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公共建筑、居住建筑)
2015年7月
1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前 言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和天津市现行有关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工作,帮助设计单位提供正确完整的设计文件,保证建筑节能设计的深度和质量,根据《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管理办法》(津建科[2013]504号)、《市建设交通委、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要求的通知》(津建科 [2013]291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建筑节能的设计情况,编写本专篇。
本专篇依据《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进行编写,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个篇章,每个篇章又包含节能设计概况、节能设计依据、节能设计做法(建筑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等内容。
本专篇适用于天津市民用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
本专篇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交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编写人员:刘 军、刘祖玲、刘幸坤、刘用广、王 莉、张小萍、董志欣、董 欣、
赵现坤、韩 夜、赵宏玫、周古舜、张淑英、陈 露、王 蓬、刘 嘉、 刘水江、刘 伟
审查人员:顾放、李宝瑜、王丽雯、刘建华、周国民、李勇刚、只云波、尹秀伟
2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编写说明
1. 依据《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管
理办法》(津建科[2013]504号)、《市建设交通委、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要求的通知》(津建科 [2013]291号)等文件,天津市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应有《建筑节能设计专篇》,且独立成篇,设于施工图建筑专业设计总说明中。 2. 本专篇适用于天津市民用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对于既有建筑的节能
改造工程可供参考。
3. 本专篇编写的依据是《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
《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及国家和天津市现行相关标准。
4. 本专篇包含了较全面的技术内容,各具体工程项目应根据项目内容和设
计范围进行相应合理调整。本专篇使用过程中,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若有新的版本时,设计人应按新的有效版本对专篇中有关设计依据等内容进行核查与调整,以使专篇中内容符合相关有效版本的要求。 5. 本专篇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部分。
6. 《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应根据各专业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内容,对建筑
节能设计情况进行综合论述,同时应提出建筑节能设计的做法及相关技术要求。
7. 设计项目如有其它设计内容在本专篇的编写中未涵盖的,应添加补充。 8. 楷体字为对本专篇的说明,在正式设计图纸中不出现,仅供参考。
3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目 录
第一部分 公共建筑 .......................................................................................(1)
公共建筑(甲类) .......................................................................................(1)
一、 节能设计概况 .......................................................................................(1) 二、 节能设计依据 .......................................................................................(2) 三、 节能设计做法 .......................................................................................(2)
(一)建筑专业 ........................................................................................(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甲类) ................................................(4) (二)给排水专业 ...................................................................................(7) (三)暖通专业 ........................................................................................(8) (四)电气专业 ........................................................................................(9)
公共建筑(乙类) ...........................................................................................(13)
一、 节能设计概况 .....................................................................................(13) 二、 节能设计依据 .....................................................................................(14) 三、 节能设计做法 .....................................................................................(14)
(一)建筑专业 ......................................................................................(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乙类) ................................................(17) (二)给排水专业 ..................................................................................(19) (三)暖通专业 ......................................................................................(20) (四)电气专业 ......................................................................................(21)
第二部分 居住建筑 ......................................................................................(23)
一、 节能设计概况 .....................................................................................(23) 二、 节能设计依据 .....................................................................................(24) 三、 节能设计做法 .....................................................................................(24)
(一)建筑专业 ......................................................................................(2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28) 居住建筑节能权衡判断登记表 .....................................................(29) (二)给排水专业 .................................................................................(32) (三)暖通专业 ......................................................................................(33) (四)电气专业 ......................................................................................(35)
4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甲类)
第一部分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甲类)
一、 节能设计概况
(列出本项目基本情况及相关指标) 1、 工程名称:________ 2、 建设地点:________
3、 气候区属: 寒冷(B)区(天津市)
4、 建筑类型:□教育 □办公 □酒店 □商业 □医疗卫生 □其他类 □___和___综合类 5、 建筑面积(㎡):地上________ 地下________ 半地下________
节能计算面积A0(㎡):地上________
6、 建筑层数:地上______层,层高______m;地下______层,层高______m;
建筑总高度:______m 7、 建筑主朝向:________
8、 主要结构类型:□ 剪力墙 □ 框架 □ 钢结构 □ 砌体 □ 其它_______ 9、 是否采用产业化模式:□ 是 □ 否
10、 采用保温体系 □外保温 □单一保温 □夹心保温 □复合保温 □内保温 11、 设计方法:按设计总能耗指标计算法进行节能设计
12、 体形系数S=________ □ 满足限值_____的规定 ;□ 不满足限值_____的规定。 13、 采用保温材料:外墙______________ 屋面______________
防火隔离带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外遮阳措施:□ 无 □有;朝向______________
15、 主要外门窗类型:□PVC □塑钢窗 □木窗 □金属窗 □其他____________ 16、 本工程非采暖空间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甲类)
18、本工程选用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图集的名称、编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节能设计依据
(列出国家和天津市现行有关建筑节能的设计规范名称及版本号) 1、《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53-2014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 节能设计做法
(一)建筑专业
1、围护结构所采用的保温材料的性能见下表
1) 主要围护结构采用的保温材料、墙体材料其热工性能参数如下:
密度 标准值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 修正系数(α) 备 注 燃烧性能等级 使用部位 选用依据 保温材料名称 蓄热系数 S λ (kg/m3) 〔W/(m•K)〕 〔W/(m2•K)〕 2) 采用外门窗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节能登记表 2、主要围护结构选用的保温材料、构造做法及所达到的设计指标详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注:表中构造做法为节能计算主要构造做法,详细做法详见营造做法表) 3、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
(主要内容应包括:本项目围护结构如梁、柱结构性热桥部位,外墙挑出构件、附墙构件,门窗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变形缝处屋面、外墙的缝隙,穿墙孔洞缝隙,底板、顶板,
2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甲类)
遮阳措施,外窗可开启指标以及特殊部位等各个部位的构造做法或措施以及具体性能指标,注明符合相关规范条款的规定。)
1) 梁、柱结构性热桥部位保温做法为______________,其传热系数为______________。 2)建筑的□东、西向 □南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设置外部遮阳,建筑物外遮阳系数、外窗的综合太阳得热系数详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3)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为 ,其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占所在房间外立面面积的 %,满足不应小于所在房间外立面面积的10%规定要求;当透光幕墙的开启面积不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通风换气装置。
4)西北向主要出入口处的外门采取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_____________ 。 5)地下室、半地下室外墙保温措施:地下室、半地下室使用功能:__________________ 。与土壤接触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外墙保温层与室外地坪以上外墙保温层衔接;与土壤接触的地下室外墙的保温材料层热阻为______,与土壤接触的地下室顶板的保温材料层热阻为______;与室外空气接触的供暖空调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下沉式广场、有透光顶的步行街等)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3.3.2、表3.3.4的规定。
6)当建筑采用透光全玻幕墙时,按同一立面围护结构透光面积(含门窗和玻璃幕墙)加权计算平均传热系数________,透光全玻幕墙中非中空玻璃的面积占同一立面透光面积(含门窗和玻璃幕墙)____%,不超过15%,符合3.3.11条的规定。
7)外门窗框与墙之间的缝隙,采用发泡聚氨酯高效保温材料填堵,其洞口周边缝隙内外两侧采用___________密封,当外窗安装采用金属附框时,附框内满填___________保温材料,且外墙外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附框,门窗上口做滴水线。符合《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3.12条的规定。
8)外门窗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保温措施为___________,其门窗洞口室内部分侧墙面的温度为___________,不低于10℃,符合《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3.12条的规定。
9)凸窗不透光部分的传热系数为__________小于等于外墙传热系数;凸窗透光部分的传热系数为__________,均小于等于同一朝向外窗的传热系数__________。符合《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3.12条的规定。
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甲类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工程名称 建筑类型 节能计算建筑面积A0(m) 建筑设计总能耗指标限值(kWh/m2•a) 建筑设计总能耗指标(kWh/m2•a) 2 □教育建筑 工号 □办公建筑 □酒店建筑 建筑面积(m) □商业建筑 2 □医疗卫生建筑 建筑主朝向 □其它类建筑 □综合类建筑 ≤39 ≤38 ≤51 ≤68 ≤75 ≤62 ≤( ) 产业化模式 □ 是 □ 否 结构类型 □砌体 □框架 □框剪 □剪力墙 □钢结构 □其它( ) 传热系数K [W/(m2·K)] ≤0.35 ≤0.45 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 可见光透射比限值 /设计值 外墙 保温形式 □外保温 □单一保温 □夹心保温 □复合保温 □内保温 体形系数限值 体形系数设计值 围护结构部位 屋面 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 <0.4 ≥0.6/ ≥0.4 ≥0.4/ 作法说明 传热系数设计值 K [W/(m2·K)]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0.45 非透光外门 传热系数K [W/(m2·K)] ≤2.5 ≤2.3 ≤2.00 传热系数设计值 K [W/(m2·K)] 综合太阳得热系数设计值SHGCZ 外门窗(包括透光幕墙) 南 东 综合太阳得热系数SHGCZ -- ≤0.40 作法说明 4
西 北 屋顶透光部分 非中空玻璃的面积占同立面透光面积百分比(设计值/限值) 局部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非供暖(或间歇供暖)和供暖房间之间的隔墙(透光/非透光) 非供暖(或间歇供暖)地下室和供暖房间之间的楼板 局部围护结构 变形缝(两侧墙内侧保温时) 周边地面 ≤2.3 ≤2.0 ≤2.3 ≤0.40 -- ≤0.40 ○轴——○轴 层立面 %/≤15% 传热系数限值K [W/(m2·K)] 传热系数设计值 K [W/(m2·K)] 作法说明 ≤2.4/1.20 ≤0.60 保温材料层热阻限值R[ (m2·K) / W] ≥1.00 ≥0.80 保温材料层热阻设计值R[ (m2·K) / W] 作法说明 与土壤接触的地下室外墙和顶板 总热负荷(kW) 种类 ≥0.80 燃料种类 □燃煤 总冷负荷(kW) 热效率% 限值 台数 □锅炉 □热水机组 □燃油 □燃气 □燃气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冷 热 源 类 型 □废热 □工业余热 □市政热力 性能参数 制冷机/热泵机组类型 名义制冷量 名义制冷耗电/耗气量 名义制热量 名义制热耗电/耗气量 运行台数 冷水机组 □活塞式 □离心式 □螺杆式 变频(是□ 否□) -- -- 冷水(热泵)机组 □单元式空气调节 □溴化锂吸收式 □地源热泵 □多联式机组 5
性能系数 COP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IPLV 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 SCOP 能效比 EER 性能系数COP 部分负荷工况性能系数 0%~25% 水系统形式 空调冷水 耗电输冷(热)比 EC(H)R Tg≥55℃ 两管制热水 50℃≤Tg<55℃ Tg<50℃ 四管制热水 建筑照明功率密度(w/m2) 类型 太阳能热水 直接系统 间接系统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 总供热能力(kW) 集热器总面积m2 集热器安装方位 光伏组件安装面积m2 是否设置调峰加热设备(是□ 否□) 建筑专业负责人 暖通专业负责人 电气专业负责人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 限值 25%~50% 50%~75% 限值 0.0241 0.0043 0.0073 0.0259 0.00673 设计值 75%~100% 设计值 集热器安装倾角 综合效率系数 调峰加热设备形式 □锅炉 □热泵机组 补偿面积比 单位面积能耗值(kWh/m2) 耗电输冷(热)比 EC(H)R 0%~25% 限值 -- -- 25%~50% 水系统形式 空调冷水 Tg≥55℃ 两管制热水 50℃≤Tg<55℃ Tg<50℃ 四管制热水 50%~75% 限值 0.0241 0.0043 0.0073 0.0259 0.00673 设计值 -- -- 75%~100% 设计值 水平面年太阳能总辐射量kW·h/m2·a 地热水综合利用 调峰加热设备技术参数 岗位 姓名 签署 工程主持人 6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甲类)
(二)给排水专业
1、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城镇管网的供水压力 MPa,建筑的 层由
城镇管网压力供水,充分地利用了市政供水的压力。上部 层至 层采用 供水。
2、给水系统分区满足了下列要求:
1)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45MPa。
2)各层配水管用水点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各分区内 层至 层配水管配置 控压节流。
3)各分区分别设置加压泵,不采用减压阀分区。
3、生活给水加压泵采用变频调速泵组,水泵设计工况点位于水泵特性曲线高效
区的末端,水泵调速比例不低于0.75,变频泵组采用 控制,并配置气压水罐。
4、水箱设置水位显示,并具有报警功能。
5、给水系统的管材、阀门、洁具、附件满足了下列要求:
1)采用用水效率 级卫生洁具,并选用 节水型水嘴,坐便器冲洗水箱为 。
2)系统采用了低阻力的 管材和 管件。
3)选用了 阀门,满足了系统阀门省力节能、密封性能可靠,无泄漏的要求。
4)消防水箱(池)设置 消毒设施,延长换水周期,减少补水量。 6、冷却塔采用了 的方式,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造成浪费。 7、冷却水系统采取 进行水温控制,采用了 水处理措施,采取
了 水质监测等措施,冷却系统补水单独设置了计量。 8、生活热水系统采用 作为热源。
9、冷水、热水采用相同的供水分区,保证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集中热水供水系统设置了循环系统,循环管道为同程布置,不循环热水支管长度不大于 米。热水系统供回水管道、水箱等部位采取了 保温措施。
7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甲类)
10、室外地坪以上的生活污水、废水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直接排至室外。 11、游泳池和水上游乐设施水循环使用。采用高效混凝剂和 滤料的过
滤罐,滤速为 m/h,减少排污量;滤罐反冲洗水经 处理后回用于补水。
12、利用中水进行冲厕、洗车、冲洗地面、绿化浇洒。 13、庭院绿化采用 节水灌溉方式。 14、小区雨水利用的措施包括 。 15、建筑根据不同功能要求,在 设置水表等计量措施。
16、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为热源,太阳能热水系统保证率为 %。辅助热源
为 。太阳能热水系统分别设置贮热水箱和供热水箱并保温,满足24小时内热损失不超过系统蓄热量的 %。设置 系统保证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
(三)暖通专业
1、冷热源及末端形式 1)冷源形式: 2)热源形式: 3)末端形式: 2、冷热负荷
1)供暖热负荷(kW) 2)空调冷负荷(kW) 3)空调热负荷(kW) 3、能量计量
1)供暖系统热量计量装置的设置情况: 2)空调系统冷量和热量计量装置的设置情况: 4、冷热源设备的性能参数(名义工况下) 1)锅炉热效率: %
2)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
8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甲类)
3)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4)单元式机组能效比(EER):
5)多联式分体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 6)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 7)冷源的综合制冷系数(SCOP): 5、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
1)集中供暖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EHR= ≤ 2)空调冷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比 ECR= ≤ 3)空调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EHR= ≤ 6、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W/(m3/h)] Ws= 设计值Ws = 7、供暖系统的水力平衡措施: 空调系统的水力平衡措施:
8、供暖管道的绝热层材料、导热系数及厚度: 空调风管与水管的绝热层材料的最小热阻和绝热层最小厚度值: 9、供暖系统的监测、控制措施: 空调系统的监测、控制措施: 通风系统的监测、控制措施: 10、其它节能措施 □能量回收装置
□空调系统加大新风比运行 □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运行 □空调冷水系统大温差运行 □冷却塔供冷 11、其它能源利用情况
□废热 □余热 □可再生能源
(四)电气专业:
1、供配电系统:
9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甲类)
1) 供配电系统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具备高运行效率和电能质量,本工程变配电所深入电力负荷中心;
2) 本工程配电设计时保持三相负荷的平衡,不平衡度不大于 ; 3) 本工程功率因数经集中与就地补偿后,功率因数大于 。对于功率因数低,容量较大的用电设备或用电设备组,且离变配电所较远时,采取 无功功率补偿方式;
4) 本工程0.4KV配电线路工作压降不大于 ,一般电力干线的最大工作压降不大于 ,分支线路的最大工作压降不大于 ;
5)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谐波电压、谐波电流限值满足《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相关要求,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不大于 ,对于超出规定部分,及大型变频调速控制设备,均设有 相应措施。
6)本工程按照《天津市民用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设计标准》DB29-216-2013要求设置能耗监测系统。对 设置分项计量装置,系统同时对 等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项监测、计量、统计并监管能耗。
7)本工程采用 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安装容量为 。 2、节能产品的选择
1)采用低损耗、高效率节能环保型、噪声不超过环保规定的电力变压器;变压器技术参数选用满足《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13规范中 参数要求。
2) 采用 的柴油发电机组;
3) 采用低损耗的电气元器件,如 等; 4)电梯、提升设备选用具有 的产品。并具备 的功能。客用电梯具备 功能;自动扶梯、自动人行步道选用 的节能型产品;
5)本工程中电动机均选用符合国标GB18613-2002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要求的产品。 3、照明
10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甲类)
1)本工程照明功率密度值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规定的 值要求。具体设计参数值详附表:
主要功能房间 设计照度值 实际设计 功率密度 规范相关功率 密度值限制要求 备注 2)光源选择
(1)本工程一般照明采用 ; (2)本工程室外景观照明、道路照明不采用强力探照灯、大功率泛光灯、大面积霓虹灯、彩灯等高亮度、高能耗灯具,优先采用高效、长寿、安全、稳定的光源,如 等,景观照明应避免各种形式的光污染。
3) 照明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
(1)本工程设计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选用灯具效率不低于《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相关要求。选用主要灯具为 ,效率(或效能)为 。(列表表示)
(2)本工程采用直管形荧光灯均配用 镇流器; (3)本工程金属卤化物灯及高压钠灯均配用 镇流器; (4)荧光灯功率因数不低于 ,高强气体放电灯功率因数不低于 。
4)照明控制
1)本工程照明设计结合建筑使用条件及天然采光状况,合理进行分区、分组控制;
2)本工程 等部位均采用调光或降低照度的措施;
3)本工程建筑的 等部位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集中控制;
11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甲类)
4)本工程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4、控制与检测
1)根据《天津市民用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设计标准》DB29-216-2013的规定,设置能耗监测系统,详电施- 。;
2)本工程对 等系统设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详电施- 。
3)本工程对 等设置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详电施- 。
12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乙类)
公共建筑(乙类)
一、 节能设计概况
(列出本项目基本情况及相关指标) 1、 工程名称:________ 2、 建设地点:________ 3、 气候区属: 寒冷(B)区(天津市) 4、 建筑类型:________
5、 建筑面积(㎡):地上________ 地下________ 半地下________ 节能计算面积A0(㎡):地上________
6、 建筑层数:地上______层,层高:______m;地下______层,层高:______m;
建筑总高度:______m 7、 建筑主朝向:________
8、 主要结构类型:□ 剪力墙 □ 框架 □ 钢结构 □ 砌体 □ 其它_____ 9、 是否采用产业化模式:□ 是 □ 否
10、 采用保温体系 □外保温 □单一保温 □夹心保温 □复合保温 □内保温 11、 设计方法:按规定性方法进行节能设计 12、 体形系数S=________
13、 采用保温材料:外墙______________ ;屋面______________ ;
防火隔离带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外遮阳措施:□ 无 □有;朝向______________
15、 主要外门窗类型:□PVC □塑钢窗 □木窗 □金属窗 □其他___________ 16、 本工程非采暖空间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乙类)
18、 本工程选用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图集的名称、编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节能设计依据
(列出国家和天津市现行有关建筑节能的设计规范名称及版本号) 1、《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53-2014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 节能设计做法
(一)建筑专业
1、围护结构所采用的保温材料的性能见下表
1) 主要围护结构采用的保温材料、墙体材料其热工性能参数如下:
密度 (kg/m3) 标准值 蓄热系数 S λ 〔W/(m•K)〕 〔W/(m2•K)〕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修正系数(α) 备 注 燃烧性能等级 使用部位 选用依据 保温材料名称 2) 采用外门窗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节能登记表 2、主要围护结构选用的保温材料、构造做法及所达到的设计指标详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注:表中构造做法为节能计算主要构造做法,详细做法详见营造做法表) 3、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
14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乙类)
(主要内容应包括:本项目围护结构如梁、柱结构性热桥部位,外墙挑出构件、附墙构件,门窗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变形缝处屋面、外墙的缝隙,穿墙孔洞缝隙,底板、顶板,遮阳措施,外窗可开启指标以及特殊部位等各个部位的构造做法或措施以及具体性能指标,注明符合相关规范条款的规定。)
1) 梁、柱结构性热桥部位保温做法为______________,其传热系数为______________。
2)建筑的□东、西向 □南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设置外部遮阳,建筑物外遮阳系数、外窗的综合太阳得热系数详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3)西北向主要出入口处的外门采取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_____________ 。
4) 地下室、半地下室外墙保温措施:地下室、半地下室使用功能:__________________ 。与土壤接触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外墙保温层与室外地坪以上外墙保温层衔接;与土壤接触的地下室外墙的保温材料层热阻为______,与土壤接触的地下室顶板的保温材料层热阻为______;与室外空气接触的供暖空调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下沉式广场、有透光顶的步行街等)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3.3.3、表3.3.4的规定。
5)当建筑采用透光全玻幕墙时,按同一立面围护结构透光面积(含门窗和玻璃幕墙)加权计算平均传热系数________,透光全玻幕墙中非中空玻璃的面积占同一立面透光面积(含门窗和玻璃幕墙)____%,不超过15%,符合3.3.11条的规定。
6)外门窗框与墙之间的缝隙,采用发泡聚氨酯高效保温材料填堵,其洞口周边缝隙内外两侧采用___________密封,当外窗安装采用金属附框时,附框内满填___________保温材料,且外墙外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附框,门窗上口做滴水线。符合《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3.12条的规定。
7)外门窗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保温措施为___________,其门窗洞口室内部分侧墙面的温度为___________,不低于10℃,符合《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3.12条的规定。
15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乙类)
8)凸窗不透光部分的传热系数为__________小于等于外墙传热系数;凸窗透光部分的传热系数为__________,均小于等于同一朝向外窗的传热系数__________。符合《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3.12条的规定。
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乙类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工程名称 结构类型 围护结构部位 屋面 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非透光外门 围护结构部位 外窗(包括透光幕墙) 屋顶透光部分 局部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非供暖(或间歇供暖)和供暖房间 之间的隔墙(透光/非透光) 非供暖(或间歇供暖)和供暖房间 之间的楼板 局部围护结构 周边地面 地下室外墙和顶板(与土壤接触的墙和顶板) 冷热源类型 建筑照明功率密度(w/m2) 传热系数限值K [W/(m2·K)] ≤2.5 ≤2.5 工号 建筑面积(m) 外墙保温形式 传热系数设计值 K [W/(m2·K)] 传热系数设计值 K [W/(m2·K)] 综合太阳得热系数设计值SHGCZ 2 建筑主朝向 □砌体 □框架 □框剪 □剪力墙 □钢结构 □工业化 □其它( ) 传热系数限值K [W/(m2·K)] ≤0.45 ≤0.50 ≤0.50 ≤2.0 综合太阳得热系数限值SHGCZ -- ≤0.40 □外保温 □单一保温 □夹心保温 □复合保温 □内保温 做法说明 作法说明 传热系数设计值 K [W/(m2·K)] 作法说明 传热系数限值K [W/(m2·K)] ≤2.4/1.20 ≤0.60 保温材料层热阻限值 R[ (m2·K) / W] ≥0.80 ≥0.80 供暖热负荷(KW)/ 热指标(W/m2) / 作法说明 保温材料层热阻设计值R[ (m2·K) / W] 空调冷负荷(KW)/ 冷指标(W/ m2) / 空调热负荷(KW)/热指标(W/ m2)/ 17
类型 太阳能热水 直接系统 间接系统 可再生能源 集热器总面积m2 集热器安装方位 光伏组件安装面积m2 □ 采用 □ 未采用 集热器安装倾角 补偿面积比 综合效率系数 水平面年太阳能总辐射量kW·h/m2·a 太阳能光伏发电 地热水综合利用 岗位 姓名 签署 工程主持人 建筑专业负责人 暖通专业负责人 电气专业负责人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
18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乙类)
(二)给排水专业
1、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城镇管网的供水压力 MPa,建筑的 层
由城镇管网压力供水,充分地利用了市政供水的压力。上部 层至 层采用 供水。
2、给水系统分区满足了下列要求:
1)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45MPa。
2)各层配水管用水点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各分区内 层至 层配水管配置 控压节流。
3)各分区分别设置加压泵,不采用减压阀分区。
3、生活给水加压泵采用变频调速泵组,水泵设计工况点位于水泵特性曲线高效
区的末端,水泵调速比例不低于0.75,变频泵组采用 控制,并配置气压水罐。
4、水箱设置水位显示,并具有报警功能。
5、给水系统的管材、阀门、洁具、附件满足了下列要求:
1)采用用水效率 级卫生洁具,并选用 节水型水嘴,坐便器冲洗水箱为 。
2)系统采用了低阻力的 管材和 管件。
3)选用了 阀门,满足了系统阀门省力节能、密封性能可靠,无泄漏的要求。
4)消防水箱(池)设置 消毒设施,延长换水周期,减少补水量。 6、冷却塔采用了 的方式,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造成浪费。 7、冷却水系统采取 进行水温控制,采用了 水处理措施,采取
了 水质监测等措施,冷却系统补水单独设置了计量。 8、生活热水系统采用 作为热源。
9、冷水、热水采用相同的供水分区,保证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集中热水供水系统设置了循环系统,循环管道为同程布置,不循环热水支管长度不大于 米。热水系统供回水管道、水箱等部位采取了 保温措施。 10、室外地坪以上的生活污水、废水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直接排至室外。
19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乙类)
11、游泳池和水上游乐设施水循环使用。采用高效混凝剂和 滤料的过
滤罐, 滤速为 m/h,减少排污量;滤罐反冲洗水经 处理后回用于补水。
12、利用中水进行冲厕、洗车、冲洗地面、绿化浇洒。 13、庭院绿化采用 节水灌溉方式。 14、小区雨水利用的措施包括 。 15、建筑根据不同功能要求,在 设置水表等计量措施。
16、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为热源,太阳能热水系统保证率为 %。辅助热源
为 。太阳能热水系统分别设置贮热水箱和供热水箱并保温,满足24小时内热损失不超过系统蓄热量的 %。设置 系统保证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
(三)暖通专业
1、冷热源及末端形式 1)冷源形式: 2)热源形式: 3)末端形式: 2、冷热负荷
1)供暖热负荷(kW) 2)空调冷负荷(kW) 3)空调热负荷(kW) 3、能量计量
1)供暖系统热量计量装置的设置情况: 2)空调系统冷量和热量计量装置的设置情况: 4、冷热源设备的性能参数(名义工况下) 1)锅炉热效率: %
2)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 3)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4)单元式机组能效比(EER):
20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乙类)
5)多联式分体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 6)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 7)冷源的综合制冷系数(SCOP): 5、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
1)集中供暖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EHR= ≤ 2)空调冷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比 ECR= ≤ 3)空调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EHR= ≤ 6、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W/(m3/h)] Ws= 设计值Ws = 7、供暖系统的水力平衡措施: 空调系统的水力平衡措施:
8、供暖管道的绝热层材料、导热系数及厚度: 空调风管与水管的绝热层材料的最小热阻和绝热层最小厚度值: 9、供暖系统的监测、控制措施: 空调系统的监测、控制措施: 通风系统的监测、控制措施: 10、其它节能措施 □能量回收装置
□空调系统加大新风比运行 □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运行 □空调冷水系统大温差运行 □冷却塔供冷 11、其它能源利用情况
□废热 □余热 □可再生能源
(四)电气专业
1、本工程照明系统的照度值及功率密度值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的 值的要求。选用 等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包括节能附件)及节能控制方式。
2、本工程 等部位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21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乙类)
3、本工程配电系统设计满足三相负荷的平衡要求。
4、本工程对功率因数低用电设备或用电设备组,采取 无功功率补偿
方式。选用 功率因数的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
5、本工程建筑物内采用的变频调速控制设备,设有 的相应措施。 6、本工程采用 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安装容量为 。 7、节能产品的选择
1) 采用低损耗的电气元器件,如 等;
2) 本工程中电动机均选用符合国标GB18613-2002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要求的产品。
22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居住建筑
第二部分 居住建筑
一、 节能设计概况
1、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区属: 寒冷(B)区(天津市) 4、建筑类型:
□住宅 □集体宿舍 □公寓 □商住楼的住宅部分 □养老院 5、建筑面积 A:________________ ㎡ 节能计算建筑面积A0:________________ ㎡
其中:节能计算建筑面积(地上) A0:__________ ㎡ 节能计算建筑面积(半地下)A0:__________ ㎡
6、建筑地上层数: _________ 层,整体建筑的平均层高:__________m 7、建筑总高度:_____________ m 8、建筑主要朝向:___________ 9、主要结构类型:
□ 剪力墙 □ 框架结构 □ 钢结构 □ 砌体结构 □ 其它___________ 10、是否采用产业化模式: □ 是 □ 否 11、采用保温体系:
□ 外保温 □ 单一保温 □ 夹心保温 □ 复合保温 □ 内保温 12、建筑体形系数:
S= _______, □满足限值________规定, □不满足限值________规定。 13、节能设计方法:
□ 按规定性方法 □ 权衡判断方法 14、采用主要保温材料:
外墙 ____________ ;屋面___________ ;防火隔离带____________ 。15、 外门窗类型:□ PVC塑钢窗 □木窗 □断桥金属窗 □其它________ 16、本工程非采暖空间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工程节能设计达到:
23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居住建筑
□ 规定性方法的节能设计要求 □ 权衡判断法的节能设计要求
18、选用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图集的名称、编号: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节能设计依据
国家和天津市现行有关建筑节能的设计依据(规范名称、版本号):
1、 《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201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 节能设计做法
(一)建筑专业
1、常用建筑材料热工计算参数表:
保温材料 名称 密度 (kg/m3) 标准值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 修正系数(α) 燃烧性能等级 使用部位 λ [W/(m•K)] 蓄热系数 S [W/(m2•K)] 注:以上常用建筑材料热工计算参数表选自《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53-2014附录F 2、主要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
1)外露梁、柱结构性热桥部位,外墙挑出构件、附墙构件等和外门窗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采用隔断热桥或保温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居住建筑
2)外门窗框与墙之间的缝隙,采用发泡聚氨酯高效保温材料填实,其洞口周边缝隙内外两侧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 胶密封。外窗安装采用 ________________ 附框,附框内满填保温材料,且外墙外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附框。门窗上口做滴水线,做法详见外檐详图。
3)凸窗凸出(从外墙外保温完成面至凸窗框外表面)_________mm,满足不大于400mm的规定,且其不透明的顶板、底板、侧板的传热系数均不大于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
凸窗面积为 _______ ㎡,占外窗总面积 □ <30%, □≥30%。 4)外窗台设置披水板及采取的防渗、防水、防踩踏等构造措施均详见外檐详图。
5)封闭式阳台和直接连通的房间之间 :
□ 设置隔墙和门窗,符合《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第4.3.5-1的规定 ;
□ 不设置隔墙和门窗,按《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第4.3.5-3的规定进行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满足第4.5节的要求。 6)阳台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封闭栏板和封闭窗的热工性能符合:
□ 《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表4.2.1-1、表4.2.1-2限值的规定 。
□ 按《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第4.5节的规定进行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 北向阳台外封闭窗的面积为外封闭阳台总面积的__________%,满足不大于60%的规定。
7)地下室、半地下室外墙保温措施:
地下室、半地下室使用功能为:________。与土壤接触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外墙保温层与室外地坪以上外墙保温层衔接,其外墙的保温材料为________,热阻计算值详见节能登记表,满足《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2013表4.2.1-2规定的限值。
与室外空气接触的供暖空调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下沉庭院)外墙保温材料为________,传热系数K为________ [W/(㎡•K)],不大于《天津市居住
25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居住建筑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2013表4.2.1-1规定的限值K_______ [W/(㎡•K)]。 8)变形缝处屋面、外墙的缝隙均加以封闭。缝内填充低密度________保温材料,沿缝两端水平方向的填塞深度不小于300mm,沿建筑高度方向满填,变形缝盖缝板均采用经防腐处理的金属盖缝板。
9)保温屋面遇有挑檐时,屋面保温层的铺设均延伸至外墙皮。
10)对伸出外墙的雨水卡管、预埋件等,其安装到位后,穿墙孔洞缝隙采用发泡聚氨酯填实,建筑密封胶嵌缝,以防渗漏。
11)外保温采用的抹面胶浆与腻子,外檐涂料中的树脂类型及相容性均应满足所选用的成套保温系统中所有组成材料的相关技术要求并严格执行本市相关技术管理规定。 3、建筑遮阳设计:
1)东、西向主要房间的外窗(包括封闭式阳台的透明部分)设置 □ 活动式外遮阳
□ 在外窗封闭气体间层的外侧空腔中置入可调节的遮阳产品 2)其它防热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筑门窗的气密性等级满足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外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7级的规定;分户门气密性等级不低于4级的规定。 5、坡屋顶采光窗设计:
□ 屋面坡度小于或等于45°,采光窗的传热系数按南向外窗取值, K = ________[W/(㎡•K)];
□ 屋面坡度大于45°,采光窗的传热系数按相应朝向外窗取值, K = ________[W/(㎡•K)]; 6、建筑节能的其他设计:
1)主要围护结构选用的保温材料、做法说明及所达到的设计指标详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注:登记表中做法说明仅用于节能计算的主要构造做法,详细做法详见“营造做法表”)
2) 采用门窗的各项性能指标详见门窗做法表。
3)围护结构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设计详见本工程防火设计专篇。
26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居住建筑
7、结论
□ 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全部满足《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第4.1.3、4.1.4、4.1.5、4.2.2和4.3.5-3条限值规定,判定本设计建筑为符合本标准的节能设计要求。填写附录A表A.0.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 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窗墙面积比限值、□ 住宅建筑的层高大 于3米、□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 外窗的遮阳系数限值,□ 阳台和直接连通的房间之间不设置门窗,不满足《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的限值规定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经计算,本设计建筑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小于或等于第4.5.3条的限值规定。 填写附录A表A.0.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及表A.0.2 “居住建筑节能权衡判断计算表”。
27
表A.0.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Ao(m) 2 主要朝向 层数/层高 / 体形系数 2 结构类型 设计作法 传热系数Ki 2[W/(m·K)] □剪力墙 □框架结构 □钢结构 □砌体结构 □其它( ) 做 法 说 明 传热系数限值 K [W/(m·K)] 围护结构部位 屋 面 外 墙 架空或外挑楼板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楼板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门(非透明/透明) 分户墙、分户楼板 公共空间入口外门(非透明/透明) 变形缝 围护结构部位 周边地面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 传热 系数K 0.83 0.91 外窗遮阳系数 SCC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SC —— ≥0.55 0.45 0.35 —— 东 传热 系数 K 外窗遮阳系数 SCC ≤3层的建筑 0.20 0.35 0.35 0.50 1.50 1.5/3.0 1.50 1.2/3.0 0.60 保温材料层热阻 R [(m·K)/ W] 0.56 0.61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SC —— ≥0.55 0.45 0.35 北 ≤3层的建筑 12.0 传热 系数 K 外窗遮阳系数 SCC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SC ≥0.55 0.45 0.35 —— 各朝向窗墙面积比 (4~8)层的建筑 11.2 2(4~8)层的建筑 0.25 0.40 0.40 ≥9层的建筑 0.45 设计传热系数/ 外窗遮阳系数/ 外窗综合遮阳 系数K/SCC/SC / / / / / / / 南 (9~13)层的建筑 10.0 东 外窗 北向 东、西向(含凸窗) 窗墙面积比≤0.4 窗墙面积比>0.4 1.5 1.5 2.0 南 1.8 1.8 2.3 (2.2) 西 1.8 1.8 2.3 (2.2) 西 北 南向[含凸窗] 各朝向最大窗墙面积比 □规定性方法 □权衡判断法 采用权衡判断方法判定时应填写建2筑物耗热量指标(W/m) ≥14层的建筑 8.9 12层及12层以下住宅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是 □否 太阳能热水 类型 直接系统 间接系统 供暖总热负荷(KW) 用电负荷设置分项电能计量装置 集热器总面积m 212层以上住宅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是 □否。经计算年太阳能保证率_____%。 集热器安装方位 空调总冷负荷(KW) 集热器安装倾角 补偿面积比 □ 公共部分照明 □ 景观照明 □ 电梯 □ 水泵 □ 其它______________ 注:1外墙、屋面和架空或外挑楼板的传热系数指平均传热系数;2表中所列数据为标准值,空格应填入设计值;3各朝向窗墙面积比按各朝向窗户洞口(包括外门透明部分)总面积与同朝向墙面(包括外门窗洞口)总面积的比值。 28
表A.0.2 居住建筑节能权衡判断计算表
居住建筑节能权衡判断计算表 外墙 计算项目 南 东 房间 西 北 南 封闭外走廊 及楼梯间 东 西 北 南 封闭阳台隔墙 无门窗 东 西 北 南 封闭阳台隔墙 有门窗 东 西 北 0.92 0.95 0.85 0.92 0.92 0.95 0.85 0.92 0.92 0.95 0.85 0.92 0.92 0.95 εqi 0.85 0.92 Kmqi Fqi tn 18 18 18 18 12 12 12 12 18 18 18 18 12 12 12 12 te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qHqi qHq = [∑εqiKmqiFqi(tn-te)]/A0= 屋面 计算项目 非采暖房间 采暖房间 εwi 0.98 0.98 Kwi Fwi tn 12 18 te -0.2 -0.2 qHwi qHw = [∑εwiKwiFwi(tn-te)]/A0= 29
地面 计算项目 周边地面 非采暖房间 非周边地面 周边地面 采暖房间 非周边地面 - - 18 -0.2 - - - - - 12 18 -0.2 -0.2 - - Kdi - Fdi - tn 12 te -0.2 qHdi - qHd = [∑KdiFdi(tn-te)]/A0= 外窗(门) 计算项目 南 东 平窗 西 无固定遮阳 北 南 凸窗 东 西 南 东 平窗 西 有固定遮阳 北 南 凸窗 东 西 南 东 封闭外廊及楼梯间 西 北 封闭阳台隔墙无门窗 南 12 12 18 -0.2 -0.2 -0.2 57 34 106 18 18 18 18 18 12 12 -0.2 -0.2 -0.2 -0.2 -0.2 -0.2 -0.2 57 34 106 56 57 106 56 - - - - - 18 18 18 18 18 18 18 -0.2 -0.2 -0.2 -0.2 -0.2 -0.2 -0.2 57 34 106 56 57 106 56 1.00 1.00 1.00 1.00 1.00 - - Kmci - Fmci - tn 18 18 te -0.2 -0.2 Ityi 106 56 SCc - SD 1.00 1.00 Cmci - qHMCi - 30
东 西 北 南 东 封闭阳台隔墙有门窗 西 北 18 18 18 12 12 12 12 -0.2 -0.2 -0.2 -0.2 -0.2 -0.2 -0.2 56 57 34 106 56 57 34 qHMC={∑[KmciFmci(tn-te)-ItyiCmciFmci]}/A0= qHT=qHq+qHw+qHd+qHmc 空气渗透耗热量 计算项目 非采暖楼梯间 采暖楼梯间 Cp 0.28 0.28 N 0.5 0.5 ρ 1.294 1.294 tn 18 18 te -0.2 -0.2 V0 - - V 0.60V0= 0.65V0=- A0 - qINF=18.2Cp·N·ρ·V/A0=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W/m2)=qHT+qINF-3.8=
31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居住建筑
(二)给排水专业
1、 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城镇管网的供水压力 MPa,建筑的 层
由城镇管网压力供水,充分地利用了市政供水的压力。上部 层至 层采用 供水。 2、 给水系统分区满足了下列要求:
1)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35MPa。
2)各层配水管用水点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各分区内 层至 层配水管配置 控压节流。 3)各分区分别设置加压泵,不采用减压阀分区。
3、 生活给水加压泵采用变频调速泵组,水泵设计工况点位于水泵特性曲线高效
区的末端,水泵调速比例不低于0.75,变频泵组采用 控制,并配置气压水罐。
4、 水箱设置水位显示,并具有报警功能。
5、 给水系统的管材、阀门、洁具、附件满足了下列要求:
1)采用用水效率 级卫生洁具,并选用 节水型水嘴,坐便器冲洗水箱为 。
2)系统采用了低阻力的 管材和 管件。
3)选用了 阀门,满足了系统阀门省力节能、密封性能可靠,无泄漏的要求。
4)消防水箱(池)设置 消毒设施,延长换水周期,减少补水量。 6、 生活热水系统采用 作为热源。
7、 冷水、热水采用相同的供水分区,保证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集中
32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居住建筑
热水供水系统设置了循环系统,循环管道为同程布置,不循环热水支管长度均小于 米。热水系统供回水管道、水箱等部位采取了 保温措施。 8、 室外地坪以上的生活污水、废水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直接排至室外。 9、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设施水循环使用。采用高效混凝剂和 滤料的过滤罐,
滤速为 m/h,减少排污量;滤罐反冲洗水经 处理后回用于补水。
10、 采用中水冲厕、洗车、冲洗地面、绿化浇洒。 11、 庭院绿化采用 节水灌溉方式。 12、 小区雨水利用的措施包括 。 13、 建筑根据不同功能要求,在 设置水表等计量措施。
14、 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为热源,太阳能热水系统保证率为 %。辅助热源
为 。太阳能热水系统分别设置贮热水箱和供热水箱并保温,满足24小时内热损失不超过系统蓄热量的 %。设置 系统保证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
(三)暖通专业
1、 冷热源及末端形式 1)冷源形式: 2)热源形式: 3)末端形式: 2、 冷热负荷
1)供暖热负荷(kW) 2)空调冷负荷(kW)
33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居住建筑
3、 供暖(空调)系统计量装置的设置情况: 4、 室内供暖(空调)设施的室温调控措施: 5、 冷热源设备的性能参数(名义工况下) 1)锅炉热效率: %
2)单元式机组能效比(EER):
3)多联式分体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 4)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
5)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6)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 6、 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
1)集中供暖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EHR= ≤ 2)空调冷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比 ECR= ≤ 3)空调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EHR= ≤ 7、 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W/(m3/h)] Ws= 设计值Ws = 8、 供暖(空调)系统的水力平衡措施: 9、 供暖(空调)管道的绝热层材料、导热系数及厚度: 空调风管绝热层材料的最小热阻和绝热层最小厚度值: 10、 供暖(空调)系统的监测、控制措施:
通风系统的监测、控制措施: 11、 室外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措施: 不平衡率= 12、 其它能源利用情况: □废热 □余热 □可再生能源
34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居住建筑
(四)电气专业:
1. 本工程公共部分如 等的照度值及功率密度值符
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 值的要求。公共部分选用 等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包括节能附件)及节能控制方式。
2. 本工程 等部位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3. 本工程道路照明、景观照明采用 光源、灯具及节能控制
方式。
4. 住宅建筑应对住户采取 计量。 等用电负荷
设置分项电能计量装置,居住建筑的底层商店应 计量。应符合现行《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的规定。计量装置预留通讯接口。 5. 本工程配电系统设计满足三相负荷的平衡要求。
6. 本工程对功率因数低,容量较大的用电设备或用电设备组,且离变电所较远
时,采取 无功功率补偿方式。选用 功率因数的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
7. 本工程建筑物内采用的变频调速控制设备,设有 的相应措施。 8. 本工程采用 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安装容量为 。 9. 节能产品的选择
1)采用低损耗、低噪声、高效率节能型变压器;变压器技术参数选用满足《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13规范中 参数要求。变压器的负载率不低于 ,但不高于 ; 2) 采用低损耗的电气元器件,如 等; 3)电梯应选用具有 的产品,具有 功能,且
35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居住建筑
电梯具有休眠功能等。
4) 本工程中电动机均选用符合国标GB18613-2002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要求的产品。
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