地实践印证,探索出一些技巧,供同行参考。

一、凝结时间

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第3.2.2款:所用的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业务等角度;就专业技能员工来讲,注重培训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技能角度;就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来讲,注重加大力度培训技术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等角度。

质量责任制。把质量的管理和落实放到所有工作人员肩上。落实注重预防、防检结合的手段,如果出现质量状况,就能够马上查明责任,进而实施对应的措施来处理,从而保证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是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它能够把错综杂乱的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以及简单化,进而确保组织的生产运营或业务管理活动可以高效、精确实施。利用标准化保证质量,提升效率。

(三)全面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职能

确保工程建设严格依据基本建设程序实施。政府发挥的效用是完善法规,公平实施,构建一个高效和公平,可以互相监督与制约的建筑领域。

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的详细工作。第一,依照国家与部门(地区)出台的相关制度与技术指标来监察本地区的建设工程质量;第二,监督工程承包部门给出的工程质量层次,审核和项目相关的部门给出的工程项目质量评定报告;第三,监督勘察设计和施工部门以及工程监理部门承建工程;第四,监督对工程质量技术指标准确落实,对严重质量事故进行处置;第五,督促自己地方的建设公司构建完善的工程质量审核体制;第六,审核建设公司质量监察员工的资格,并且依照规定实施对应的检验方式;第七,抽样检查自己地区建设项目的装置,提供相应的合格报告。

(四)使建设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更标准

规范建设部门的市场行为。第一,使业主的发包行为更标准。第二,加大力度监察业主的建设投资。

规范设计施工单位的市场行为。第一,规范公司的市场竞争。加大力度监察市场,杜绝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承包、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等。第二,构建完善的公司内部质量确保系统。构建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质量责任制;构建工程质量的控制制度;严格审核手续。针对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工作、技术工作等,要求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1,07:227-228.

[2]刘迎心,李清立.建筑工程质量的一种评价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12,01:96-99.

[3]周定洋,王君波.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10,06:163.

[4]洪军,薛淑华,赵雪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之浅见[J].辽宁建材,2013,02:70-71.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14期  1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