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实用新型专利]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936751 U(45)授权公告日 2018.10.02
(21)申请号 201820294299.X(22)申请日 2018.03.02
(73)专利权人 徐州盛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新店镇
大湖工业区民心路1号(72)发明人 李晨 李洪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67
代理人 马广旭(51)Int.Cl.
F27B 9/26(2006.01)F27B 9/4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936751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57)摘要
涉及先进制造与自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
动化以及高效通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炉体和循环传送装置,所述循环传送装置一端设置在炉体内部,另一端设置在炉体外部;所述设置在炉体外部的循环传送装置侧分别设有卸料区和送料区,所述卸料区与循环传送装置之间设有卸料机械手,所述送料区与循环传送装置之间设有送料机械手;所述循环传送装置包括环形轨道和设置在环形轨道上的一组送料小车,所述送料小车上安放有储料框,所述送料小车连接有传送驱动装置;进行自动的送料、烧结和卸料动作,实现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并且可以连续不间断的工作,物料成框运送和搬运,烧结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的烧结生产工作,节省生产空间。
CN 20793675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和循环传送装置(2),所述循环传送装置(2)一端设置在炉体(1)内部,另一端设置在炉体(1)外部;所述设置在炉体(1)外部的循环传送装置(2)侧分别设有卸料区(3)和送料区(4),所述卸料区(3)与循环传送装置(2)之间设有卸料机械手(5),所述送料区(4)与循环传送装置(2)之间设有送料机械手(6);所述循环传送装置(2)包括环形轨道(201)和设置在环形轨道(201)上的一组送料小车(202),所述送料小车(202)上安放有储料框(203),所述送料小车(202)连接有传送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每个送料小车(202)内的独立驱动装置,所述送料小车(202)设有驱动轮,所述独立驱动装置与驱动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为传送牵引链,所述一组送料小车(202)依次与传送牵引链连接,所述传送牵引链形状与环形轨道(201)相适应,所述传送牵引链连接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动力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设有上加热区(101)和下加热区(102),所述上加热区(101)和下加热区(102)分别设有一组加热装置(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传送装置(2)设置在上加热区(101)和下加热区(10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区(101)还设有一组风扇(10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区(101)和下加热区(102)内分别设有一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装置(103)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201)为方环形轨道,或圆环形轨道,或椭圆环形轨道。
2
CN 207936751 U
说 明 书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以及高效通用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
背景技术
[0002]烧结炉是指使通过烧结使物料获得所需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专用设备,常用于粉末压坯后的烧结、硅片上浆料烘干及栅线烧结,以及半成品零件的再次烧结处理。
[0003]目前,半成品零件的烧结要先通过烧结炉进行烧结,然后通过冷去区进行冷却,整体生产线长度过大,且生产效率低。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减少生产线长度且提高生产效率的烧结装置,以满足生产空间与生产量的要求。实用新型内容
[0004]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进行自动的送料、烧结和卸料动作,实现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并且可以连续不间断的工作,物料成框运送和搬运,烧结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的烧结生产工作;且循环运送的方式缩短了烧结炉长度,节省生产空间。
[000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包括炉体和循环传送装置,所述循环传送装置一端设置在炉体内部,另一端设置在炉体外部;所述设置在炉体外部的循环传送装置侧分别设有卸料区和送料区,所述卸料区与循环传送装置之间设有卸料机械手,所述送料区与循环传送装置之间设有送料机械手;所述循环传送装置包括环形轨道和设置在环形轨道上的一组送料小车,所述送料小车上安放有储料框,所述送料小车连接有传送驱动装置。[0006]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每个送料小车内的独立驱动装置,所述送料小车设有驱动轮,所述独立驱动装置与驱动轮连接,所述每个独立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单元连接。[0007]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为传送牵引链,所述一组送料小车依次与传送牵引链连接,所述传送牵引链形状与环形轨道相适应,所述传送牵引链连接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动力装置连接。[0008]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所述炉体内设有上加热区和下加热区,所述上加热区和下加热区分别设有一组加热装置。[0009]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所述循环传送装置设置在上加热区和下加热区之间。
[0010]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所述上加热区还设有一组风扇。[0011]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所述上加热区和下加热区内分别设有一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3
CN 207936751 U[0012]
说 明 书
2/3页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所述环形轨道为方环形轨道,或圆环形轨
道,或椭圆环形轨道。
[0013]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进行自动的送料、烧结和卸料动作,实现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并且可以连续不间断的工作,机械手搬运整个储料框,物料成框运送和搬运,烧结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的烧结生产工作;且循环运送的方式缩短了烧结炉长度,节省生产空间。[0015](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送料小车的运行独立控制,操纵灵活方便,可根据生产需要自行增减送料小车数量。[0016](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使用传送牵引链进行所有送料小车的牵引,使整体的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设备成本和生产成本。[0017](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上加热区和下加热区同时对储料网框内的物料进行加热,使加热效率高且加热均匀。[0018](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风扇可以促进热量的循环,使炉内升温均匀,提高烧结质量。[0019](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温度并传递给控制单元,使得烧结温度可控,烧结稳定性好。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的循环传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0022]图中:1-炉体,101-上加热区,102-下加热区,103-加热装置,104-风扇,2-循环传送装置,201-环形轨道,202-送料小车,203-储料框,3-卸料区,4-送料区,5-卸料机械手,6-送料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化高温烧结炉,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炉体1和循环传送装置2,所述循环传送装置2一端设置在炉体1内部,另一端设置在炉体1外部;所述设置在炉体1外部的循环传送装置2侧分别设有卸料区3和送料区4,所述卸料区3与循环传送装置2之间设有卸料机械手5,所述送料区4与循环传送装置2之间设有送料机械手6;所述循环传送装置2包括环形轨道201和设置在环形轨道201上的一组送料小车202,所述送料小车202上安放有储料框203,所述送料小车202连接有传送驱动装置。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每个送料小车202内的独立驱动装置,所述送料小车202设有驱动轮,所述独立驱动装置与驱动轮连接,所述每个独立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为传送牵引链,所述一组送料小车202依次与传送
4
[0024]
CN 207936751 U
说 明 书
3/3页
牵引链连接,所述传送牵引链形状与环形轨道201相适应,所述传送牵引链连接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动力装置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炉体1内设有上加热区101和下加热区102,所述上加热区101和下加热区102分别设有一组加热装置103。所述循环传送装置2设置在上加热区101和下加热区102之间。所述上加热区101还设有一组风扇104。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加热区101和下加热区102内分别设有一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装置103均与控制单元连接。[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轨道201为方环形轨道,或圆环形轨道,或椭圆环形轨道。[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
CN 20793675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